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上一直很受关注。不过呢,女排世锦赛结束后,球队在一些关键方面的不足慢慢显露出来了。和同样表现出色的意大利女排比起来,中国队的问题更明显,这可能和人才储备还有战术执行能力直接有关。特别是在二传和接应这两个重要位置上,中国女排和国际强队对抗时,弱
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上一直很受关注。不过呢,女排世锦赛结束后,球队在一些关键方面的不足慢慢显露出来了。和同样表现出色的意大利女排比起来,中国队的问题更明显,这可能和人才储备还有战术执行能力直接有关。特别是在二传和接应这两个重要位置上,中国女排和国际强队对抗时,弱点暴露得很严重。
意大利女排能一直在世界顶尖水平,是因为她们有强大的联赛体系,球员储备也多。在二传和接应位置上,意大利队主力球员实力很强,替补选手水平也很高。比如说主力接应艾格努状态不好的时候,替补安特罗波娃上场就能马上补上缺口,让团队进攻很流畅。这种充足的人员储备让意大利队能很好地运用两点换三点战术,在和巴西、土耳其等强队比赛时,应变能力特别强。这种战术让球队进攻很有活力,这也是她们在世锦赛决赛中逆转土耳其的主要原因。而中国女排在这方面比甚至很少能有效运用两点换三点战术,这直接说明替补球员能力不够。
今年中国女排试着调整二传和接应位置,可问题一直没彻底解决。在和法国女排的世锦赛1/8决赛中,主力二传张籽萱和接应龚翔宇状态不稳定,替补球员上场几次,也没能改变场上局势。赵勇教练的调整没起作用,差距反而更大了。队里的新人,像殷小岚和邹佳祺,虽然打了几场比赛,但表现达不到国际赛事的要求。接应位置上,唐欣有自己的特点,可容易被对手摸透,其他替补,像杨舒茗和范泊宁,没参加过正式大型赛事,比赛经验和技术成熟度都不够。这样的人员安排满足不了现在高水平比赛的需求。
回想中国女排的巅峰时期,二传和接应位置人才很多。比如里约奥运会夺冠的时候,二传有丁霞、魏秋月这些经验丰富的选手,接应也有曾春蕾和杨方旭,能多人轮换,形成良性竞争。这种多样的战术让中国队能发挥优势,挑战各路强敌。现在球队在这两个位置上人才断层,替补水平跟不上国际赛场的高强度。特别是接应位置,除了主力龚翔宇,其他人暂时没展现出让人信服的实力,而且主力选手的状态和巅峰时期比也下降了。要是不能尽快培养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后备力量,球队以后比赛可能一直会有困难。
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
来源:9点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