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计划,国际空间站可能在2030年左右彻底退出舞台,但是,在2025年不少人也看到了,国际空间遭遇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太空泄漏,碎片撞击等问题非常多。
在全球范围之中,除了中国空间站之外,还有一个国际空间站的存在,不过,国际空间站的时间并不多了,因为已经在老化了。
按照计划,国际空间站可能在2030年左右彻底退出舞台,但是,在2025年不少人也看到了,国际空间遭遇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太空泄漏,碎片撞击等问题非常多。
同时在美国宇航员被困的时候,NASA也宣布了国际空间站宇航员随时做好返回的准备等问题,其实都是说明了国际空间站的变化在不断加剧,当然,此前马斯克也呼吁美国提前2年退出国际空间站。
但这个呼吁似乎也没有什么作用,然而,随着国际空间站的退休,出现了这样的一批人,居然在我国空间站完美运行的情况之下说,美国都废弃了空间站,别人都“玩剩”了,居然我国还在准备升级。
看到这个说法有点生气,这一部分人可能完全不知道空间站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不知道无所谓了,这不,美国自己的空间站也在快速建设了,你说美国还放弃吗?
真的是非常无语,当然,这里也不是批评,主要是看到这样的说法很生气,不知道可以了解,但在没有了解之下就不断说,这就是很奇怪的情况。
只不过,美国的空间站建设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快,因为已经出现了延期!
的确,这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国际空间站退休之后,要想在太空去,那必须自己建立空间站,此前美国也申请加入中国空间站,但是被拒绝了,这里面的“问题”,我相信不少人也知道,被拒绝非常的正常。
因为中国空间站此前没有的时候,也申请加入了国际空间站,但最终美国拒绝了,所以才有我国自己的,其次就是中美之间存在沃尔无条款,这也是最为关键性的点,所以,中美之间的太空合作,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就“牵手”了。
而美国打造自己的空间站,也是推动自己的任务,大家理性看待就行。
但是,在2025年,该任务已经出现了延期,导致了整个任务的节点无法顺利进行,最初计划于 2025 年 8 月发射,现已推迟至 2026 年 5 月或者之后来执行,从节点说明情况来看:
Vast Space 发射前时间表:
飞行主结构:2025 年 7 月前完成制造和测试。集成:2025 年 7 月至 12 月进行飞行器集成和子系统测试。综合飞行器测试:2026 年 1 月至 3 月进行环境测试。发射活动启动:2026 年 4 月至 5 月进行发射前操作。发射:目标不早于 2026 年 5 月——也就是在5月或者5月之后 。而这会美国也才进行到第一步,跟NASA开展关于施测试Haven-1任务,到底有没有那么顺利还不清楚。
并且在此前的测试之中,就已经发现了舱位段出现了“漏气”现象,这也是计划延期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按照说明情况来看,最初的实力可以说是一般化,那就是Haven-1 发射后,Vast Space 计划在 2026 年执行一次载人任务。该任务将搭载四名宇航员乘坐 SpaceX 的载人龙飞船,而这个单独的空间站模块,最多也就是支配4人,航天员在上面可以生活约2周。
所以,在最初其支持的实力还是有限,但是在这一次任务之中,美国主要是通过Haven-1 为 Haven-2 获得经验,Haven-2 是 Vast 提议给美国宇航局 (NASA) 的 Commercial Low Earth Orbit Destinations (CLD) 计划中的一个更大空间站,旨在促进商业空间站的发展,以接替国际空间站 (ISS)。
所以,相当于还是一个测试的空间站,还是不是属于美国正式建立的空间站项目,同时,在测试的过程之中还提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如果Haven-1没有完成所有这些设计成熟度工作,就无法提出一个可信的Haven-2设计。
这也意味着美国在进行第一个舱位段测试之后,要看其效果如何,是否满足后续的任务,如果不满足的话,这后续就要全面进行修改,重新再次设计,主要第一个舱位段是未来的关键,因为Haven-2的核心模块将是Haven-1模块的加长版本,具有80%到90%的共同元素。
所以,美国的整个空间站项目其实执行下来还不是很稳定,能不能接上国际空间站的期限,这没有人知道,反正就是计划跟不上变化吧。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不少人说,在国际空间站退休之后,中国空间站可能成为短期之中,全球唯一的空间站。
而且美国空间站建设完成之后,是否开展国际合作,这也是未知数,但这对我国来说是好事情,因为我国提出了国际合作发展,只要符合中国要求的,都可以跟中国一起在太空执行任务,这一走向与美国完美完全不一样。
的确,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已经走向了一个新高度,而我国也是多次公开说明了,那就是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我国将适时发射扩展舱段,将空间站基本构型由“T”字构型升级为“十”字构型。
当然,升级之后的中国空间站肯定是不一样的,并且中国空间站升级主要是将其变成一个更大的“太空母港”,在新发射的舱位段之下,我国将实现其“单独”飞行的模式。
在没有任务需求的时候,可以直接单独进行太空任务,进行各种实验,如果有任务需求的时候,就可以连接起来,然后进行联合飞行。
所以,中国空间站的变化模式真的有点意思,也期待我国早点完成升级。
可能真的到时候,美国还在进行舱位段测试的时候,中国空间站升级就已经到来了,到时候中国空间站就会更大,那个时候的太空母港就是对标美国“单一空间站”,让美国望尘莫及。
来源:悟空科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