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0年洛杉矶的一家普通医院里,一位体重将近400斤的中国老人躺在病床上,用尽最后力气喃喃自语:"回去...我要回去..."这位曾经叱咤西北的"宁夏王",此刻却在异国他乡孤独地等待着生命的终结。
1970年洛杉矶的一家普通医院里,一位体重将近400斤的中国老人躺在病床上,用尽最后力气喃喃自语:"回去...我要回去..."这位曾经叱咤西北的"宁夏王",此刻却在异国他乡孤独地等待着生命的终结。
1950年10月,美国旧金山码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中国移民:前宁夏省主席马鸿逵。这位号称"宁夏皇帝"的西北军阀,带着他的三位姨太太和一大堆行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沉甸甸的木箱,里面装着的,是整整7.5吨黄金。
这些黄金是马鸿逵统治宁夏17年间搜刮来的财富。然而,这些黄澄澄的金子,真能保证他在异国他乡继续过上天仙般的日子吗?他的美国梦,最终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马鸿逵生在1892年,甘肃临夏的一个官宦之家。他爹马福祥在清朝就是大官,小时候的马鸿逵就见过大世面。8岁那年,他就跟着父亲在西安行宫亲眼见过逃难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
12岁时,他爹花钱给他买了个县令的官职,小小年纪就踏入了官场。18岁考入甘肃陆军学堂后,他接触到了革命思想,还因此被抓进大牢,差点没命。好在老爹马福祥四处打点,好不容易才把他捞出来。
清朝倒台后,马鸿逵在新军里混得风生水起。袁世凯为了拉拢人心,竟然给了这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子少将军衔。
马鸿逵这人精明得很,在军阀混战中不停地换靠山,先后跟过袁世凯、冯玉祥,最后在1929年投靠了蒋介石。1932年,老蒋任命他为宁夏省主席,从此他开始在宁夏当了17年的土皇帝。
在宁夏,马鸿逵一手抓兵权,一手抓政权,简直成了西北的土皇帝。为了捞钱,他想尽办法增加税收,搞得当地老百姓苦不堪言。
1949年,解放战争局势越来越明朗,兰州解放后,马鸿逵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已经起义的傅作义将军曾经打电话劝他投降,说毛主席愿意和谈,但马鸿逵死活不肯,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眼看着西北野战军攻势越来越猛,马鸿逵心里打起了小算盘:要是能打赢一仗,说不定谈判时能多要点好处,甚至还能继续当他的"宁夏王"。他还觉得自己对共产党有恩:早年他出钱资助过共产党党员,还放走过被捕的贺晋年。
就在他和部下部署作战时,他说:"不打一仗就交出宁夏,你们以后还能当师长吗?不如先打一仗再说。"随后他就飞往重庆,找蒋介石要了800万军费。蒋介石爽快答应了,其实只是想让他当炮灰,消耗共产党的力量。
可惜战况急转直下,马鸿逵的部下马鸿宾起义了,数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走投无路之下,他只好带着细软逃到重庆,行李里藏着那7.5吨黄金。
到了重庆,他装病不出门。蒋介石来看他时,他抱着老蒋的大腿痛哭流涕。蒋介石只好笑着劝他去台湾避难。马鸿逵想来想去,觉得没别的路可走,决定先去台湾避避风头,但他留了个心眼,没告诉蒋介石黄金的事。
到了台湾后,马鸿逵很快就被弹劾了,成了蒋介石案板上的鱼肉。见势不妙,他决定溜之大吉。先是安排四姨太去香港"治病",接着又把其他姨太太也送走了。
等后顾无忧了,他跑去跟副总统陈诚哭诉,说想四老婆想得不行,骗到了一个月的探亲假。带着六姨太飞到香港后,他发现当地国民党特务太多,于是另想办法,找到飞虎队司令陈纳德,花了大价钱还送了个据说曾经是慈禧太后的翡翠大瓜,总算给全家办下了美国护照。
