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落地:A股CRO创新药“渡劫”,中药“躺赢”?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4 00:59 1

摘要:对等关税今日正式落地,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全球贸易战硝烟再起!A股市场剧烈分化:CRO创新药板块重挫,而中药板块逆势大涨。回望2018年特朗普首次发动贸易战,A股泥沙俱下;七年后的今天,市场逻辑已从“无差别恐慌”转向“结构性突围”。CRO与中药的冰火

对等关税今日正式落地,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全球贸易战硝烟再起!A股市场剧烈分化:CRO创新药板块重挫,而中药板块逆势大涨。回望2018年特朗普首次发动贸易战,A股泥沙俱下;七年后的今天,市场逻辑已从“无差别恐慌”转向“结构性突围”。CRO与中药的冰火两重天,背后是国产替代与内需韧性的时代分野!

2018年:全行业承压,创新药与中药“双杀”特朗普首轮关税冲击下,上证指数全年暴跌24%,CRO创新药因高度依赖海外市场(如药明康德海外收入占比超80%)同步重挫,中药板块虽相对抗跌,但受市场情绪拖累亦难独善其身。核心矛盾:国产替代尚未成形,内需消费未成气候,政策支持力度不足。2025年:结构性分化,国产替代与内需驱动成主线CRO创新药受关税冲击显著(美国对华药品加征34%关税),而中药板块逆势领涨,政策红利(中医药振兴)与内需刚性(老龄化+消费升级)成护城河。核心变量:国产替代深化(华为昇腾芯片技术外溢至医药研发)、内需占比提升至65%,政策工具箱充足(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补贴)。

结论:2018年是“被动挨打”,2025年已是“主动破局”!

利空逻辑关税冲击:美国对华药品加征34%关税,直接冲击依赖海外订单的CRO企业(如药明康德对美收入占比超70%),成本飙升叠加订单萎缩,业绩面临“戴维斯双杀”。技术封锁:《生物安全法案》立法概率上升,生物医药技术出口限制加剧,海外新签订单转化周期拉长。机会窗口国产替代2.0:倒逼国内CRO企业加速技术自主化(如昭衍新药聚焦内需型仿制药研发),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或催生细分赛道黑马。内需崛起:医保谈判“简易续约”规则落地,国内创新药放量加速,部分企业转向服务本土药企(如百济神州强化国内临床合作)。政策驱动:中医药振兴政策加码(医保目录倾斜、配方颗粒标准放开),太极集团、广誉远等业绩高增(2024年营收同比+19%)。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列为重点任务,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内需韧性:内需占比超90%(如云南白药国内销售占比95%),不受关税冲击,叠加老龄化刚性需求(中药消费人口超5亿),成避险资金首选。消费升级趋势下,高端中药(如片仔癀、东阿阿胶)提价空间仍在,毛利率普遍超60%。

数据印证

2023年贸易摩擦期间,中药指数逆势涨15%,CRO指数跌22%;2025年分化延续,中药板块PE(25倍)仍低于CRO(35倍),性价比凸显。短期避险中药龙头:太极集团(国企改革+业绩高增)、片仔癀(稀缺性+提价预期)、华润三九(OTC渠道霸主)。防御性配置:高股息+低波动标的(如云南白药、同仁堂)。长期布局CRO分化淘金:聚焦国产替代(阳光诺和、昭衍新药)及内需型细分赛道(如仿制药CRO)。创新药突围:关注与医保谈判脱敏的赛道(细胞治疗、ADC药物),如荣昌生物、百济神州。风险提示CRO海外依赖:对美收入占比超50%且无替代方案的企业(如药明康德),慎防业绩踩雷。中药题材炒作:警惕跨界转型概念股(如蹭热点“中药+AI”),聚焦业绩确定性。

2018年贸易战催生了华为鸿蒙、中芯国际的绝地反击;2025年的今天,A股早已脱胎换骨——CRO创新药的“至暗时刻”或倒逼国产技术突破,中药的“政策红利”则书写内需新篇章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凶猛,实则暴露美国供应链重构的无力。反观中国,新质生产力崛起、消费纵深广阔,每一次外部冲击都在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跃迁。

悲观者纠结波动,乐观者布局未来!2018年我们靠“忍”熬过寒冬,2025年我们靠“智”赢取超额收益!

来源:股市散淡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