摘要:近期,一位韩国作家金振明在电视节目中声称“汉字不是中国人创造的,而是由韩国人创造”,其依据主要是“殷商是东夷族创建,而东夷族是韩国人祖先”的观点。这类观点并非首次出现,但每次都因其缺乏坚实的历史和考古证据而引发争议,甚至许多韩国网友也直言此类说法“让人尴尬”。
近期,一位韩国作家金振明在电视节目中声称“汉字不是中国人创造的,而是由韩国人创造”,其依据主要是“殷商是东夷族创建,而东夷族是韩国人祖先”的观点。这类观点并非首次出现,但每次都因其缺乏坚实的历史和考古证据而引发争议,甚至许多韩国网友也直言此类说法“让人尴尬”。
更早的类似论调可追溯至2011年,当时就有韩国组织创始人提出汉字是由东夷族而非汉族创造,但很快遭到了驳斥。
历史学界对汉字的起源有明确且公认的结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比韩国引证的任何相关文物都要早得多。2024年11月,韩国全罗南道务安郡出土了一枚刻有汉字“贤山扈力印”的青铜官印,鉴定为统一新罗时期(约公元668-935年)的文物。这枚印章的发现有其自身的考古价值,但它所能证明的是:
这枚印章是古代中韩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实物见证。在历史上,朝鲜半岛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汉字在很长时期内是其官方书面文字和文化交流的载体。总而言之,汉字起源于中国,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标志,这一事实有充分的考古学和历史文献证据支持。周边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深受汉字文化影响并广泛使用汉字,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结果,这与文字的“发明”和“起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尊重历史事实,是正确理解和评价所有文化遗产的前提。
来源:嵩嵩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