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随着秋天到来,不少市民出现过敏症状。目前,北京已经进入秋季花粉的高峰期,监测结果显示,8月23日到9月11日连续20天为最高等级5级,蒿草、藜科类等草本植物为主要致敏花粉种类。
导 读
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随着秋天到来,不少市民出现过敏症状。目前,北京已经进入秋季花粉的高峰期,监测结果显示,8月23日到9月11日连续20天为最高等级5级,蒿草、藜科类等草本植物为主要致敏花粉种类。
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的“花粉监测预报”显示,9月11日花粉浓度等级在4到5级,为高至很高级别(160~800粒/1000mm²),预计有75%以上的患者出现症状。
从8月底至今,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量显著增加,不少市民出现了花粉过敏症状,且症状较重。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魏洪政介绍,今年秋季花粉致敏期较往年有所提前。
今年秋季花粉高峰期的浓度会更高一点,主要是和气象因素有关系,今年的温度比较适宜,雨水比往年更加充沛,日照、风力等这些因素造成了今年秋季的杂草生长得比较茂盛,花粉的花期会提前,花粉量也会比较大,秋季花粉过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子痒、阵发性地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等等,它合并下呼吸道症状的可能性会更大一点,比如说咽痒、咳嗽、胸闷气短甚至喘气,眼部的症状一般就是眼痒、干涩、流眼泪等等这些表现。
蒿草/来自网络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首席专家王成说,8~9月是秋季草本花粉高峰期。草本主要是各类蒿属植物,这段时间开花,花粉相对比较集中,还有一些像藜科、绿草属。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热岛效应,整个城市化地区的植物花期提前、花期延长。再加上,现在国家对绿化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所以植被状况越来越好。另外,城市规模扩大了,人类离花粉源也近了一些,秋季草本致敏的一般致敏性比较强,所以影响健康比较多。
据悉,北京市在防沙治沙工程中,并未栽植“蒿草、豚草、藜科、葎草”等沙地类植物,由于它们并非北京市乡土植物,不在《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中,园林绿化建设中也不会栽植。
那么为什么蒿草花粉浓度仍如此高呢?王成指出,蒿属植物在北方地区分布较广,由于对自然环境要求不高,无需种植,能通过种子传播生长。因为它是靠种子传播,种子又比较轻,传播范围比较广,所以很多地方只要没人拔它,它就会长出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北方很多地区因为燃料缺乏,就会在春天很早的时候把这些植物割掉,北方农村还有拿它来沤农家肥用。这些年基本上对这种植物不怎么利用了,现在也没人割它了,所以量感觉会多。
花粉浓度监测预报/来自花粉监测预报公众号
王成建议,加强对人们活动的重点区域这类植物的持续性管理。防范的时候,建议把人们生产生活比较经常活动范围内的这种蒿属植物要提前控制好,比如说像居民区、单位绿地、公园绿地、城区道路沿线、管理属性不太清楚的小荒地,建议提早拔除,六七月份,在它没开花的时候就拔掉,这个管理也将来可能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因为这一类植物非常适合北方生长。
花粉过敏防护“三字诀”/来自中国天气网公众号
针对花粉过敏的预防,魏洪政提示,现在气象台都有花粉监测预报,可以根据花粉的监测浓度来调节外出的时间,选择花粉浓度低的时候外出,做好防护,戴好口罩、鼻罩、护目镜以及面纱等等,可以穿长袖的衣服。回家之后把外套脱下来之后要注意清洁,把裸露的皮肤清洁一下,用生理盐水做个鼻腔灌洗,家里边的门窗要注意关闭。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用药主要还是需要个体化、阶梯化、足疗程。个体化,就是根据每个人的病情的严重程度来治疗,阶梯化就是根据每个人的症状减轻或者加重进行阶梯化的治疗,足疗程就是用药要有一个相对足够的疗程。最常用的药就是鼻用的糖皮质激素,控制不住的话,可以联合用药,联用鼻用的抗组胺药物和口服的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联合来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老病号可以提前1~2周喷鼻子,吃一些口服抗过敏的药物有利于减轻症状。
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朱艳婷、编辑王琛琛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车水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