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明朝末年,世道乱得像一锅粥,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个叫阿福的年轻郎中,长得高高瘦瘦,浓眉大眼,眼神里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他自幼跟着父亲学医,医术虽说不上是妙手回春,却也一心想着为乡亲们治病解难。
在明朝末年,世道乱得像一锅粥,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个叫阿福的年轻郎中,长得高高瘦瘦,浓眉大眼,眼神里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他自幼跟着父亲学医,医术虽说不上是妙手回春,却也一心想着为乡亲们治病解难。
这一年,阿福所在的村子突然爆发了一种怪病。染上病的人先是高烧不退,紧接着就会陷入昏迷,嘴里还时不时嘟囔着一些胡话,仿佛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缠上了。阿福整日忙得脚不沾地,可这怪病却像恶魔一般,怎么也赶不走,村里已经有好几个人因此丢了性命。阿福心急如焚,每日翻着医书,四处寻找治病的法子,却一无所获。
一天夜里,阿福忙完一天的活儿,疲惫地回到家中。他刚一坐下,就听到窗外传来一阵阴森的笑声。阿福心中一惊,赶忙起身,小心翼翼地打开窗户。只见一个黑影一闪而过,速度极快,阿福只瞧见那黑影身上似乎披着一件黑色的长袍。阿福心中疑惑,这深更半夜的,会是什么人呢?他决定出去看看。
阿福拿起灯笼,顺着黑影消失的方向追去。追着追着,他来到了村子外的一片乱葬岗。这里阴森恐怖,荒草丛生,时不时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阿福心中害怕,但一想到村里人的怪病,他还是壮着胆子走了进去。
在乱葬岗的深处,阿福看到了一个破旧的茅屋。茅屋的门半掩着,里面透出一丝微弱的光。阿福缓缓走近茅屋,推开门。只见屋里坐着一个老妇人,身着黑袍,白发苍苍,面容憔悴,眼神中却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老妇人看到阿福,冷冷地说:“年轻人,你不该来这里。” 阿福鼓起勇气,说道:“老人家,我是村里的郎中,村里爆发了怪病,我实在没办法,才追到这里,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老妇人听了,微微皱眉,说:“这怪病,可不是一般的病,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阿福心中一惊,忙问:“是谁?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妇人叹了口气,说:“实不相瞒,我本是地府的孟婆。只因看不惯地府中一些鬼差徇私枉法,便私自下凡。却没想到,被一个邪恶的巫师盯上了。他为了获取我的孟婆汤配方,不择手段,在村里散播怪病,想逼我现身。” 阿福听了,心中愤怒不已,说:“这巫师太可恶了!那孟婆汤能治好这怪病吗?” 孟婆点点头,说:“孟婆汤本是让人忘却前世记忆,轮回转世的。但它也有净化灵魂,驱邪治病的功效。可那巫师知道我不会轻易交出配方,便想出这毒计。”
阿福看着孟婆,坚定地说:“孟婆,我帮您一起对付这巫师,不能让他再害人了。” 孟婆看着阿福,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说:“年轻人,你有这份心,我很欣慰。可那巫师法力高强,我们得从长计议。”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阴森的笑声:“孟婆,你以为你能躲得过我吗?今天,你必须把孟婆汤的配方交出来!” 阿福和孟婆对视一眼,阿福拿起自己的药箱,里面装着一些自制的草药和银针,他心想,说不定能派上用场。孟婆则站起身来,手中拿着一个装满孟婆汤的葫芦,准备迎战。
门被猛地撞开,一个身着黑色长袍,头戴骷髅面具的巫师出现在门口。巫师看着孟婆,恶狠狠地说:“孟婆,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孟婆毫不畏惧,说:“你这邪恶之徒,休想得逞!” 说着,孟婆将葫芦里的孟婆汤朝着巫师泼去。巫师连忙躲避,可还是有几滴孟婆汤溅到了他的身上。巫师发出一阵惨叫,身上开始冒烟,他的法力似乎受到了影响。
阿福趁机冲上去,用银针朝着巫师的穴位刺去。巫师疼得哇哇大叫,他挥动手中的魔杖,一股黑色的烟雾朝着阿福和孟婆袭来。阿福和孟婆被烟雾笼罩,咳嗽不止。阿福心中焦急,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他对孟婆说:“孟婆,您把孟婆汤的配方告诉我,我来想办法。” 孟婆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配方告诉了阿福。
阿福凭借着自己的医术和对草药的了解,在药箱里翻找着材料,迅速调配出了一种药水。他将药水朝着黑色烟雾泼去,烟雾渐渐消散。巫师见势不妙,想要逃跑。阿福眼疾手快,拿起一根木棍,朝着巫师扔去。木棍击中了巫师,巫师摔倒在地。孟婆趁机上前,用孟婆汤将巫师彻底制服。
巫师被制服后,村里的怪病也渐渐消失了。阿福和孟婆将巫师交给了地府的鬼差,让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孟婆为了感谢阿福,将孟婆汤的一部分功效传授给了阿福,让他能用这些知识继续为乡亲们治病。从那以后,阿福的医术更加高明,他用自己的医术和善良,守护着村子里的每一个人。而他和孟婆一起对抗巫师的故事,也在村子里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
来源:四旬老汉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