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从跟随到引领,换道超车打赢移动通信技术突围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5 09:05 1

摘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中央企业作为“国家队”更要在国家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前沿领域中担当主力军。近日,“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融媒体采访活动持续开展,深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攻关一线,共同见证中央企业发展的新变化、新高度、新成就。第七站走进中国移动协同创新基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中央企业作为“国家队”更要在国家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前沿领域中担当主力军。近日,“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融媒体采访活动持续开展,深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攻关一线,共同见证中央企业发展的新变化、新高度、新成就。第七站走进中国移动协同创新基地,探秘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发展之道。

在福田康明斯工厂,

机器设备在中国移动5G专网的赋能下

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无人作业、无人叉车自动驾驶、物料自动搬运……

抬头仰望之处,

可以看到水电能源及pm2.5实时监测数据,

这样的未来工厂离不开数据网络的加持。

水电能源及pm2.5实时监测数据

近日,

“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融媒体采访

第七站走进中国移动协同创新基地,

来自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

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邮电报、

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人民网、新华网、

光明网、中国网、环球网、澎湃新闻、

知领、国资报告、通信世界网、C114通信网

等媒体机构的专家记者

共赴协同创新基地与福田康明斯工厂,

探秘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换道超车之路。

5G应用实现引领发展

走进中国移动利用优质5G专网为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打造的覆盖工厂、园区,小新直观感受到了中国移动帮助福田康明斯建设5G工厂的智慧力量。

在福田康明斯工厂,5G专网应用于无人叉车、AGV、能源管理等生产场景,解决了福田康明斯原网络质量差的问题,并实现敏感生产数据不出厂区。

福田康明斯生产的产品在出厂后通过中国移动车联网技术进行实时数据回传,辅助福田康明斯进行产品优化和升级研发。在研发、生产、服务的全链条上,打造了5G智慧化新生态。

在厂区,小新看到无人叉车井然有序地运输着托盘、缸体与缸盖等物料。5G全连接还让厂区一些生产装备实现了数字化无形连接,剪掉了有线“辫子”,避免了因反复拆装布线而产生的通信中断影响生产的问题。

福田康明斯工厂正利用中国移动5G专网进行生产

5G时代,中国移动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先进TDD网络,以网络带动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的全球领先,改变了全球移动通信发展格局。

中国移动已将5G技术融入千行百业,进工厂、入海港、到田间等赋能各行各业。5G全连接工厂、智慧港口、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场景应用遍地开花。据介绍,中国移动5G+行业应用案例超4.8万个,覆盖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80个。

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王晓云介绍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我们走出了一条别人不愿走、不敢走的路,使我国成功实现了决定性的技术突破。”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王晓云引用业内资深专家评价。

中国移动在珠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开通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实现5G信号对珠峰北坡登山线路及峰顶的覆盖

5G阶段移动通信网络从服务人到服务人机物,从面向移动互联网到面向产业互联网,这是服务范式的重大变革,更是重大技术挑战。

为此中国移动提出新型的SBA架构与机制,ICT融合,实现了网络功能敏捷扩展、业务按需生成。SBA架构也成为5G全球唯一基础架构,是我国5G引领的标志性技术。

王晓云表示,“SBA架构已经在全球所有154个5G网中部署,实现组网架构全球引领”。截至2024年底,中国移动构建了全球规模大、能力强、服务优的5G网络,“上珠峰、下矿井、登海岛、达边疆”,基站总数超230万个,约占全球1/3以上。

‌面向未来布局前沿技术

5G的核心特征是万物互联,与5G相比,5G-A速率更快、能力更强、体验更优,而万物智联的6G是数智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支撑着未来社会的“数实融合,智慧泛在”。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在6G实验室,研发人员手持VR设备通过可见光上网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6G,到底有多厉害?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6G一方面在速率、连接数、高可靠低时延方面比5G有大幅提升,另一方面融合通信、感知、计算、AI、大数据、安全等多维能力,将对未来的工作生活、生产、社会治理等带来深刻变革。

简单来说,6G就是一种更强大的通信和信息融合的技术,它的目标是提供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更高的可靠性,并具备空天地一体、通感一体、通智一体能力,支持更多新兴应用场景。

“当前6G技术路线碎片化,技术标准和产业路径仍存在不同观点。”中国移动首席专家刘光毅表示,6G技术策源进入标准化关键阶段,中国移动将进一步强化6G研发投入和布局。

6G预计在2030年前后具备商用能力,中国移动自2018年率先启动6G研发,随着今年6G正式启动国际标准制定,中国移动进一步强化6G研发投入和布局。刘光毅介绍,中国移动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以场景为牵引,以商业闭环为目标,系统布局6G网络架构、新能力、新空口等关键技术方向,构建6G技术原型验证系统和测试环境,形成6G通感算智融合的技术体系。

中国移动加快6G研发

中国移动积极融入国家6G创新体系,布局首批6G国际标准,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了一套科研基础设施,累计申请相关专利1000余篇、发表论文150余篇,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

DeepSeek等大模型的出现,标志着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人工智能和移动网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人工智能让网络更高效;一方面,网络让人工智能更泛在。

在人工智能促进网络方面,中国移动很早就布局了“AI赋能网络”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移动成立了“九天”特区,由“九天”团队支撑的网络智能化系统已经在31个省大规模落地。例如,将AI技术应用于无线网络,结合用户感知,基站智能化地开启或关闭射频通道,实现基站能耗降低4%~9%。

在“网络使能AI”方面,6G作为数智时代的基础设施,必须围绕各类智能体提供泛在的AI服务。无人机、工业机器人、AR/VR眼镜、家庭机器人、智能汽车等都将成为智能体,6G将通过网络中的算力为这些新型终端提供极低时延的智算服务。

中国移动开展6G通感算智融合研发试验

6G的全面布局,5G的超越引领离不开中国移动从3G起的“换道超车”、技术积累。

“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从3G开始实现突破。”王晓云介绍。中国移动扛起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网络创新落地的大旗,建设全球首个TDD网络,在我国第一次实现标准突破的基础上,带动初步构建了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端到端产业链,我国通信技术第一次实现了全球商用部署,使得我国主导的TD-SCDMA标准实现国内“三分天下有其一”。

4G时代,中国移动作为牵头者之一,提出TDD/FDD融合全球化发展的路径,创新提出融合帧结构,并推动成为国际标准,进而实现了TDD/FDD共芯片、共平台、共基站,快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低成本的产业生态;同时攻克高干扰问题,实现TDD大规模同频组网。凭借着4G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移动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王晓云表示:“我国移动通信领域‘逆袭赶超’,改变了全球产业格局,成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典范 。”

来源:国资小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