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说关节环节就拓普和友商三花五五分,但是友商技术不行,拓普会分享方案;特斯拉链的滚珠丝杠核心供应商能被拓普取代;PEEK材料特斯拉根本不会去用以及公司的液冷与车规级芯片的业务很强等等。
海闻社观察 一切为了减持?
61岁的邬老板在近日的调研活动上整了个大活。根据互联网平台上传出的公开信息,邬老板几乎踩遍了所有特斯拉机器人产业链的同行。
比如说关节环节就拓普和友商三花五五分,但是友商技术不行,拓普会分享方案;特斯拉链的滚珠丝杠核心供应商能被拓普取代;PEEK材料特斯拉根本不会去用以及公司的液冷与车规级芯片的业务很强等等。
传播过程中,甚至传出了半真半假的更离奇的消息,比如邬老板说另一家企业新泉只是个做门板的不懂机器人,总之主打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
结果就在第二天,也就是9月10日,拓普集团突然发布公告称,邬建树及其一致行动人在8月29日至9月10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13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728%。
吹完牛就减持,也不免让很多投资者怀疑邬老板的用意了。
图源:公司公告
根据拓普集团公告,以拓普集团在此期间的平均股价20.85元/股计算,此次减持1343万股,邬建树及其一致行动人套现金额约2.8亿元。
减持后,公司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59.23%降至58.46%,仍保持绝对控股地位。此次减持理由是“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拓普集团2025年中报呈现出典型的增收不增利态势。
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29.35亿元,同比增长5.83%,但归母净利润却下降11.08%至12.9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1.62亿元,同比下降10.35%。
报告期内,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全面下滑。公司毛利率为19.55%,同比下降8.4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02%,同比下降16.22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为0.75元/股,同比降低14.7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2%,较去年同期下降2.34个百分点。
面对业绩压力,拓普集团已经开始调整战略布局。
2025年6月17日,公司公告宣布将“宁波前湾年产22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项目”和“宁波前湾年产50万套汽车内饰功能件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从2025年7月延长至2026年7月。
公司还决定将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变更,将原计划用于“宁波前湾年产110万套汽车内饰功能件项目和年产130万套热管理系统项目”的3.8亿元资金,转而投向“泰国年产130万套热管理系统项目”。
这一调整反映出公司正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重新规划产能布局和资金使用效率。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为1.32亿元,同比下降10.89%,表明公司在销售效率上有所提升。管理费用则达到3.78亿元,同比增长20.79%,反映出公司管理成本上升。
最引人注目的是研发费用大幅增长至7.05亿元,同比增长32.21%,显示公司正在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财务费用表现特殊,为-900.53万元,同比下降112.25%,主要原因是可转债利息摊销减少及汇兑收益增加。
截至2025年6月末,拓普集团应收账款余额为65.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28%,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218.04%。
这反映出公司在回款周期方面可能面临压力,或者信用政策有所放宽。
与此同时,公司现金流状况却显著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56亿元,同比增长136.54%,主要得益于客户货款回收改善。
在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拓普集团正将目光投向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这又是邬老板最引以为豪的。
公司已在空气悬架、智能刹车系统、热管理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并拓展液冷服务器业务,已获华为、NVIDIA、META等客户15亿元订单。全球化布局方面,墨西哥一期已投产,波兰二期及泰国基地正在筹建中。
人形机器人赛道正成为资本关注焦点。根据《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预测,2045年后,中国在用人形机器人将超过1亿台,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在经历快速迭代。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各类人形机器人表现出色,能够听从指令倒水斟茶、自主完成搬运焊接、实现互动陪聊等功能。
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具有自主识别、规划、决策能力,从“工友”变成了人类的“同伴”。
不过,人形机器人目前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距离真正实现“实用化、好用化”还有一定差距。行业需要继续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让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协同配合,提升不同场景下的精准感知、决策、学习、控制能力。尤其是大脑,连邬老板都承认,拓普研究过后发现没有能力做这方面的业务。
拓普集团正经历转型阵痛期,公司主营业务汽车零部件行业收入占比94.14%,其中内饰功能件收入43.66亿元,占比33.76%;底盘系统收入37.08亿元,占比28.66%;减震器收入20.4亿元,占比15.77%。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和多元化业务拓展,但新业务的培育需要时间,短期內可能难以贡献显著业绩。
人形机器人赛道虽然前景广阔,但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拓普集团能否借助这一新赛道实现转型升级,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来源:海闻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