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槐镇诡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20:49 4

摘要:这是刘城离开槐镇的第十年。十年前,他拼尽全力逃离这个压抑又诡异的地方,发誓再也不回来。可当这封不知何时寄出的信突然出现在他眼前时,心底那股难以名状的不安,还是驱使着他踏上了归途。

民国时期,有个年轻人叫刘城,这天他站在槐镇斑驳的老槐树下收到别人一封信。这封信是他父亲托同乡人带给他的,内容是:“速归,槐镇有变。——父”

这是刘城离开槐镇的第十年。十年前,他拼尽全力逃离这个压抑又诡异的地方,发誓再也不回来。可当这封不知何时寄出的信突然出现在他眼前时,心底那股难以名状的不安,还是驱使着他踏上了归途。

槐树的枝干扭曲虬结,像无数枯槁的手臂,在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刘城深吸一口气,抬脚向镇里走去。镇子还是记忆中的模样,青石板路布满裂痕,低矮的房屋在岁月的侵蚀下摇摇欲坠,只是少了几分人气,多了几分死寂。

路过村口的老井时,刘城下意识地往井里看了一眼。井壁上长满青苔,水面倒映着他苍白的脸,水波晃动间,那张脸仿佛扭曲变形,变成了一张陌生又狰狞的面孔。他猛地后退几步,心跳如擂鼓。小时候,他曾听老人说,这口井连通着阴曹地府,每逢月圆之夜,井底就会传来哭声。当时他只当是吓唬小孩的话,此刻却觉得寒意顺着脊梁骨直往上窜。

走到家门口,木门虚掩着,发出“吱呀”的呻吟。院子里杂草丛生,角落里的水缸早已干涸,布满蛛网。刘城喊了几声“爹”,无人回应。他推开堂屋的门,一股刺鼻的霉味扑面而来,桌上的油灯积满灰尘,墙上的年画也已残破不堪,露出后面斑驳的土墙。

在父亲的卧室里,刘城发现了一本泛黄的书籍,这是他父亲记事用的。翻开第一页,日期是他离开后的第二年。日记里的内容杂乱无章,父亲似乎在记录着什么诡异的事情:“七月十五,又有人失踪了,和以前一样,只在槐树下留下一只绣花鞋。”“八月初三,王婶家的孩子说看到井里有张人脸,第二天就发起了高烧,说胡话。”“九月初九,我好像被什么东西盯上了,晚上总能听到有人在窗外徘徊。”

看到最后一页,刘城的手开始颤抖。“城儿,如果你看到这本册子,千万不要相信任何人。镇上的人都变了,他们不再是我们认识的样子。将我记录这个册子里纸张拆开,扔到城里最繁华的地方!此后不要再回来了!”字迹潦草凌乱,像是在极度惊恐下写就,最后还留下了一大片墨渍,仿佛写字时手在剧烈颤抖。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刘城赶紧把书籍塞进怀里,抬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儿时的玩伴阿强。阿强看到他,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憨厚的笑容:“城子,你可算回来了!这些年,乡亲们都念叨着你呢。”

刘城强压下心头的不安,挤出一丝笑容:“是啊,回来看看。我爹呢?他去哪了?”阿强的眼神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如常:“叔前些日子出远门了,说是去投奔亲戚,临走前还说你要是回来了,让你好好在镇里住下。”

刘城心里冷笑,父亲根本没有亲戚在外地,阿强在说谎。但他没有拆穿,只是点点头:“那就好,我也累了,先休息休息。”阿强热情地说要帮他收拾屋子,刘城婉拒了,目送阿强离开后,他关上房门,仔细检查了一遍门窗。

夜幕降临,槐镇陷入一片漆黑。刘城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窗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是有人在院子里走动。他屏住呼吸,慢慢起身,透过门缝往外看。月光下,一个人影正在院子里徘徊,那人穿着白色的长袍,长发遮住了脸,在风中飘动。

刘城感觉头皮发麻,那身影看起来不像是活人。他握紧了床头的木棍,犹豫着要不要冲出去。就在这时,那身影突然停住,缓缓转过头,虽然看不清脸,但刘城能感觉到,对方的目光正死死地盯着他。

他吓得后退几步,撞倒了椅子。等他再看向门外时,院子里空无一人。刘城大口喘着粗气,心有余悸。他知道,这个镇子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危险。

第二天一早,刘城决定去村里打听一下情况。他刚走到街上,就发现镇里的气氛格外诡异。人们行色匆匆,见到他要么低头避开,要么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走到街角的杂货店时,老板娘李婶正在门口扫地。看到刘城,她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中的扫帚“啪”地掉在地上。

刘城捡起扫帚递给她,试探着问:“李婶,这些年镇里发生什么事了吗?我爹怎么突然出远门了?”李婶接过扫帚,手还在微微发抖:“孩子,你别多问,赶紧走吧。这地方,已经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了。”说完,她匆匆关上门,再也不肯露面。

刘城越发觉得不对劲,他按照父亲所说,他来到城里将册子扔到了城里最繁华的地方。可他心里还惦记着父亲,再次回到了村里,然后决定去村后的乱葬岗看看。据说那里埋葬着镇里这些年失踪的人,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穿过一片阴森的树林,乱葬岗出现在眼前。坟头杂草丛生,有的墓碑已经倒塌,上面刻着的名字大多是他熟悉的人。

他在坟堆中仔细寻找,突然,一块墓碑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块崭新的墓碑,上面刻着“刘城之墓”,下葬日期竟然是三天前。刘城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给他立的墓碑?

