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话那头,继子赵磊的声音带着点刻意的热络,还有一丝不易察 Veľ 的紧张。我“嗯”了一声,把抹布搭在水龙头上,靠住了冰凉的流理台。客厅里,老伴赵卫国正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看那部播了十几年的家庭情景剧,电视里的罐头笑声一阵阵传来,衬得厨房里格外安静。
引子
电话是晚上八点打来的,我刚把最后一只碗擦干放进橱柜。
“妈,是我,小磊。”
电话那头,继子赵磊的声音带着点刻意的热络,还有一丝不易察 Veľ 的紧张。我“嗯”了一声,把抹布搭在水龙头上,靠住了冰凉的流理台。客厅里,老伴赵卫国正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看那部播了十几年的家庭情景剧,电视里的罐头笑声一阵阵传来,衬得厨房里格外安静。
“那个……妈,我跟倩倩商量个事儿。”赵磊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我们……打算年底结婚了。”
“好事啊!”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了笑。这孩子三十了,老大不小,总算要成家了。
“是好事,是好事,”他赶紧接话,然后话锋一转,“就是……就是这婚房,您知道,现在房价太贵了,我跟倩倩攒的钱,付个首付都紧巴巴的。”
我的心,毫无征兆地往下一沉。
我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这套一百三十平的房子,是我和前夫留下的。前夫走得早,我一个人拉扯着女儿,后来女儿远嫁,家里就空了下来。十二年前,我带着这套房子和赵卫告再婚,他带着十八岁的赵磊。我们住在他单位分的那个五十平的小房子里,这里就一直空着,我隔三差五回来打扫,算是个念想。
“妈,您看,您那套大房子不是一直空着嘛……倩倩的意思是,我们结婚后,能不能……能不能先搬进去住?”
来了。
我握着电话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了。电话听筒冰凉,像一块铁,直直地贴着我的耳朵,把寒意传到心里。我能听到自己有些紊乱的呼吸声。这房子,是我最后的退路,是我安全感的来源。里面有我前半生的所有回忆,有我女儿的童年,有我对亡夫的承诺。
【内心独白】
这房子就像我的根。没了丈夫,女儿又远,它是我在这座城市里唯一能抓得住的东西。每一块地板,每一扇窗户,都刻着时间的痕迹。让小磊住进来,不是不行,可一旦住了进来,人心这东西,就像泼出去的水,哪里还收得回来?我害怕,怕这唯一的根也被刨了。
“妈?您在听吗?”赵磊的声音透着小心翼翼。
我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客厅里赵卫国的背影。他看得那么专注,仿佛对厨房里这场决定家庭走向的通话一无所知。他是个老实人,沉默寡言,但心思重。这十二年,我们相敬如宾,他对我、对我女儿都无可挑剔,我对赵磊也视如己出。可终究,隔着一层。
“我知道了。”我听见自己用一种异常平静的声音说,“这事儿是大事,我得跟你爸商量一下。明天给你们回话。”
挂了电话,厨房里只剩下冰箱压缩机低沉的嗡嗡声。我走出去,在赵卫国身边坐下。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摘下眼镜,把电视按了静音,转头看我。
“怎么了,淑芬?”他的眼角堆着细密的皱纹,眼神温和。
“卫国,”我搓着手,感觉手心发凉,“刚才小磊来电话了。”
我把赵磊的想法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我盯着他的脸,想从他每一丝肌肉的抽动里,看出他的真实想法。他是会为了儿子,给我施加压力?还是会体谅我的难处,主动回绝?
然而,什么都没有。
赵卫国的脸上,没有喜悦,也没有为难。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听完后,他垂下眼睑,看着自己那双布满老茧和机油印记的手,长久地沉默了。
那沉默,像一团浓得化不开的雾,笼罩在我们之间。客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我甚至能听到墙上石英钟秒针“咔哒、咔哒”的走动声,每一下,都像敲在我的心上。
我忽然觉得无比的委屈和孤独。这十二年,我自问没有半点对不起他们父子的地方。可到了这种关键时刻,他却连一句“我懂你的为难”都没有。
夜里,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身边的赵卫国呼吸均匀,似乎已经睡熟了。黑暗中,我的眼泪无声地滑落。我不知道,明天该如何答复赵磊。更不知道,身边这个同床共枕了十二年的男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这个家,像是行驶在水面的一条船,看似平稳,底下却藏着我看不见的暗流。而赵磊的这个电话,就是投进水里的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恐怕要将我们这条小船彻底掀翻。
第1章 空气里的裂缝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时,身边的床铺已经空了,还带着一点余温。
我心里“咯噔”一下,撑着身子坐起来。赵卫国一向起得比我早,但他总会把早饭做好,然后坐在桌边等我。今天厨房里却静悄悄的,一点声响都没有。
我穿上衣服走出去,客厅里没人,厨房里也没人。桌上空荡荡的,连杯凉白开都没有。我的心一点点往下沉,像坠了块铅。他这是什么意思?用这种无声的方式跟我抗议吗?
