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液体复苏别盲目!手术应激反应的这些坑,你得知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06:37 1

摘要:例如,进行心脏手术时会采用体外循环,体外回路会迫使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和循环。血液接触人工体外循环管会刺激细胞因子释放,激活凝血级联反应,产生一氧化氮。这种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管舒张、凝血功能紊乱、全身毛细血管渗漏和全身器官功能障碍。

对创伤性或手术相关组织损伤的应激反应主要是一系列生化反应,有助于在重大伤害后生存。

这种“战或逃”反应可促进血容量扩大、葡萄糖的利用、重要器官的灌注和炎症反应。

这种应激反应的触发机制是进入主要体腔(如胸腔、腹腔、关节腔、颅腔)、严重的组织破坏(如严重烧伤、长骨骨折、穿透性枪伤、胰腺炎)、大量失血(>500mL或7mL/kg)、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脓毒症。

手术中使用的某些设备和治疗方法也可能引发广泛的炎症反应。

例如,进行心脏手术时会采用体外循环,体外回路会迫使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和循环。血液接触人工体外循环管会刺激细胞因子释放,激活凝血级联反应,产生一氧化氮。这种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管舒张、凝血功能紊乱、全身毛细血管渗漏和全身器官功能障碍。

另一个例子是使用腹腔内热灌注化疗(HIPEC)积极治疗癌症时,常会诱发以异常液体外渗、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和凝血功能障碍为标志的炎症反应。与HIPEC相关的生理紊乱、血管内容量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通常也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应激反应的激素介质包括:

加压素–加压素也称为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由垂体后叶分泌,以应对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血容量降低和应激。其会导致肾脏水潴留,使血管容量增加。

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轴通过刺激肾上腺分泌醛固酮来应对容量收缩。醛固酮会促进肾脏保水保钠,从而增加血管容量。

皮质醇–应激反应中,下丘脑-垂体轴刺激肾上腺分泌皮质醇,从而促进了糖异生和肌肉分解,并引起高血糖。

儿茶酚胺–交感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后,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诱发血管收缩、心动过速和分解代谢,进而导致心输出量增加、高血压和高血糖。

细胞因子–急性期反应物(如IL-1和IL-6)在损伤部位产生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损伤部位的愈合。

对组织损伤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机体代偿低血容量。然而,应激反应也会引起并发症。例如,醛固酮释放会导致急性钾消耗和继发性低钾血症。如果不恰当治疗,严重的术后低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

同样,皮质醇和儿茶酚胺会诱发高血糖,导致术后患者伤口愈合出现并发症,包括感染、裂开和不愈合。此外,炎症介质的全身性释放可能导致局部和/或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组织损伤和全身器官功能障碍(如急性肾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区分术后患者的低血容量与应激反应极具挑战性。

过去,包括心动过速、低血压和少尿在内的应激反应表现被认为是由低血容量和液体复苏不足引起的。

因此,术后液体复苏的重点是通过大量补液来解决这些生理紊乱。如此激进的液体复苏会导致容量超负荷相关并发症,进而影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在2016年一份关于脓毒症的声明中,美国重症医学会和欧洲重症医学会指出,应激反应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一系列器官功能障碍。

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如胰腺炎),过度的应激反应可导致相似程度的器官功能障碍。

因此,术后患者的器官功能障碍(如急性肾损伤、转氨酶升高或心肌病)可能并不代表液体复苏不足;而更像对基础疾病或手术的病理性应激反应表现。

因此,诸如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等新的方案不断涌现,以限制手术患者的补液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包括“允许性少尿”。

来源:佳音健康达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