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作家又放炮!称“汉字是韩国人造”,本国网友先尴尬:他疯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7 04:45 1

摘要:近期,一位韩国作家金振明在电视节目中声称“汉字不是中国人创造的,而是由韩国人创造”,其依据主要是“殷商是东夷族创建,而东夷族是韩国人祖先”的观点。这类观点并非首次出现,但每次都因其缺乏坚实的历史和考古证据而引发争议,甚至许多韩国网友也直言此类说法“让人尴尬”。

近期,一位韩国作家金振明在电视节目中声称“汉字不是中国人创造的,而是由韩国人创造”,其依据主要是“殷商是东夷族创建,而东夷族是韩国人祖先”的观点。这类观点并非首次出现,但每次都因其缺乏坚实的历史和考古证据而引发争议,甚至许多韩国网友也直言此类说法“让人尴尬”。

更早的类似论调可追溯至2011年,当时就有韩国组织创始人提出汉字是由东夷族而非汉族创造,但很快遭到了驳斥。

历史学界对汉字的起源有明确且公认的结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比韩国引证的任何相关文物都要早得多。汉字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考:从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其演变过程完整且连续,有大量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作为支撑。关于“东夷族”:在中国古代,“东夷”是对东方不同部落或族群的泛称,并非特指某一个单一民族,更不等同于现代任何民族国家。历史上,东夷族的主流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之中。

2024年11月,韩国全罗南道务安郡出土了一枚刻有汉字“贤山扈力印”的青铜官印,鉴定为统一新罗时期(约公元668-935年)的文物。这枚印章的发现有其自身的考古价值,但它所能证明的是:

这枚印章是古代中韩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实物见证。在历史上,朝鲜半岛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汉字在很长时期内是其官方书面文字和文化交流的载体。发现带有汉字的文物,只能说明该地区历史上曾广泛使用汉字,并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这与“发明创造”汉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就好比在其他地方发现古罗马金币,不能证明罗马帝国起源于该地一样。尊重历史事实:文化的传播与共享是人类历史的常态。韩国历史上确实长期使用汉字,并在汉字基础上创制了谚文(韩文)。承认历史上深受汉字文化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身文化特色,是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生动例证。避免情绪化争论:面对此类争议,理性的做法是基于历史和考古证据进行讨论,避免陷入无谓的情绪化对抗。汉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总而言之,汉字起源于中国,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标志,这一事实有充分的考古学和历史文献证据支持。周边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深受汉字文化影响并广泛使用汉字,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结果,这与文字的“发明”和“起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尊重历史事实,是正确理解和评价所有文化遗产的前提。

来源:嵩嵩论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