我走到阳台,才看到赵卫国的身影。他正蹲在那个角落里,摆弄他那些宝贝工具。钳子、扳手、螺丝刀,摊了一地。他背对着我,肩膀的线条有些僵硬。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镀了一层金边,却暖不了他那个沉默的背影。
“卫国。”我轻轻叫了一声。
他手上的动作一顿,过了几秒钟,才慢慢站起来,转过身。他的眼睛有些红,布着血丝,显然是一夜没睡好。
“醒了?”他声音有点哑,避开了我的目光,拿起一块抹布,擦拭着一把旧扳手。那扳手他用了快三十年,上面的镀铬早就磨光了,露出了钢铁的本色,但在他手里,却被擦得锃亮。
“早饭……”我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问这个还有什么意思。
空气里仿佛有一道看不见的裂缝,我们俩站在裂缝的两边,谁也过不去。
“房子的事,你……怎么想的?”我终究还是忍不住,先开了口。我必须知道他的态度,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走。
赵卫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他把扳手轻轻放在工具箱里,发出“当”的一声轻响。然后他抬起头,第一次正视我,眼神复杂。
“淑芬,”他叫我的名字,语气里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疲惫,“小磊是我儿子。当爹的,总盼着儿子好。”
我的心猛地一抽,凉了半截。
他接着说:“但他也是你看着长大的。这十二年,你待他怎么样,我心里有数。这事儿,我不逼你。房子是你的,怎么决定,我都听你的。”
他说得恳切,滴水不漏。可我听着,却觉得比直接跟我吵一架还难受。什么叫“听我的”?这是把所有的压力、所有的人情,都推到了我一个人身上。我若是同意了,皆大欢喜,他是好父亲;我若是拒绝了,我就是那个不近人情的恶毒后妈,他也是那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里外里,他都摘得干干净净。
【内心独白】
男人啊,真是奇怪的生物。他不说“你必须同意”,也不说“我支持你拒绝”,就一句“听你的”。这三个字,比泰山还重。它像一根绳子,一头拴着我十二年的付出,一头拴着他作为父亲的期盼。我怎么选,都是错。我感觉自己被架在火上烤,下面添柴的,就是我最亲近的人。
我没再说话,转身回了卧室,从床头柜里拿出手机,拨通了赵磊的电话。
电话几乎是秒接。
“妈?”
“小磊,”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你那房子的事,我同意了。你们收拾收拾,找个时间就搬过来吧。”
电话那头是短暂的沉默,然后爆发出巨大的惊喜:“真的吗?妈!太好了!谢谢您!谢谢您!”
他语无伦次地道谢,我甚至能听到旁边一个清脆的女声——想必是孙倩倩——在尖叫。
“不过,我有几个条件。”我打断了他的兴奋。
“您说,您说!别说几个,几十个我们都答应!”
