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曦微露,宋家镇安乐村千亩茶园如碧绿绸缎铺陈在沟壑之间。每到采茶季,翠绿茶垄间,村民们灵巧的双手在嫩芽间翻飞,筐中青翠渐满。山脚下,秦茗茶厂内杀青机隆隆作响,清新的茶香弥漫开来。而在不远处的智能化厂房里,一个个巨型蓝色圆桶水波荡漾,石斑鱼欢快游弋。负责人熊绍兴
晨曦微露,宋家镇安乐村千亩茶园如碧绿绸缎铺陈在沟壑之间。每到采茶季,翠绿茶垄间,村民们灵巧的双手在嫩芽间翻飞,筐中青翠渐满。山脚下,秦茗茶厂内杀青机隆隆作响,清新的茶香弥漫开来。而在不远处的智能化厂房里,一个个巨型蓝色圆桶水波荡漾,石斑鱼欢快游弋。负责人熊绍兴轻点手机APP,养殖数据跃然屏上,换水增温一键完成。
这幅“茶山叠翠、水韵悠长、六畜兴旺”的生动图景,正是安乐村以茶为核、全链融合,在乡村振兴大道上阔步前行的真实写照。
茶香为引,筑牢全产业链根基。作为安乐村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这片3500余亩的茶园不仅是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更是撬动全产业链发展的核心支点。连绵起伏的茶山年创产值400余万元,以其稳健的产出托起了产业振兴的脊梁。“茶产业是我们安乐的根基和名片。”村党支部书记毛敬树站在葱郁的茶山上,目光坚定,“我们不仅要种好茶、制好茶,更要讲好茶故事,让一片叶子带动一方致富。”
多元融合,激活振兴“一池春水”。以茶产业为核心引擎,安乐村巧妙布局,让水产、特色种养等多元产业与之共生共荣,奏响产业融合交响曲。快活岭现代农业示范园就是一个融合典范,熊绍兴用22个陆基循环水生态养鱼桶养殖石斑鱼、银鳕鱼、鲈鱼、金樽等高值鱼类,年产值超600万元。其配套的农家乐与垂钓基地,正与茶旅体验无缝衔接。黄姜魔芋年产值百万,牛羊养殖规模达到400余头,丰富了产业拼图和农产品供给。全村已培育3家市级农业园区、1家县级园区、5个家庭农场,成为带动发展的强劲引擎。
农旅一体,绘就沉浸式乡村画卷。产业是根基,融合是路径,富民是目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深谙此道,正全力擘画以“茶”为灵魂的农旅融合全景图。游客清晨可化身茶农,亲手采摘带着露珠的嫩芽;随后移步制茶坊,目睹鲜叶历经杀青、揉捻、干燥蜕变成香茗;午后,在清幽的茶室,悠然品鉴自采自制的新茶;兴致所至,可到生态鱼塘享受垂钓之乐;傍晚,品尝以生态鱼、农家菜为特色的全鱼宴;夜幕降临,入住水岸边的特色民宿,枕着茶香与清风入眠。
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正积极拥抱数字浪潮,计划通过抖音直播、短视频、新闻平台等多渠道发力,优化“采茶-制茶-品茗-垂钓-食宿”的独特体验,吸引八方来客。
共享成果,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全产业链的蓬勃发展,最终惠及广大村民。安乐村借助土地流转让村民获得稳定租金收益,依托茶园、水产基地、加工厂、农家乐等产业载体,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同时鼓励村民参与家庭农场经营。通过这一系列多元化方式,成功将120余户村民紧密嵌入产业链条。据统计,户均年增收超过6000元。产业兴旺的果实,正转化为村民腰包里实实在在的收益和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安乐村立足资源禀赋,以茶产业为主导,大胆探索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特别是精心设计的农旅一体化体验路径,是践行‘两山’理念、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要充分发挥像快活岭现代农业示范园这样的龙头带动作用,用好用活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新模式,把安乐的生态茶、生态鱼、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体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真正实现‘一链融合、多方共赢、强村富民’的目标。”宋家镇党委主要领导介绍。
从连绵茶山到智慧鱼桶,从飘香茶厂到温馨民宿,安乐村以一片茶叶为原点,描绘出一条不断延伸、交织共荣的产业链条。在这条链条上,科技为传统农业插上翅膀,绿色生态转化为发展优势,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奏响和弦。
当游客沉醉于采茶品茗的雅趣,流连于垂钓尝鲜的惬意,安乐村于绿水青山间探索的这条“茶链生金、农旅共融”的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实。
作 者 : 刘飞雨 刘斌
主编:阮仕洋
责编:唐国惠
来源:酷姐农村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