1950年10月,马鸿逵带着7.5吨黄金远走美国。他原本以为钱多得花不完,日子可以过得舒舒服服,没想到姨太太们为了争家产闹得不可开交。
到了美国,马鸿逵先在旧金山落脚,后来搬到洛杉矶郊区。他在那儿买了一大片地,开了个叫"普马拿"的牧场,专门养马。这个西北军阀出身的人,到了美国还是离不开马。
虽然人在异国他乡,但马鸿逵的日子过得一点不含糊。本来就有400斤体重的他,花钱如流水,雇了一大帮工人打理牧场,自己住在宽敞的庄园里。作为虔诚的穆斯林,他严格遵守饮食戒律,但该享受的一样不少,好酒好肉、山珍海味,只要市场上买得到的,他的餐桌上绝不会缺。
钱能买来物质享受,却买不来内心的平静和家庭的和睦。表面上马鸿逵在美国过得潇洒,但实际上他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在异国他乡始终像个外人,无根的感觉如影随形。
1956年,三个姨太太之间的矛盾爆发了。毕竟长期住在一起,难免互相嫉妒、争风吃醋。五姨太最先受不了,摊牌说好聚好散。马鸿逵倒也痛快,掏出5万美元当"分手费",那个女人拿了钱就走了,后来还嫁了个美国大学教授。
不仅是姨太太不靠谱,连自己的儿孙也靠不住。1960年,二儿子马敦静和侄子马家骅为了争财产,竟然闹到了美国法院,连马鸿逵都一起告了。听到这个消息,马鸿逵气得差点背过气去。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攒下的家业,到头来却让家人反目成仇。从那以后,他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
同年,马鸿逵的孙子马家骅非要带走曾孙女马爱玲,说要自己抚养。马鸿逵和四姨太赵兰香舍不得,不肯给。马家骅就把爷爷告上了法庭。法院判马鸿逵败诉,马爱玲被带走了。见不到自己的"心头肉",马鸿逵一病不起。
好在马爱玲因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和父母的感情已经淡了,同样舍不得马鸿逵和赵兰香,后来又回到了他们身边,给了这对老人一点安慰。
1960年初,马鸿逵眼看着家里只出不进,怕以后坐吃山空,就卖掉了旧金山的豪宅,全家搬到洛杉矶市郊,办起了养马养鸡的小农场。经营农场的是六姨太赵兰香,只雇了几个零工。
1969年冬天,马鸿逵心脏病发作,做了次大手术。医生说他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可能撑不了多久。1970年,马鸿逵突然觉得呼吸困难,挣扎着坐起来,把四姨太和六姨太叫到床边,断断续续地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送回台湾……埋在回教公墓……"
1970年1月6日,马鸿逵在洛杉矶的农场里去世,享年78岁。据说那天洛杉矶下着小雨,陪伴马鸿逵离世的只有一个破败的养马养鸡的小农场,因为雇的人少,经营得不太好,显得十分萧条。
临终前,马鸿逵知道自己要走了,嘴里含糊不清地反复念叨:"我要回去……我要回去……"身边只有赵兰香和刘羡侠两个姨太太。这一年,马鸿逵78岁,生命就此画上了句号。
马鸿逵在美国的那些儿孙,没一个人愿意送他最后一程,只有四姨太护送着他的遗体飞回了台北。马鸿逵被安葬在台北县三张犁回教公墓,因为他还有个"国大代表"的虚衔,当局拨了30万新台币的安葬费。
马鸿逵死后,四姨太刘慕侠曾经问从宁夏来的人:"老百姓还恨我们吗?"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道出了马鸿逵当年在宁夏造了多少孽。统治宁夏17年间,他自己是风光了,却给宁夏人民留下了无数痛苦的回忆。
再多的金银财宝,也换不回回家的路。马鸿逵最终没能实现落叶归根的愿望,只能长眠在台湾的回教公墓。
他曾经拥有7.5吨黄金和无数财富,却买不回故乡的一捧黄土;他曾经统治过数百万百姓,晚年却众叛亲离;他一生辗转多地,最终客死异乡,留下了一段令人唏嘘的悲凉结局。
来源:宏小哥智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