“第一,你们只是住,房子的产权还是我的,这一点要跟倩倩说清楚。第二,我以前的东西,你们不能随便动。第三……”我顿了顿,声音有些发涩,“我得留一个房间,给我自己。”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赵磊满口答应,“妈,您放心,我们就是借住,绝对不给您添乱。倩倩那边我去说,她通情达理,肯定能理解。”
挂了电话,我像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坐在床沿。窗外,有几只麻雀在电线上叽叽喳喳,叫得我心烦意乱。
我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是对是错。我只知道,我不想让赵卫国为难,也不想让我们这个家,因为一套房子,就散了。我像一个走钢丝的人,努力维持着平衡,哪怕脚下是万丈深渊。
中午,赵卫国默默地做好了饭。三菜一汤,都是我爱吃的。他给我盛好饭,把筷子递到我手里,整个过程一言不发。
吃饭的时候,他突然开口:“下午我请个假,回去把那房子的水电再检查一遍。你们年轻人住,安全第一。”
我夹菜的手一顿,抬头看他。他还是那副样子,低着头,慢慢地扒拉着碗里的米饭。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照在他身上,我却觉得,我们之间的那道裂缝,更宽了。他没有一句感谢,也没有一句安慰,只是用这种方式,默默地接受了我的决定。
这感觉,就像我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说不出的憋闷。
第2章 粉饰的太平
赵磊和孙倩倩的动作很快。
我答应他们的第三天,一辆小货车就停在了我那栋老房子的楼下。我提前一天过来,把屋子彻底打扫了一遍,窗明几净,地板擦得能照出人影。
赵卫国也来了,他扛着他的工具箱,话不多,却把全屋的水管、电路、煤气阀门都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换了几个老化的灯泡,还把吱呀作响的门轴上了油。
看着他忙碌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他是在用行动告诉我,他承我的情吗?可为什么,他始终不肯跟我敞开心扉聊一聊?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看得见彼此的身影,却看不清真实的表情。
“阿姨,您真是太好了!这房子真敞亮!”孙倩倩一进门,就拉着我的手,笑得一脸灿烂。她是个长相甜美的姑娘,眼睛很大,说话嘴很甜。
我笑了笑,有些不自然地抽出手:“你们喜欢就好。以后这就是你们的家了,好好过日子。”
赵磊跟在后面,手里提着大包小包,脸上也洋溢着喜悦:“妈,辛苦您了。还特意给我们打扫。”
“一家人,说这个就外道了。”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着。
他们带来的东西不多,大多是些衣物和生活用品。孙倩倩指挥着赵磊,把东西一件件归置好。我看着他们在我熟悉的空间里忙碌,看着孙倩倩毫不客气地拉开我用了二十年的衣柜,把她的裙子挂进去,一种强烈的被侵占感油然而生。
【内心独白】
这个衣柜,是我结婚时前夫亲手打的。柜门内侧,还贴着女儿小时候画的贴纸。现在,里面挂满了另一个女人的衣服,带着陌生的香水味。我感觉自己的领地被一点点蚕食,那些属于我的记忆,也被迫给新的生活让位。我像一只寄居蟹,被强行从自己的壳里拖了出来,浑身不自在。
“阿姨,这个沙发有点旧了,颜色也不好搭。我们回头换个新的布艺沙发怎么样?北欧风的,现在年轻人都喜欢那个。”孙倩倩拍了拍客厅里的皮沙发,笑着对我说。
那沙发是我和前夫一件件家具攒起来的时候,咬着牙买的最贵的一件。皮子是好皮子,坐了这么多年,只是有些褶皱,更有味道了。
我的心一紧,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这沙发……还挺结实的。”
“哎呀,主要是款式太老气了嘛。”孙倩倩没听出我话里的意思,还在兴致勃勃地规划着,“还有这个电视柜,也太笨重了。到时候我们都换掉,把墙刷成浅灰色,肯定特别好看!”
我没再接话,默默地走进我给自己留的那间朝北的小卧室。关上门,外面欢快的声音被隔绝了大半。我靠在门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我好像错了。我以为我的退让能换来家庭的和睦,但现在看来,这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方的阵地,已经推进到了我的腹地。
晚上,我和赵卫国回到自己家。屋里冷冷清清的,少了两个人,反而更显空旷。
“今天……累了吧?”赵卫国给我倒了杯水。
“还行。”我接过水杯,暖意从手心传到心里,但那份憋闷感却丝毫没有减轻。
“倩倩那孩子,说话直,你别往心里去。”他忽然说了一句。
我愣了一下,抬头看他。这是这几天来,他第一次主动跟我聊起这件事。
“她想换家具。”我说。
赵卫国的眉头皱了皱,随即又松开:“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我的心,又一次凉了下去。我以为他会说“我跟他们说,不让他们乱动”,或者至少,他会说“那沙发确实是好东西,扔了可惜”。但他没有。他的话,像是在和稀泥,轻飘飘地把这件事揭了过去。
我突然觉得很累,是一种从心底里泛上来的疲惫。我不想再争辩,也不想再试探。我们之间,像是隔着一条河,我用尽全力喊话,他听见了,却只在对岸点了点头,不愿费力为我搭一座桥。
这种粉饰的太平,比争吵更让人窒息。
第3章 墙上的照片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
周末,我会去大房子那边看看。名义上是给他们送点自己做的包子、饺子,实际上,是想看看我的房子怎么样了。
每次去,都像是一次小型的“心脏搭桥手术”。
第一次去,客厅的皮沙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米白色的布艺沙发,上面堆着几个马卡龙色的抱枕。墙角,立着一盏瘦长的落地灯,散发着冷白色的光。整个客厅,变得陌生又冰冷,像个样板间。
我问赵磊:“旧沙发呢?”
