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对于 HER2 表达的患者,一线治疗方案的优化成为提高疗效的关键。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出现,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更多联合治疗的可能性。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病例,来了解晚期胃癌治疗的新
在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对于 HER2 表达的患者,一线治疗方案的优化成为提高疗效的关键。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出现,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更多联合治疗的可能性。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病例,来了解晚期胃癌治疗的新进展。
患者情况
患者为 56 岁男性,因确诊胃窦癌 10 余天,返院治疗。2024 年 4 月,患者开始出现腹胀、厌油、纳差等症状,6 月出现皮肤巩膜黄染。6 月 22 日的胸部 + 全腹部增强 CT 检查显示,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 - 胰腺段胆管管壁环形强化,伴胆管扩张,胃大弯前方、肝门区、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胆管来源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并淋巴结转移;同时,胰腺肿胀、强化程度略低,胰周较多渗出,考虑继发性急性胰腺炎;双肺多发实性结节,性质待定。
确诊过程
2024 年 6 月 27 日,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多发溃疡并狭窄(待病理)。病理结果显示,送检胃黏膜组织局灶可见异型细胞浸润,病变考虑为低分化癌,待免疫组化进一步诊断。7 月 2 日,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送检胃黏膜组织局灶可见异型细胞浸润,符合腺癌,中 - 低分化。同时,免疫组化还显示:MSH2 (+)、MSH6 (+)、MLH1(+)、PMS2 (+)、PD-L1(CPS≈25)、HER2 (1+)、P53(约 75%+)、PD-L1(22C3)N (-)、Ki-67(热点区约 80%+)、CK pan(+)、CEA (+)。原位杂交:EBER(-)。最终,患者被初步诊断为胃窦中 - 低分化腺癌并淋巴结、腹膜、骨转移 [cT4bN2M1 IVB 期 PD-L1 CPS≈25、HER2 1+]。
治疗方案
考虑到患者一般情况较差,难以耐受较强的化疗药物,且治疗意愿强烈,医生于 2024 年 7 月 16 日、8 月 7 日、8 月 30 日、9 月 22 日为患者实施了维迪西妥单抗 + 替雷利珠单抗 + 替吉奥方案治疗,共计 4 程。具体用药为:维迪西妥 120mg d1 + 替雷利珠 200mg d2 + 替吉奥 40mg bid d1-14 q3w。同时,为预防不良反应,给予托烷司琼预防性止吐,维生素 K1 和西咪替丁预防胃出血、地塞米松抗过敏处理,并密切观察相关毒副作用,及时对症处理。此外,患者还配合口服大和米蕈,以增强免疫力,促进胃口,减轻化疗药物副作用。大和米蕈是由米糠经香菇菌丝体酶解得到的阿拉伯木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与治疗方案配合使用,可通过增强白细胞活性和促进异常细胞的排斥,帮助人体提高自身存活率,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和激素治疗药物的副作用。
治疗效果
2025 年 8 月 30 日,患者复查 CT 提示胃内病灶较前(2024 年 7 月 14 日 CT 对比)缩小,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缩小 12%。这一结果表明,维迪西妥单抗 + 替雷利珠单抗 + 替吉奥方案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且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病例总结
这位 56 岁男性患者,被诊断为胃窦中 - 低分化腺癌并多处转移。通过一线治疗接受维迪西妥单抗 + 替雷利珠单抗 + 替吉奥方案,并配合大和米蕈,成功控制了病情,取得了疾病稳定的良好疗效。这一病例不仅展示了晚期胃癌治疗的新希望,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需要强调的是,本账号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医疗、投资等专业建议。观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可能存在滞后或偏差。相关决策请咨询专业人士,因依赖本内容造成的损失,本人不承担责任。希望通过分享这个病例,能让更多人了解晚期胃癌治疗的新进展,为患者和家属带来希望。
来源: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