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坪新语卷三(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08:03 2

摘要:思任,姓叶,是维扬人,名叫叶齐。她文静娴雅,风度超凡脱俗。除了擅长女红之外,她还博通诗书,擅长写词赋。到了成年,她嫁给了同乡的吴尔高,两人如文鸳彩凤般比翼双飞,无论是鬓影还是琴声,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后来他们生了个儿子,取名强儿,夫妻俩视他如掌上明珠。

​67,叶思任

思任,姓叶,是维扬人,名叫叶齐。她文静娴雅,风度超凡脱俗。除了擅长女红之外,她还博通诗书,擅长写词赋。到了成年,她嫁给了同乡的吴尔高,两人如文鸳彩凤般比翼双飞,无论是鬓影还是琴声,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后来他们生了个儿子,取名强儿,夫妻俩视他如掌上明珠。

乙酉年夏天【1645年,弘光元年,隆武元年,顺治二年】,王师【清军】攻克了城池,夫妇俩就此失散。叶齐被军营中的波厮哥掳走,带到了瓜洲。吴尔高打听到消息后,多次恳求赎回妻子。但厮哥贪恋叶齐的美貌,坚决不肯放人。吴尔高悲痛欲绝,厮哥却拔出刀来吓唬他,让他离开。叶齐得知后,从楼上跳下求死,恍惚间似乎有神灵相助,她只是伤了额头。于是她表示愿意做厮哥的奴婢,不发生关系。随后叶齐跟着他北上去燕京。临别时,她给丈夫写了一首诗:“

与君前世缘,今世为夫妻。

一朝忽遭变,谁忍以长逝。

吁嗟乎苍天,五内肝肠系。

欲生无繇飞,求死不能遂。

夫妇儿女情,奈何遭此际。”

于是她便跟着厮哥上路。从江南的烟月之地到北地的风沙之乡,她触景生情,心中伤怀,便将一半的情感寄托在题咏之中。到了芦沟桥的一家旅店里,她写了一首忆家诗:“

绕绕山川色,溟溟风土烦。

已知燕市近,谁解楚囚冤。

无日不增痛,有怀那可言。

醒来空下泪,一梦到家园。”

在路途中,厮哥多次想要侵犯她,但都被她用计策躲过了。等到了京城,厮哥的妻子非常凶悍嫉妒,看到丈夫带了个漂亮女人回来,大发雷霆,立刻找来媒人把叶齐转卖给了商人赵春台。叶齐既伤心自己流落异乡,又担心这个对她虎视眈眈的人,她只能悲泣,外表上则蓬头垢面,一心求死。赵春台虽然是个市井之人,但颇讲义气,看到叶齐的悲惨状况,询问得知了缘由后,感慨地说:“人非铁石,谁能无情?我起初确实把你当作奇货可居,但从今往后,我若有其他念头,天打雷劈。”叶齐磕头流泪说:“您真是救我于水火之中,如同让我起死回生、白骨生肉。我愿意一生都依附您。”于是她拜赵春台为义父,每天坐在屋里做针线活自给自足。外人很少能见到她的面,就这样过了四年。

漳河东边有个龙滨道人,是个有心人。他来到京城,偶然在旅店里看到了叶齐写的述怀诗,伤感地说:“这样的人,竟然落到如此地步?我不救她,就不是大丈夫了。”于是他四处打听寻找,终于在赵春台家里找到了叶齐,并花钱赎回了她。叶齐担心还有其他变故,不想跟他走,道人说:“我难道还不如赵春台吗?你只是不知道龙滨道人的名声罢了。”叶齐这才相信没有其他问题,拜谢后跟着他回去了。他们在河边寻找南下的船只,又给家里寄信让他们来接。这时叶齐的哥哥叶世卿从扬州赶来相见,两人悲痛大哭,接着又喜极而泣,相对而视,仿佛隔世重逢。询问起夫家的情况,才知道吴尔高已经再娶了她的妹妹。他们立刻租了条船,扬帆南下回到了扬州。夫妻、母子、姐妹一时聚首,喜出望外,各自讲述遭遇,悲欢交集。从此夫妻感情更加深厚,姐妹同娥皇、女英一般。

浮槎散人说:容貌如花般美丽,命运却比树叶还薄,造物主狡狯多变,很多人都是这样。何况识字能文的人,更容易招来忌恨,流离失所,又能怪谁呢?然而叶齐遇到危险却能化险为夷,开始分离最终团圆,这难道不是她坚贞的品德所感召而来的吗?唉!茫茫人世间的人,为什么不学石头那样坚定呢?