“哦,倩倩找人卖给收旧货的了,卖了三百块钱。”赵磊挠挠头,有些不敢看我。
三百块。我当年花了将近三千块买的沙发,就值三百块。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密密麻麻地疼。
“挺好,换了新的,是亮堂。”我逼着自己挤出一个笑容。我不能发作,一旦发作,之前所有的忍让都成了笑话。我就是那个斤斤计较、言而无信的后妈。
赵卫国站在我旁边,拍了拍我的肩膀,什么也没说。他的手掌很粗糙,带着薄茧,力道不重,却让我觉得更加烦躁。这种无声的安抚,像是在说:“算了,别计较了。”
第二次去,墙上挂着的我和前夫的结婚照,还有女儿从小到大的照片墙,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赵磊和孙倩倩的巨幅婚纱照。照片上,他们笑得甜蜜,男的英俊,女的漂亮。
可我看着那面雪白的墙,却觉得眼睛被刺得生疼。
“妈,您来了。”孙倩倩穿着家居服,趿拉着拖鞋,从卧室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一贴面膜。“您看我们这照片挂得怎么样?是不是特有感觉?”
我指着墙角堆着的一个纸箱,声音有些发颤:“我那些照片呢?”
“哦,那个啊,”孙倩倩浑不在意地说,“我都给您收起来了。挂在墙上都发黄了,不好看。我想着,等我们以后有了孩子,这墙上就挂孩子的照片。”
她规划着他们的未来,却把我过去的人生,轻飘飘地装进了一个纸箱。
那一刻,我所有的伪装都差点被撕碎。我死死地攥着拳头,指甲掐进掌心,才勉强控制住自己没有当场爆发。
【内心独白】
那些照片,是我前半生的见证。有我年轻时的模样,有我丈夫靦腆的笑容,有我女儿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的瞬间。它们不是装饰品,它们是我的命。孙倩倩把它们取下来,就像是把我的回忆连根拔起,扔在角落里蒙尘。我感觉自己的人生,被他们打上了“过时”的标签,随时可以被清理。
我一句话都没说,走到那个纸箱前,弯下腰,想把它抱起来。
“妈,您干嘛呀?这多沉啊,我让小磊给您搬。”赵磊赶紧跑过来。
“不用。”我拒绝了他,用尽全身力气抱起那个沉甸甸的纸箱。箱子不重,重的是里面的岁月。我抱着它,就像抱着我那被扫地出门的前半生。
“我先回去了。”我丢下这句话,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下楼的时候,我的腿有些发软。赵卫国跟在我身后,几次想伸手帮我,都被我躲开了。
回到家,我把纸箱放在客厅中央,一屁股坐在地上,打开箱子,把里面的相框一个一个拿出来,用袖子擦拭着上面的灰尘。擦着擦着,眼泪就掉了下来,一滴一滴,砸在玻璃相框上,晕开一片水花。
赵卫国蹲在我身边,递给我一张纸巾。
“淑芬,别这样。”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慌乱。
我一把挥开他的手,抬起满是泪水的脸,终于对他吼了出来:“别哪样?赵卫国,你告诉我,我该哪样?那是我的家!是我和他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家!现在呢?现在成了什么?成了他们的婚房,成了他们说扔就扔、说换就换的地方!我的东西,我的回忆,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
“还有你!”我指着他,“你从头到尾,说过一句话吗?你只会说‘算了’,只会说‘年轻人有想法’!你的心到底是不是肉长的?你有没有想过我有多难受?”
