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风彭城,文脉悠长。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徐州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举措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交出了一份法治徐州平安徐州建设的高质量答卷。“徐州司法”公众号推出【八五普法
汉风彭城,文脉悠长。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徐州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举措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交出了一份法治徐州平安徐州建设的高质量答卷。“徐州司法”公众号推出【八五普法·徐州答卷】专栏,集中展示全市“八五”普法工作中的新亮点新特色新成效。
睢宁篇:睢水安澜承法韵 “八五”普法绘新篇
睢宁县不断拓展普法领域,提升普法实效,进一步完善全域大普法格局,着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基层民主法治、法治睢宁建设工作。
强化顶层设计与机制保障,
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
睢宁县高度重视普法工作的系统性与协同性,着力完善顶层设计,通过出台“八五”普法规划,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发年度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按月制发普法提示函,细化明确全县各单位普法职责,构建多部门联动普法、齐抓共管的法治宣传网络。将“普法责任制落实”列入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每年组织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推动普法工作提质升效。
深耕法治文化与阵地建设,
筑牢法治社会“强根基”
大力繁荣法治文化,全县共建有4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6个县级、18个镇(街道)级法治文化广场(游园),402个村(社区)级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墙,实现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创作柳琴小戏《断荫凉》、案例讲述《十二老农脱困记》、小品《连心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节目引导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借助姚集面塑、古邳怀中抱子扇等非遗文创产品,实现“法治精神入网入心,非遗技艺破圈传播”的双赢目标。
聚焦关键群体与精准施策,
提升全民法治“软实力”
针对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企业经营者等不同群体特点,实施精准化普法。抓住“关键少数”,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终综合考核述职内容,现场述法425人次、书面述法3018人次。创新青少年普法形式,推动全县100余名法治副校长通过上法治课、组织模拟法庭、剧本杀等法治情景剧,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00余场次。开展“产业链+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年均为80余家企业开展法律服务,推进“商会调解”工作,以法治护航企业发展。紧扣重要事件节点开展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科技下乡 法治随行”“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活动702场,有效提升公民对法治精神的认同度。
推动普治融合与成果转化,
实现法治实践“深融合”
将普法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大局各环节,彰显法治实效。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402户。建成17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成“线上一平台、线下一张网、现场一中心”“速来办”品牌社会治理睢宁模式,推动信访量逐年下降。建成江苏首家青少年禁毒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非遗面塑未检观护基地,打造“小雨滴”青少年维权项目、“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项目,红领巾法学院“法治儿童画”普法品牌和“速来办”县域治理模式被收入司法部案例库。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