68,窦尔东(窦二东)

此人即盗御马的窦尔敦之原型。其父窦志忠是李自成部下将领

康熙年间,献邑有个大盗名叫窦尔东,他骁勇无比,常常单人匹马,手持双刀,在人群中飞腾跳跃,身手敏捷得如同猿猴,凶猛得如同鹰隼。他骑的马一天能跑八百里。每次他独自抢劫行人,不管对方有几十人还是上百人,只要他的刀马一到,对手就纷纷溃败。他抢到财物后,就绑在马上,财物累加起来有数百斤重,转眼间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快得像飞鸟一样,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所以,一听到他的名字,人们就望风而逃。

有一天,县令率领一百多人,把窦尔东围困在城西的廉颇庙里。窦尔东手持大刀拒门而守,众人都不敢贸然闯入。于是,他们放火烧庙,窦尔东从庙里窥见火势,便跨上马鞍,袒露着手臂,紧握大刀,呼喊着冲了出来。他的刀锋所指之处,光芒如同白虹,人头纷纷飞落。众兵士的兵器同时向他砍去,他却从容挥刀抵挡,矛和箭纷纷落地,始终没人能靠近他。他的马也嘶鸣着愤怒地奔跑、踢踏,如雷霆轰鸣、闪电般穿梭,众人都吓得纷纷躲避。窦尔东就这样冲破了包围圈逃走了,后来多次追捕都没能抓到他。

然而,窦尔东非常孝顺,他的母亲藏在一个偏僻的村子里,官府搜访后找到了她,并把她关进了监狱。窦尔东得知后,便骑着马握着刀冲到县衙门口,大声呼喊:“我就是窦尔东,杀人抢劫都是我干的。跟我母亲有什么关系?请你们放了我母亲,我愿意束手就擒。”衙役们惊慌地聚集过来,远远地把他围住,但没人敢靠近他。窦尔东笑着斥责道:“你们这是干什么?等我母亲出来,我自然会自己进监狱。你们可以去告诉你们的县令。”于是县令出来站在堂前,远远地对他说:“你是个豪杰之士,如果真的想自首,何不下马?如果你就擒之后,我不释放你母亲,就天打雷劈!”窦尔东于是下了马,县令就把他母亲从监狱里放了出来,解开了她身上的枷锁。窦尔东扔掉刀,抱着母亲痛哭起来,然后束手就擒。这件事上报给了朝廷,皇上怜惜他的才能和勇猛,想留下他,但听说他的踝骨已经受伤,于是下令将他处死。他骑的那匹马被一个将官得到,每次将官骑着它出去,遇到怀里揣着金银财宝的人,马就会横在路上长嘶,于是将官就不敢再骑它了。

窦尔东有个妹妹名叫金莲,她姿态轻盈,也身手敏捷、善于搏斗,骑在马上上下翻飞如同飞鸟。自从窦尔东被处死后,她就隐姓埋名侍奉母亲,最终不知去向。

浮槎散人说:窦尔东虽然是个盗贼,但他是个孝顺的盗贼,或许还可以原谅。更何况他有着超人的才能和勇猛,最终却因为做盗贼而被处死,这不是很可惜吗?然而,如果窦尔东能放弃盗贼的身份,而一心尽孝,那么他最终会成为一个孝子,谁还会因为他曾经做过盗贼而厌恶他呢?可惜啊,窦尔东似乎是为孝而死,却仍然是盗贼的身份而死。他因为做盗贼而被处死,又有什么可惜的呢?