这十二年积攒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部爆发了出来。
赵卫国被我吼得愣住了。他蹲在那里,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无措和痛苦的神情。
我们就这样,一个哭,一个呆,在堆满旧照片的客厅里,相对无言。我们这个家,那道看不见的裂缝,终于在今天,彻底崩裂开来。
第4章 一份装修合同
那次大吵之后,我和赵卫国陷入了冷战。
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像是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他给我做饭,我吃;我给他洗衣服,他穿。但我们不再说话,甚至连眼神的交汇都刻意避免。家里的空气,冷得像冰窖。
我不再去大房子那边。我怕再看到什么让我心碎的场景。我把自己关起来,像一只受伤的刺猬,收起了所有的柔软,只亮出满身的尖刺。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一个周六的下午,门铃响了。
我以为是赵卫国忘了带钥匙,没好气地去开门。门外站着的,却是赵磊和孙倩倩。他们俩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
“妈。”赵磊叫得有些心虚。
“阿姨。”孙倩倩也跟着小声叫人。
我堵在门口,没有让他们进来的意思。“有事?”我的声音冷冰冰的。
“妈,我们……是来给您道歉的。”赵磊把手里的东西往我怀里塞,“上次照片的事,是倩倩不懂事,您别跟她一般见识。”
孙倩倩也赶紧说:“对不起阿姨,我真的不知道那些照片对您那么重要。我就是觉得……觉得婚房里挂着……不太合适。我没别的意思。”
她的话,像一把软刀子,又在我心上捅了一下。什么叫“不太合适”?
我把他们让进屋,赵卫国从厨房里探出头,看了我们一眼,又默默地缩了回去。
“坐吧。”我指了指沙发。
三个人在客厅里坐下,气氛尴尬得能拧出水来。
还是赵磊先开了口:“妈,您别生气了。我跟倩倩商量了,以后家里的一草一木,我们都不动了,都维持原样,行吗?”
我没说话,只是看着孙倩倩。
孙倩倩被我看得有些不自在,她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到我面前。
“阿姨,这是我们找装修公司做的设计方案和预算。您看看。”
我接过来,翻开一看,愣住了。
那是一份详细的装修合同。上面列着各种项目:全屋墙面翻新、厨房整体改造、卫生间重做防水……预算总价,是十五万。
“这是什么意思?”我抬头问他们。
“阿姨,小磊都跟我说了。这房子是您和叔叔的念想,是我们考虑不周,总想着按自己的喜好来,没顾及您的感受。”孙倩倩的语气很诚恳,“我们想,既然要住进来,就不能让您心里有疙瘩。这房子也老了,很多地方都该修修了。我们打算,把我们俩攒的这笔钱拿出来,把房子从里到外重新装修一下。您看这个方案,我们特意让设计师保留了您那间房和书房的格局,家具也都不动,只是翻新。您看这样,您能不能……能不能消消气?”
我看着手里的合同,心里翻江倒海。十五万,这几乎是他们所有的积蓄了。他们愿意拿出这笔钱,不是为了买他们喜欢的北欧风家具,而是为了“修缮”我的老房子,为了让我“消气”。
这到底是真心悔过,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收买”?
【内心独白】
我有点看不懂眼前这个女孩了。前几天,她还因为几件旧家具、几张旧照片跟我闹不愉快,今天,她就能拿出十五万来“赔罪”。这转变也太快了。她是真的认识到错误了,还是觉得用钱可以摆平一切?人心真是复杂,像一口深井,我站在井边,根本看不到底。
“你们的钱,不是要留着办婚礼、过日子的吗?”我问。
“婚礼可以简单点办。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赵磊抢着说,“只要您能开心,我们这个家能和和气气,比什么都强。”
他的话,说得我心里一酸。
我把合同推了回去:“装修的事,以后再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照片的事,过去了。”
我的态度软了下来。不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他们做出了姿态。我如果再揪着不放,就真的成了那个不通情理的恶人了。
送走他们,我拿着那份合同,走进了厨房。赵卫国正在切菜,刀工很好,土豆丝切得又细又匀。
我把合同放在案板上。
“你都听到了?”
他“嗯”了一声,手里的刀没停。
“你怎么看?”我追问。
他终于停下了刀,抬起头,看着我,眼神里有一种我看不懂的深沉。
“淑芬,你受委屈了。”他慢慢地说。
这是他第一次,正面承认我“受了委屈”。简单的一句话,却比任何解释都有用。我的眼眶一热,差点又掉下泪来。
“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他拿起合同,翻了翻,然后又放下了,眼神变得异常坚定,“我有我的办法。”
说完,他拿起电话,走到阳台,关上了玻璃门。
我看着他在阳台上打电话的背影,心里充满了疑惑。他的办法?他能有什么办法?
