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看枞阳 | 江淮时报:一纸提案破解“充电焦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8:09 1

摘要:2023年,枞阳县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7%,渗透率升至65.85%,而公共充电桩仅201个,车桩比悬殊达10:1。2024年初,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县政协委员陈相军提交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提案,拉开了枞阳县充电桩“织网记”

“充电像‘开盲盒’,找到桩要靠运气,充上电要靠抢”——这曾是枞阳县很多新能源车主的无奈。

2023年,枞阳县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7%,渗透率升至65.85%,而公共充电桩仅201个,车桩比悬殊达10:1。2024年初,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县政协委员陈相军提交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提案,拉开了枞阳县充电桩“织网记”的序幕。

充电难背后的三重困局

“无桩可充”的覆盖率之殇

城区29个公共停车场中,仅12个配有充电设施。政务中心、医院等高频场所仍是“充电荒漠”,与安徽省要求的“公共停车场充电桩配比不低于35%”相去甚远。更严峻的是,51个住宅小区仅18个建有充电桩,老旧小区私拉电线充电的“蜘蛛网”隐患丛生。

“有桩难用”的管理之困

国家电网、社会企业、单位自建等多方运营主体各自为阵,导致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用、维护滞后、价格混乱,用户常遇“僵尸桩”。

“有电难接”的电网之限

老旧小区变压器容量不足,新建小区未预留电力负荷。老旧社区无法满足防火分区要求,地下车位充电桩改造举步维艰。农村地区更因住户分散、公共场地稀缺,充电桩建设成本陡增。

枞阳县医院斜对面停车场新建的充电桩

多方联动 破解“里程焦虑”

顶层设计:从“零星布点”到“全县一张网”

提案由县委书记督办,县有关部门研究落实,由安徽正阳建设投资公司统一运营全县充换电设施,终结“多龙治水”乱象,同时县出台了《枞阳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23-2035年)》,明确分阶段攻坚:近期(2024-2026):新建881个充电桩,重点覆盖中心城区与乡镇枢纽;远期(2035):建成4147个充换电设施,形成“城区2公里充电圈”和“村村有桩”网络。

创新实践:用智慧破解“不可能三角”

社区共享新模式:推广“临近车位共享”“多车一桩”模式,在阳光国际城等小区试点统建统营,化解老旧小区电力增容难题;

乡镇建设新路径:利用村委会、卫生院等公共场地布点,用“直流桩+交流桩”组合实现“村村有桩”;

技术赋能新管理:要求所有充电桩接入省级监管平台,运用智能地锁防占位、区块链技术保安全,终结“无人管”乱象。

狮峰山菜市场停满正在充电的车辆

桩网覆阡陌 点亮振兴途

截至2025年7月,枞阳充电版图已悄然改写:

城区突围:县医院对面停车场等新建10个快充站,狮峰山菜市场一次投运12个快充桩,各小区均根据情况增设4-8个充电设施;

乡镇扎根:麒麟镇、会宫镇等16个乡镇建成96座充电站,白柳镇公塥村单点布局9桩;

场景延伸:浮山景区停车场试点52个智能桩,高速服务区实现双向充电全覆盖。

更令人期待的是,安徽正阳建投与特来电公司的合作即将落地。未来三年,881个新建充电桩将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每个乡镇,国道沿线、加油站同步覆盖。

“充电桩看似小事,实则是民生大事!”陈相军站在崭新的充电站前感慨,“从提案到落地,政府以‘适度超前’的魄力,让新能源车从‘买得起’到‘开得畅’!”这场始于民生关切的提案,如今已在枞阳结出硕果——当充电桩如毛细血管般深入城乡肌理,“新能源汽车友好城市”的愿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来 源 :江淮时报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枞阳报社)为枞阳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枞阳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枞阳县融媒体中心所运营的媒体平台有《铜陵日报•枞阳新闻》、枞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枞阳在线”“枞阳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枞阳在线网站,枞阳在线抖音号,枞阳在线视频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枞阳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部分来源于网络的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特此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2-3211652

来源:枞阳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