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一款纯电动车型完成换代升级并同步推出增程版本后,市场反响会如何?以新一代智己LS6为例,该车型在预售阶段就斩获超5万张订单,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怎样的产品力突破?
当一款纯电动车型完成换代升级并同步推出增程版本后,市场反响会如何?以新一代智己LS6为例,该车型在预售阶段就斩获超5万张订单,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怎样的产品力突破?
新一代智己LS6增程版最引人注目的技术突破,是构建了“纯电 + 增程”双模式能源体系。纯电续航里程突破450公里(CLTC工况),配合15分钟补能300公里的超级快充能力,形成日常通勤的纯电闭环。长途场景中,5.32L/100km的最低亏电油耗,彻底改写了增程车型“油老虎”的刻板印象。新一代智己LS6敢说“自带超充桩”,是因为智己的恒星超级增程追求的不仅仅是“堆电池带来的超长续航”,而是1500公里的电感行驶体验。这才是最能体现上汽技术领先的地方。
技术上,该车型采用第四代增程专用发动机与双电机四驱系统的黄金组合,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实现三种驱动模式无缝切换:纯电优先模式适合城市短途;智能混动模式平衡能耗与动力;强制保电模式确保高速巡航时的动力储备。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其后轮转向系统,在狭窄路况下可实现±15°转向角度,配合四轮独立悬架,将转弯半径压缩至5.4米,这一数据甚至优于部分A0级燃油车。
在实际道路测试中,车辆动态表现超预期。底盘调校呈现明显欧系车风格,前双叉臂 + 后多连杆悬架组合在过弯时提供充足侧向支撑,同时通过CDC电磁减震系统柔性过滤路面颠簸。动力输出特性经特殊标定,初段扭矩释放平缓,有效避免电动车常见的“窜动感”,配合可变转向比方向盘,营造出既稳重又灵动的驾驶质感。
增程器介入的隐蔽性堪称行业标杆。通过声学包优化与双层隔音玻璃,发动机启动时噪音被抑制在36分贝以内,配合转速表可视化设计,驾驶者几乎无法感知动力源切换。电量低于16%的极限测试中,车辆仍能保持8.2秒破百的加速能力,彻底消除增程车型“亏电即废”的痛点。
新一代智己LS6尽管搭载66kWh大容量电池组,但通过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车辆地板高度较传统架构降低30mm,配合1988mm超宽车身和2960mm轴距,后排乘客膝部空间可达两拳以上。物理遮阳帘的保留,在解决全景天幕隔热问题的同时,维持了车顶线条的流畅性。
智能座舱设计展现东方美学智慧,31英寸可升降AR - HUD与15.6英寸中控屏形成视觉焦点,英伟达Thor芯片驱动的IM OS系统支持多模态交互。特别开发的“零重力座椅”模式,可将副驾座椅角度调节至121°,配合16扬声器音响系统,打造出移动的私人影院空间。
在智能驾驶领域,车型搭载的IM AD 3.0系统已实现全国高速NOA覆盖,城市道路场景的接管率降至0.3次/百公里。实测中,系统对施工路段锥桶识别准确率达98%,变道决策时间压缩至0.8秒。车内配备的 - 6℃至50℃宽温域冰箱、可旋转15°的副驾娱乐屏,以及采用3Dmesh材质的座椅,构建起“彩电 + 冰箱 + 沙发”的第三生活空间。
当价格锚定在20.29 -24.99万元区间时,全新智己LS6增程版展现出精准的市场卡位能力。相较于同级纯电车型,其无续航焦虑的特性显著拓宽使用场景;对比传统插混车型,800V高压平台的加入使补能效率提升3倍;四轮转向系统的标配更将操控优势下放至主流消费市场。
试驾结束后,这款车型给我留下的核心印象可概括为:以电车思维重构增程技术,用油车逻辑优化电动体验。在新能源市场同质化竞争的当下,其通过技术整合创造出的“全场景无短板”特性,或将重新定义二十万级新能源车的价值标准。对于持币待购的消费者而言,这或许就是等待已久的“六边形战士”。#新一代智己LS6全国试驾开启#
来源:南简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