第5章 一本旧账本
接下来的几天,赵卫国变得异常忙碌。
他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我睡着了他还没回,我醒了他已经走了。我问他忙什么,他只说是厂里有些老设备要处理,他是老师傅,被返聘回去帮忙。
我将信将疑。他退休好几年了,厂子效益也一般,怎么会突然有这么多事?
我们之间的冷战,因为他的忙碌和那句“你受委屈了”,算是暂时休战了。我心里虽然还有疙瘩,但也不想再跟他闹僵。我只是默默地等,等他说的那个“办法”。
这天晚上,他回来得特别晚,快十一点了。我给他留了饭菜在锅里温着。他轻手轻脚地洗漱完,走到我床边。
“淑芬,睡了吗?”
我睁开眼:“没。”
“这个周六,你把小磊和倩倩叫过来,咱们一家人,一起去大房子那边,开个家庭会议。”他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郑重。
“开会?开什么会?”我心里一紧。
“去了就知道了。”他没多说,给我掖了掖被角,“你这几天也累了,早点睡。”
周六,我按照他的吩咐,把赵磊和孙倩倩都叫到了大房子。
一进门,我就愣住了。客厅里,我的那套旧皮沙发,居然回来了!虽然摆放的位置和以前不一样,但它确实好好地待在那里。墙上,我和前夫的结婚照,还有女儿的照片墙,也都重新挂了回去,只是排列得比以前更整齐了些。
屋子里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
“这……”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妈,这都是我爸弄的。”赵磊迎上来说,“他前几天找了我们,把钥匙要了过去,自己一个人在这边倒腾了好几天。沙发是他花钱从收旧货的那里又买回来的。”
我看向站在客厅中央的赵卫国。他穿着一身干净的旧工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
“都坐吧。”他指了指沙发。
我们四个人,都有些拘谨地坐了下来。气氛严肃得像是在单位开批斗会。
赵卫国从他随身带来的一个帆布包里,拿出两样东西,放在了茶几上。
一本是银行存折。
一本,是一个蓝色塑料封皮的笔记本,边角已经磨得发白,看得出有些年头了。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把一件事说清楚。”赵卫国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我们每一个人,最后落在我身上。
“淑芬,我知道,让你把这套房子给小磊当婚房,是委屈你了。这房子是你前半生的心血,是你最后的保障。我赵卫国,还没窝囊到要靠媳妇的房子给儿子娶媳妇的地步。”
他的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敲在我的心上。
他拿起那本存折,递给赵磊:“这里面,是二十万。是我这些年,攒下的。”
赵磊和孙倩倩都惊呆了。
“爸,您哪来这么多钱?”赵磊结结巴巴地问。
赵卫国没有回答他,而是翻开了那本旧笔记本。
“这里面,记着每一笔钱的来路。”
他缓缓地念道:
“二零一二年三月,帮李师傅家修水管,五十块。”
“二零一二年五月,厂里清扫仓库,加班三天,三百块。”
“二零一三年一月,给小区的张大爷修好了他那台老掉牙的收音机,他硬塞给我一百块。”
……
“二零一八年九月,退休后,去城东的废品站帮忙分拣金属,一天一百二,干了两个月,挣了七千二。”
“二零二零年,开始跟着老王学贴瓷砖,刚开始是小工,一天一百五。后来能自己上手了,一天三百。”
“上个礼拜,帮人装了一套橱柜,挣了一千五……”
他一笔一笔地念着,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那本厚厚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从十二年前,他和我结婚后不久开始的,每一笔“外快”。修家电、通下水、做木工、贴瓷砖……那些我以为他“游手好闲”的周末,那些我以为他“出去跟老伙计下棋”的下午,他都在用他那双长满老茧的手,一点一点地,为儿子攒一个未来。
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汹涌而出。
【内心独白】
原来,他的沉默,不是默许,不是懦弱,而是承担。他把所有的压力都自己扛了下来,用最笨拙、最辛苦的方式,去守护这个家,去守护我,也去尽一个父亲的责任。我误会了他十二年,我以为我们之间隔着山海,原来,他一直在默默地为我填海搭桥。我真是个傻子,一个天大的傻子。
赵磊和孙倩倩也听傻了。赵磊的眼圈红了,他看着自己的父亲,那个在他眼里一直有些“没本事”的父亲,突然变得无比高大。
孙倩倩的脸上,更是青一阵白一阵,写满了震惊和羞愧。
第6章 没有说出口的爱
整个客厅,只剩下赵卫国平静的叙述声,和我的抽泣声。
他念完了最后一笔账,合上了那个写满了一个父亲心血的账本。