69,墓中灯

献王墓,即献王刘德陵

在献县八蜡屯附近,有一座献王墓。雍正年间,有个村里的农民在墓地旁边耕种时,突然地面塌陷,他掉了进去。他往前走了几步,伸手摸到了一个磁缸,里面有一盏孤灯,灯光微弱,快要熄灭了。旁边还有一个缸装着油,他就舀了些油加到灯里,灯又重新亮了起来。他看到这个地方像是一座梵宫,四周的墙壁都已经坍塌。殿上有一尊神像,戴着古代的帽子,穿着古代的衣服,前面有一张供桌,上面放着供奉的器具。另外,他还发现了一锭银子,就把它揣在了怀里。之后,他顺着原路走了出来,出来后,发现刚才掉进去的洞口已经被土堵住,找不到了。他称了称那锭银子,有十四两重。有听说了这件事的人,贪图里面的银钱,就推着小车到墓地旁边取土,希望能找到那个洞口。忽然,地下传来像鼓声一样的声音,接着有箭射了出来,射在了车上,那人就不敢再挖了。

献王陵俯瞰

70,宝哥

乾隆十八年,献县有个叫王廷正的读书人,他家次子小名叫宝哥,他躺下的地方总是会出现钱,起初家里人都不知道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有时候有人抱起他,他怀里就会掉出钱来。有个开当铺的曹某,还有个做其他生意的成某,听说了这件怪事,就跑去抱宝哥。曹某大声喊着:“飞钱!”结果什么也没看到。成某则说:“钱来!”结果真的掉下了二十文钱。于是,跑去抱宝哥想要得到钱的人越来越多。宝哥的家人觉得这事很奇怪,就不让别人再提这件事。后来,宝哥死了,已经埋葬。可人们还能在他坟墓的地方挖土挖到钱,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才消失,最终也没人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71,穴中剑环

樊屯河这一带属于献陵的地界。有一次,樊屯河偶然干涸,河底都干裂开来,唯独有一席大小的地方还是湿的。当地有个姓冠的村民觉得这事很奇怪,就动手挖掘,结果挖出了一个用砖砌成的洞穴,里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温轸妻墓。元和二年立。”洞穴里面没有尸骨,只有一把剑,剑柄是盘龙的形状,还有两个小金环,仅此而已。议论这件事的人说,或许当时墓主人是尸解成仙了。这是乾隆八年发生的事情。

72,雷异

乾隆九年七月,献县沙洼村夜里下起大雨,雷劈中了张家的楼,楼的西北角被击破,墙很厚没有被击穿,雷又从南面的窗户钻了进去。楼里有几个妇人在睡觉,都没有察觉。雷引发的火点着了天花板,隔壁楼上的人望见这里起火,急忙喊叫起来,众人赶来查看,只见楼里柜子上的梳妆盒碎在地上,地上到处洒落着像硫磺一样的碎屑。墙上有一尺大小的爪痕。看那窗户,纸上的破洞只有铜钱那么大。这大概是龙的变化所造成的。

73,乩仙唱和诗

过去人们记载的扶乩仙降坛,与众人倡和诗词的事例,多得数不胜数,或许那些都是小鬼假扮仙人所为。

乾隆庚辰年夏天,五戈侍御(名叫涛)家中举行扶乩仪式,仙人降临,自称是唐朝人张紫鸾,与刘长卿是好友,打算去瀛洲岛拜访他,并一同前往天姥山游玩。

有人向仙人询问事情,仙人并不回答,只是写下一首诗说:“

身从异域来,时见瀛洲岛。

日落晚风凉,一雁入云渺。”

随后,仙人就和五戈侍御联句了三篇诗,之后便离去了,诗的题目都是仙人所定的。

《滇南破石崖》:

先秦开岛屋(仙),古色破鸿蒙。

斜攫熊罴势(戈),阴藏虎豹形。

一声雷碎断(仙),万仞炁峥嵘。

泉挂垂天带(戈),龙来绝地虹。

却看鹰隼疾(仙),直怪雪霜封。

滇徼留荒迹(戈),灵峰蟠古踪。

树惊奇兽出(仙),云喜上仙从。

窅窕窥丹穴(戈),逍遥向碧宫。

忽然突兀二万八千丈(仙),疑是西华玉女之芙蓉。

南望海天黝然黑(戈),不知大道何冥冥。

光收电影暗(仙),雨洗岚烟青。

庞眉老宿有时拄杖而独立(戈),时有松鼠无数上下跳跃松林中。

惊指远霞落(仙),愁睨斜轮春。

三年之前走此道,蛮乡瘴疠劳吾躬。

有仙超超越八极(戈),我亦千载腾高空。

长啸四山应立久,心自青,君不见,

老鹰崖相对,终古人难行(仙)。

《天姥峰》:

