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南昌的大众商场,我想很多老南昌人都不陌生。这个地方对不少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商场,更是一段青春记忆,是一种情感寄托。当年逛街还能全家出动,买个新衣服、吃个小吃,看场电影,这种生活场景,现在想起来还有点怀念。叠山路上的大众商场,曾经可是东湖区的“老大”,人气
说到南昌的大众商场,我想很多老南昌人都不陌生。这个地方对不少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商场,更是一段青春记忆,是一种情感寄托。当年逛街还能全家出动,买个新衣服、吃个小吃,看场电影,这种生活场景,现在想起来还有点怀念。叠山路上的大众商场,曾经可是东湖区的“老大”,人气旺到不行,过年过节人头攒动,买东西都得排队。这不,前段时间传出来要重新装修改造,很多人都关心,这个承载了一代人情感的地方还能不能重燃烟火气。
咱们先说说大众商场的前世今生。最辉煌的那会儿,谁家遇上红白喜事、谁家孩子考上学,几乎都得去一趟大众商场。一楼的名烟名酒,二楼三楼是各种百货,楼上是服装还有电影院,不但解决了日常生活所需,还能消磨大半天。你别说那种状态现在很难找到了。后来,南昌城里的新商场一家接一家地冒出来,消费方式、休闲方式变了,人气慢慢被分流出去。尤其2020年突然停业,当时不少老顾客心里其实挺五味杂陈的。真的觉得,这么多年大家的共同记忆,说没就没,多少有点失落。
其实,把大众商场盘活,不只是简单的商场换个样,要看能不能重新抓住大家的心气儿。前两年,改名叫“香港苏尔玛购物中心”,还引进大润发,看着排面很大,但实际上也就坚持了一年多。不少周围居民回忆起来,对“苏尔玛”都没什么深刻印象,这事本身就挺说明问题。为什么呢?消费习惯变了,商场的气质不能简单学外面的套了,不管招什么品牌,还是得有本地化、人情味。这种新瓶装旧酒,最后往往未必能留住人。
现在大众商场变成了什么样?说实在的,六层大楼基本都闲着了,亮着灯的只剩下五楼电影院和一楼肯德基。电影院其实一直都还挺有味道的,现在数字电影普及了,反倒承载了大家很多集体活动、同学生日、约会的回忆。一楼的肯德基,那也是好多孩子们最早接触的西式快餐,每回放学路过都忍不住要进去点点餐。就是靠这两个点,还勉强带着点人气。附近的停车场反而成了宝贝,晚上去蛤蟆街吃饭的车主停车首选,搞得停车场比商场里热闹。
但说到底,一个地方要兴旺,靠一两家门店和停车场显然不行。现在南昌、像蛤蟆街、胜利路、滕王阁这些地方,都有新的名号叫“网红街区”了。那股子烟火气和年轻人的流量,得琢磨怎么跟大众商场结合起来。你想,这楼和蛤蟆街离得可不远,以前外地游客来南昌,基本也都要绕到这边。倘若改造到位,不管是年轻人的新玩法,还是老南昌人的老情怀,说不定都能重新唤醒。
这次要启动新一轮的装修改造,大家关心的是,到底能不能“盘活”老地方。按照规划,主要是走美食与相关配套业态路线。说白了,就是把吃喝玩乐全搞起来。其实这是条好路子,现在市面上各种新式餐饮、主题餐厅、文创咖啡、书店加酒吧,类似组合多得是,年轻人就吃这一套。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做得没特色,只是简单复制那种“千篇一律”的商业模式,很容易昙花一现。大众商场是真老地标,重启后最好是能融合南昌当地文化特色,把本地老字号、特色小吃、民谣、手作艺人这些都加进去。比如说,抚州汤粉,小炒,米粉汤,螺蛳粉,是不是能专辟一层,把这些南昌及江西本地美食集起来,还能增加互动体验,比如现场教学、直播间、周末美食节,这样每天都有变化、有惊喜。
还有现在蛤蟆街、滕王阁跑出来的“网红美食”,大众商场完全可以做成一个升级版本。比如,弄点互动展演、街头音乐、非遗手作、动漫展,每周换新主题,把潮流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就能吸引年轻人和旅游的人。最关键是要留给大家“放松、聚会、约会”的空间,这样的环境比起单纯购物商场更实用。
当然,业态活,人气还得靠商户“玩得精”。过去一些商场,打着“美食”的名头,招的却都是千遍一律的小吃档口。大家逛久了,觉得没意思,就不去呗。搞得太高端,吃一次肉疼,久而久之也没法持久。所以,得找准定位。从附近居民到上班族、学生,再到游客,步行可达的消费圈很广,消费层次得分明,一律按高端路线走不通,这跟南昌的城市结构和消费习惯有很大关系。大众商场起码要做到“老少咸宜”:既有回忆里的本地老字号,也有流行的网红餐饮,亲民的小吃、大菜都能照顾到,甚至还可以考虑弄点怀旧主题铺、老照片展览,给老顾客来打卡,给年轻人提供潮流体验。
再一个,大众商场周边交通、配套都不缺,停车场本身就是一大优势。可以考虑把周边居民小区的社区服务配进去,比如儿童乐园、社区便民点、家政服务、医疗咨询,让人来了不止能消费,还能解决日常所需,这样才能真正造成人流的聚集。现在有些老城区翻新项目,光想着租金,忽略了“生活气”,落地之后反而没激起多少水花,这点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大众商场这次改造究竟能不能成?说到底,还是要看老板格局,得真正用心为大家服务。有的地方光是招租招商,没真正统一规划,零敲碎打的小项目,最后往往越做越冷清。如果真下决心,好好设计体验动线,做出差异化,把南昌老城的人情味、烟火气都保留下来,再结合现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那大众商场第二春是完全有希望的。
说句实话,最近几年国内各地都在折腾老旧商圈的盘活工程,有人玩出花了,成为城市新地标,有的折腾几年还是没人气。关键就在于,你到底是为了挣快钱还是想做长久的事。南昌不是北上广,但南昌人骨子里的热情和眷恋家乡的情怀很重。倘若大众商场重启,能带大家重温老记忆,同时又能跟得上年轻人口味,这波操作绝对是双赢。不仅丰富了本地生活,旅游经济也能带动。这才是商场真正盘活的意义,不光是让招商引资、经济指标好看一阵子,更得让一个地方重新拥有生机。
再说未来这块地方怎么升级,最重要还是创新。比如楼上楼下分主题,周末有集市、亲子嘉年华、老物件展览,弄点有互动感的装置艺术,引着年轻人和外来游客专门来打卡。互联网时代也别落后,可以线上线下结合,把自己的老故事、城市发展史都融进去,这就成了南昌本地文化的展示窗口。
总之,南昌大众商场的重启改造,不止是修修补补换版招牌,而是一次老城市、新生活的融合实验。只要找对了路子,愿意下笨功夫,我觉得完全有可能让这个城市地标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南昌人几代人都能共融共享的温暖记忆。希望到时候,大家能说一句:“大众商场又回来了,还是熟悉的味道,但更有看头了!”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来源:甜点党GP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