“小磊,这二十万,是我这个当爹的,能为你做的所有事了。”赵卫国看着儿子,眼神里有愧疚,但更多的是坦然和尊严,“我知道,这点钱,在现在的房价面前,不算什么。但这是干净钱,是我一锤子一扳手挣出来的。你拿着这笔钱,去付个首付,买个小一点的、属于你们自己的房子。房子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你们自己奋斗来的家。”
他顿了顿,转过头,深深地看着我。
“淑芬,这些年,让你跟着我,受苦了。我嘴笨,不会说好听的。我总想着,多干点活,多攒点钱,以后咱们老了,我能让你过得舒坦点,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我之所以一开始不说话,不是想逼你。是我……是我没脸开口。”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圈也红了,“我气自己没本事,给不了儿子一个家,还要打你房子的主意。我一想到这个,就觉得对不起你,更对不起你那个走了的……兄弟。”
他口中的“兄弟”,是我的前夫。这么多年,他一直这么称呼他。
“我这几天,把沙发给赎回来了,照片也挂上去了。我想告诉你,这个家,过去是你的,现在是咱们的,将来,也永远是你的。谁也抢不走。我赵卫国要是连自己媳妇都护不住,我还算什么男人!”
最后那句话,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一个男人所有的担当和隐忍。
“爸!”赵磊“噗通”一声,跪在了赵卫国面前,泣不成声,“爸,我错了!我不孝!我不是人!”
他抱着赵卫国的腿,哭得像个孩子。
孙倩倩也站了起来,走到我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阿姨,对不起。是我太自私,太不懂事了。我只想着自己,从来没有为您想过。请您原谅我。”她的眼泪也掉了下来。
我扶起她,又拉起赵磊。我看着眼前的赵卫国,这个沉默了十二年,却用一本账本,说尽了所有情话的男人。
我的心里,所有的委屈、怨恨、猜忌,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感动和心疼。
我走过去,从他手里拿过那个粗糙的笔记本,紧紧地抱在怀里。这哪里是账本,这是他对我,对这个家,最深沉、最厚重的爱。
“卫国,”我看着他,哽咽着说,“钱,我们不要。房子,也不用他们搬出去。”
所有人都愣住了。
我转向赵磊和孙倩倩:“这房子,你们就安心住着。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但是,要记住两点。”
他们认真地听着。
“第一,这个家,姓‘赵’,也姓‘李’。墙上的照片,一张也不能少。那是这个家的根。”
“第二,”我深吸一口气,看着赵卫国,“以后,你们要好好孝顺你们的爸。他才是这个家,真正的顶梁柱。”
那天,我们一家人,第一次在这栋大房子里,一起吃了一顿饭。
没有山珍海味,就是我做的几样家常菜。饭桌上,没有人再提钱和房子的事。赵卫过的话匣子好像被打开了,他讲起了年轻时在厂里当学徒的趣事,讲他修好的第一台机器,讲他如何用一个易拉罐,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叫做“匠心”的光芒。
赵磊和孙倩倩听得入了迷,时不时地发出惊叹。
我看着他们,心里从未有过的踏实和温暖。
【内心独白】
原来,家的意义,不在于房子有多大,装修有多豪华。而在于,一家人能不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赵卫国用他的行动,教会了孩子们什么是责任和尊严。也让我明白,婚姻里最动人的,不是甜言蜜语,而是那个愿意为你默默扛起一切的肩膀。
吃完饭,赵磊和孙倩倩主动留下来洗碗。我和赵卫国坐在那张失而复得的旧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夕阳。
阳光把客厅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手给我看看。”我拉过赵卫国的手。那双手,比我记忆中更加粗糙,关节粗大,掌心布满了深深的纹路和厚厚的老茧,还有几道刚结痂的新伤口。
我用指腹,轻轻地摩挲着那些伤疤,眼泪又一次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以后,别再去干那些重活了。”我说,“我们有退休金,够花了。”
他反手握住我的手,紧紧地。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
但这一次,我懂了。
这个“好”字里,包含了他所有的承诺和爱。
第7章 暖阳里的新芽
从那以后,我们家的气氛,完全变了。
