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下午,她正蹲在地上叠刚到的快递,嘴里哼着歌,突然右手像被拔掉电源,手机啪一声掉在木地板上。
27岁,厦门,穿搭博主,脑出血。
这几个词拼在一起,谁看了不咯噔一下?
那天下午,她正蹲在地上叠刚到的快递,嘴里哼着歌,突然右手像被拔掉电源,手机啪一声掉在木地板上。
她想喊老公,舌头却像灌了铅,只发出含糊的“呃——”。
老公冲进来时,她已经侧躺在地,嘴角挂着一点口水,眼神直勾勾的,像不认识人。
120来得飞快,CT片子一出来,医生只说了四个字:语言区出血。
对普通人来说,这四个字比“癌症”还陌生,却一样致命。
住院第一周,她连“我要喝水”都说不完整,听见别人说话像隔着毛玻璃,每个字都碎成渣。
护士让她抬左腿,她拼命抬右腿,急得眼泪往枕头上滴。
医生安慰家属:年轻,脑子弹性好,但弹性好不代表不疼。
第二周开始掉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洗头像拔草。
她对着镜子拍了一张自拍,配文“卤蛋体验卡”,发在小红书小号,只有十几个粉丝。
评论区全是“姐妹别吓我”,她回了个龇牙笑的表情,转头把帽子扣得死紧。
康复室比健身房还热闹,左边大爷练握力球,右边小孩学走路。
她夹在中间,用左手练写字,像刚学拼音的小学生,一横能歪到天边。
康复师偷偷说,她其实算快的,很多年轻人仗着自己扛造,熬夜、外卖、奶茶续命,血管早就不堪重负。
最新数据挺扎心:30岁以下脑出血患者十年里翻了一倍。
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专属,熬夜、高盐、情绪爆炸,每一条都在血管上磨刀。
厦门市中医院现在专门开了“青年卒中门诊”,张梦妮的片子被放进教学PPT,标题写着“别以为你年轻”。
她试过一次VR语言训练,戴着头盔在虚拟超市买菜,系统让她“拿一瓶酱油”,她急得在原地转圈,最后抓起一瓶醋,屏幕弹出“再试一次”。
练了十次,终于拿对,她当场哭出声,护士以为机器坏了。
出院那天,她左脚先迈的门槛,老公在后面小声数“一、二、三”。
回家第一件事是把家里的泡面全扔了,换成燕麦和西兰花。
粉丝问她怕不怕复发,她回:“怕啊,但更怕一辈子当哑巴。
”
现在她每天拍康复日记,左手举着手机,右手还在微微抖。
有人留言“看你吃饭都费劲”,她回:“能自己吃饭已经是奇迹。
”评论区慢慢变成病友树洞,有人问降压药能不能停,她说别作死;有人问脱发怎么办,她甩链接:“假发比真发香。
”
厦门市卫健委下个月要进社区摆摊,免费测血压,发限盐勺。
海报上印着她戴贝雷帽的照片,底下一句:“别让血管比你先崩溃。
”
医生私下说,她恢复得比预期好,但记忆偶尔断片,会突然想不起某个颜色怎么形容。
她倒挺乐观:“想不起就说‘那个颜色’,反正粉丝懂。
”
夜里睡不着,她刷到一条旧视频,去年自己穿着露背裙在海边转圈,配文“人生是旷野”。
现在她把签名改成:“旷野里有坑,记得看路。
”
来源:儿童数学蓝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