就在他震惊不已时,身后传来一阵阴森的笑声。他猛地回头,看到阿强带着一群人站在不远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诡异的笑容。阿强开口了,声音冰冷得让人不寒而栗:“城子,你不该回来的。既然回来了,就别走了,和我们一起,守护槐镇的秘密。”

刘城握紧拳头,大声质问:“你们到底在搞什么鬼?我爹呢?他是不是被你们害了?”阿强摇摇头:“你爹是自己想不开,非要揭穿镇里的秘密。不过没关系,现在你也知道了,就乖乖听话吧。”

说着,阿强等人慢慢围了上来。刘城环顾四周,发现这些人的眼神空洞,就像被什么东西操控了一样。他转身想要逃跑,却发现来时的路已经被浓雾笼罩,什么都看不清。

混乱中,刘城被人从背后打晕。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绑在老槐树下。月光透过枝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诡异的光斑。阿强站在他面前,手中拿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

“城子,别怪我们。每十年,槐镇都要献祭一个外乡人,才能换来平安。本来你不回来,我们也不会为难你。可既然你回来了,那就只能委屈你了。”阿强说着,举起匕首,慢慢靠近刘城。

刘城拼命挣扎,大声呼救。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父亲记录的那个册子。他大声喊道:“你们以为这样就能瞒天过海吗?我爹早就把一切都记下来了!真相终究是掩盖不住的。”

阿强的动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恐惧。就在这一瞬间,刘城用力挣脱了一只手,抓住旁边的树枝,朝阿强打去。阿强躲避不及,被树枝击中,手中的匕首掉在地上。刘城趁机捡起匕首,割断绳子,转身冲进浓雾中。

他在浓雾中漫无目的地奔跑,耳边不时传来诡异的声音。也不知跑了多久,他终于看到一丝光亮。那是村口的老井,井边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父亲!

刘城又惊又喜,刚想喊出声,却发现父亲的表情不对劲。父亲眼神空洞,面无表情,缓缓伸出手,指了指井口。刘城突然意识到,眼前的父亲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的父亲了。

就在这时,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刘城握紧匕首,看着慢慢逼近的阿强等人,又看了看面无表情的“父亲”,心中涌起一股绝望。他知道,自己可能很难活着离开这个诡异的槐镇了。而槐镇的秘密,也许会永远被埋藏在这片黑暗之中……

刘城攥着那把寒光闪闪的匕首,看着逼近的阿强等人与面无表情的"父亲",后背死死抵着老槐树。冷汗顺着脖颈滑进衣领,就在绝望几乎将他吞噬时,远处突然来了一群官兵。

阿强的脚步猛地顿住,脸上的狞笑凝固成惊恐的惨白。原来,十年前槐镇突然兴起神秘的"祭祀"传说,不断有人离奇失踪。刘父暗中调查,发现这是村里几个恶徒为了掩盖贩卖人口的罪状编造的鬼故事。他们将外乡人迷晕后卖到深山,再用绣花鞋、诡异声响等手段营造恐怖氛围,吓得村民不敢追查。刘父准备报案时,却被恶徒发现,惨遭囚禁,精神出了问题。

那本册子不值钱,但上面的记录的荒诞故事很快引爆整个小城。也许刘城父亲想到了这一点......官府立即派人调查,于是他们就顺藤摸瓜找到了这里。

"那本册子里散落的纸张记录的很多荒诞故事在城里引起了轰动,我们调查得知这里有人装神弄鬼。"一个官兵指向人群后方,刘城眼眶瞬间通红。

阿强突然暴起,转身想往树林逃窜。埋伏在暗处的官兵一个箭步上前,将他按倒在地。随着恶徒被抓,槐镇的秘密终于大白于天下。

三个月后,槐镇焕然一新。刘城漫步在老槐树下。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不再是令人胆寒的呜咽,倒像是在轻声诉说新生的喜悦。抬头望向星空,他忽然明白,这世上最可怕的从来不是鬼神,而是藏在人心深处的恶念。只要正义尚存,光明终将驱散黑暗。

本故事为纯原创民间故事,寓教于乐,旨在丰富读者业余文化生活,所有情节根据民间口述整理而成。纯文学作品,借古喻今、明道讲理,勿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抄袭、侵权必究!

来源:舞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