赵磊和孙倩倩没有再提买房子的事,但他们开始拼命地工作、攒钱。赵磊在单位主动申请加班,孙倩倩也找了份兼职,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他们说,爸妈给了他们一个家,他们要靠自己,给这个家一个更好的未来。
他们依然住在大房子里,但孙倩倩再也没有提过换家具、改装修的事。相反,她像个珍惜宝藏的管家,把屋子里的每一样老物件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甚至学会了如何保养皮沙发,每周都会用专门的护理油擦拭一遍。那套旧沙发,在她的打理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比新的时候还好看。
周末,他们不再睡懒觉,而是会回到我们这边,陪我们吃饭。孙倩倩跟着我学做菜,赵磊就陪着赵卫国下棋、聊厂里的事。小小的屋子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赵卫国也变了。他话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他不再整天闷在阳台摆弄他的工具,而是会陪着我,去逛公园,去菜市场。我们手拉着手,像所有最普通的老夫老妻一样,为了一毛钱的菜价跟小贩争得面红耳赤,然后相视一笑。
有一次,我们路过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看到几个工人正在贴外墙瓷砖。赵卫国停下脚步,看了很久。
“你看那个小伙子,勾缝没勾匀,以后容易渗水。”他指着远处一个身影,像个严格的老师傅在点评。
我笑着说:“就你懂。”
“那当然,”他挺了挺胸膛,一脸得意,“我当年贴的瓷砖,二十年都掉不下来一块!”
我看着他脸上那股属于匠人的自豪和尊严,心里暖洋洋的。这个男人,他或许没有挣来金山银山,但他用自己的手艺和汗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也撑起了一个家的天空。这比任何财富都更可贵。
半年后,孙倩倩怀孕了。
这个消息,给整个家带来了巨大的喜悦。赵卫国最高兴,他拿出他那个宝贝笔记本,开始在后面规划着要给未出世的孙子或孙女做什么:小木马、小摇篮、学步车……
看着他兴致勃勃的样子,我笑着打趣他:“你这是要把咱家变成木工房啊?”
他嘿嘿一笑:“我这手艺,可不能丢了。”
又过了几个月,赵磊和孙倩倩拿着一张银行卡,放在了我们面前。
“爸,妈,这里面是十万块钱。”赵磊说,“我们知道,离首付还差得远。但是,我们想先把这笔钱给您。爸,您年纪大了,别再那么辛苦了。以后,这个家,有我。”
赵卫国看着那张卡,眼圈又红了。他没有接,而是把它推了回去。
“你们马上要添孩子了,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把钱收好。”他转头看向我,“淑芬,你说呢?”
我笑着点了点头:“孩子们有这份心,我们就领了。钱,你们自己留着。以后好好过日子,好好教育孩子,比给我们多少钱都强。”
那天晚上,我和赵卫国躺在床上,聊了很久。
“卫国,你说,咱们当初要是没同意小磊住进来,现在会是什么样?”我问。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可能会少很多麻烦,但……这个家,可能也就散了。小磊那孩子,心不坏,就是没经过事。这次的事,让他长大了。”
我深以为然。家庭,就像一块田地。矛盾和冲突,就像是犁地的犁,虽然会翻开土壤,弄得一团糟,但只有经历过这种翻耕,土地才会变得更松软、更肥沃,才能长出更茁壮的庄稼。
又是一个周末,阳光很好。我们全家人,一起去了大房子那边。
孙倩倩的肚子已经很明显了,她扶着腰,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赵磊小心翼翼地搀着她,嘘寒问暖。
客厅里,那面照片墙,又多了几张新照片。一张是我们全家的合影,在公园里拍的,每个人都笑得特别开心。还有一张,是赵磊和孙倩倩的B超照片。
我看着那张小小的、模糊的黑白照片,仿佛看到了一个新生命的萌芽,也看到了我们这个家,在经历了风雨之后,重新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赵卫国从我留出的那个朝北的小房间里,搬出了一盆君子兰。那是我养了很多年的,前段时间特意搬了过来。经过他的精心照料,那盆君子兰,竟然在中间抽出了一支新的花葶,顶端含着一个饱满的花苞。
“淑芬,你看,”他把花盆放在洒满阳光的窗台上,笑着对我说,“要开花了。”
我走过去,站在他身边,看着那抹即将绽放的红色。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也照亮了我们这个充满爱和理解的家。
我知道,我们这个家,最好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来源:富足苹果I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