天姥插天势奇绝(仙),灵峰自古压瓯越。

下瞰方城拱赤城(戈),举头夕阳乍明灭。

遥见无边青色变(仙),巘崿峦冈纷折叠。

兀然拔起四万仞(戈),不知乾坤何郁结。

俯而一望众山小(仙),荡胸云生眥鸟决。

樵音丁丁起远树(戈),却看淅淅乱泉发。

峰转路欲迷(仙),孤烟上林樾。

林外杳何境(戈),倐忽像屡别。

浙江潮声八月来(仙),鞭挞雷霆走冰雪。

伍胥一去钱鏐住(戈),百万神兵弩飞铁。

渺渺水影东南流(仙),十丈长帆鸟一瞥。

扶桑指点日出处(戈),游曰雄鸡天欲白。

云为车,风为马,

俳徊俯仰灵岩之下(仙),李白一梦又千年。

瑶草琼枝更谁把问仙,仙不语欲去,仍我留河间。

诗老在何许(戈),曰日却在目前游。

我欲登此峰,与君别几秋。

长卿先我天台路(仙),愿我苍皇不能去。

愿仙竟此天姥吟(戈),始知天姥人难睹。

酌我酒,送我行,知我者,何为情,

遥遥不见我行处,此峰问君何时经(仙)。

《庐山》:

九十九峰压九江(戈),烟波沉沉濯紫色。

却看高处插青冥(仙),割断东南天半壁。

吴章攲岭山股脚(戈),登道纡回向山发。

长松大栎都合抱(仙),峦气朝光互出没。

钟鱼流响乱风铎(戈),茆屋旧在庐山结。

瀑布垂天势若龙(仙),掉尾崩厓八千尺。

海风不断江月空,奇句峥嵘留太白。

我闻开先寺(戈),在双剑峰侧,水向绝壑流。

群山抱千百(仙),漱玉琮琤鸣,书台倚松石谷转。

谽谺三峡门(戈),惊指山腰飞。

霹雳悬厓豁中断(仙),危桥时陡折熊虎。

叫啸狨狖啼(戈),蛟虬怒蟠赴。

深穴远树叠远峦(仙),远峦乍明灭五老。

苍颜耸肩立(戈),岌岌峨冠拱揖客。

大笑风来飘翠带(仙),影落鄱阳半湖碧。

林端亭亭香炉出(戈),此峰何以天下杰。

岂非襄阳泊舟句,顿令人眼生突兀。

云飞风起向庐山(仙),问君庐山何时还。

白鹤观前松影闲,东林明月开禅关(戈)。

此行不复久留滞,归来与君相盘桓(仙)。

74,八百里

国初时,天津有个叫王义的人,他出行的时候,曾经从天津到居庸关,一天之内往返八百里,因此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八百里”。他身材瘦小,身手轻捷得像猿猴一样,吃得不多,每天只吃两个麦饼,小腿上的毛有两寸来长。他抬脚走路就像秋天的老鹰一样迅猛,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每当走到平坦的沙地或空旷的野外,他要是想停下来休息,就会径直跑向一棵树,用双手抱住,抱久了才能安定下来。可抱住树没抱稳的话,两只脚又腾空跑走了。大概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奔跑的时候只觉得风涌云动,好像有什么在后面推着他往前走。有人说:“他的奇异之处全在小腿上的毛。”由此可知,《水浒传》里写的神行太保戴宗,应该不完全是虚构的,而且戴宗是用甲马神符才能神行,王义却是生来就有这样的本事,这就更加奇异了。

75,巨鱼

先父在汀漳担任总兵官的时候,有一次巡视到厦门渡口。海上突然起了大风,海浪比山还高,船只被颠簸得摇摇晃晃,眼看就要倾覆,形势十分危急,船夫们都惊恐万分。忽然,有两条巨大的鱼游过来夹着船身,只露出青黑色的脊背,长达好几丈,船的前方还有一条稍小一些的鱼,在水里沉浮游动,好像在为船只引路。船只顺着风向,径直渡过了海,等到了岸边,这几条鱼才消失不见。到达行馆之后,父亲便在岸边备下祭品,酬谢这些鱼。一时间,在场的人无不感叹这件奇事。

来源:飛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