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换作是你,1916年,家里欠了债,哥哥被抓,唯一能救他的办法是嫁给一个从没见过的药铺少爷,你会点头吗?
“换作是你,1916年,家里欠了债,哥哥被抓,唯一能救他的办法是嫁给一个从没见过的药铺少爷,你会点头吗?
”
褚韶华点了。
她不是为了爱情,是为了把哥哥从牢里捞出来。
婚礼当天,她穿着大红嫁衣,心里想的却是账本上的赤字。
进门第三天,她就把药铺的柜台擦得锃亮,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公公原本只当她是个冲喜的摆设,结果一个月后,她把滞销的陈皮卖给了跑码头的船老大,换回了真金白银。
老爷子第一次正眼看她,说:“这丫头,有股狠劲。
”
可惜好日子太短。
丈夫病逝,公公跟着倒下,陈家二少爷只会抽大烟。
债主堵门那天,她抱着账本站在柜台前,嗓子发干,却一句话:“华顺药铺,明天开张。
”
没人信她能撑过三个月,她偏用半年把欠条换成了银票。
后来,初恋夏初回来了。
她以为能喘口气,结果土匪洗劫,女儿没了。
那天夜里,她蹲在破庙门口,手里攥着孩子的小布鞋,没哭,只是把鞋塞进怀里,转身去了上海。
上海码头,她扛着麻袋卸货,指甲缝里全是黑泥。
有人笑她:“北方来的土包子。
”
她笑笑,第二天就把码头边的凉茶摊变成了药材铺。
永新百货的闻知秋路过,看她用一口绍兴话跟英国人砍价,眼睛亮了。
合作那天,她只提了一个条件:“账房得用女先生。
”
再后来,南京路的霓虹灯下,她穿着旗袍签字,笔尖一顿,抬头问:“这合同,女人名字能写在前面吗?
”
闻知秋愣了愣,把纸转了个方向:“写吧,本来就是你的生意。
”
2025年重播时,弹幕飘过一句:“她不是开挂,只是没得退。
”
确实,每一步都是被逼的,但每一步她都踩出了声响。
历史学者说剧里的药铺账本、旗袍盘扣、甚至码头煤渣都抠得细。
观众只记得一个画面:她蹲在药柜前,把发霉的黄芪一片片拣出来,嘴里念叨:“不能扔,还能救一条命。
”
乱世里,男人讲势力,女人讲活法。
褚韶华的活法,是把每一次“没办法”掰成“有办法”。
所以看到最后,没人再问她值不值。
大家只记住,1916年有个姑娘,把一手烂牌打成了王炸。
来源:盐田惬意赏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