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钱能刺激生娃,但健康环境才是长久的解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20:02 1

摘要:过去几年里,人口话题频繁登上热搜:老龄化加剧、出生率走低,“生得少”似乎已成社会常态。于是,一个问题被抛出来——如果政府直接给钱,会不会让大家更愿意生孩子?

过去几年里,人口话题频繁登上热搜:老龄化加剧、出生率走低,“生得少”似乎已成社会常态。于是,一个问题被抛出来——如果政府直接给钱,会不会让大家更愿意生孩子?

从表面看,这个设想很诱人。毕竟,养娃成本高昂,现金补助似乎能缓解父母的经济焦虑。但研究发现,答案远没有这么简单。

在国际上,学者们研究过无条件现金转移(un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对家庭的影响。比如一项对低收入母亲的随机对照研究[1]发现,每月几百美元的补助确实提高了家庭的整体收入,减少了贫困,但在主观经济压力、亲子互动质量等方面,并没有显著改善,甚至在部分群体中,还出现了伴侣关系紧张的副作用。

更大范围的系统综述表明,现金或食物补助能够改善孕妇的营养状况和新生儿的体重,甚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2]

这说明,钱确实能通过健康路径改善生育结果,能帮你买奶粉,但不一定能让你心情更轻松、婚姻更稳固,对“低收入家庭是否决定生孩子”的决定本身影响也不大。

如果不是只帮低收入家庭,而是全民发钱呢?美国阿拉斯加州自1982年起,每年向所有居民发放石油红利,相当于一笔无条件现金。研究发现,在发放后的一两年里,当地的生育率确实短期上升,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更明显[3]。但这种效应是暂时的,并没有改变长期的生育趋势。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钱可以在短期内解除一些家庭的经济顾虑,让“本来想生但犹豫”的人下定决心,但难以扭转社会深层的生育选择。

回到中国,女性对生育政策的态度并不只是看钱。有研究显示,女性是否支持鼓励生育政策,往往受社会舆论和人际交流的影响。[4]如果大家普遍觉得“养娃有价值”,政策就更容易被接受。反之,即使给钱,也可能被视为杯水车薪。

同时,医疗和健康支持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中国提出建设“生育友好型医院”,通过孕前咨询、产检、分娩到产后康复的全链条健康服务,帮助家庭安心面对生育。[5]这类措施往往比一次性的现金补贴更能缓解“生不起、养不好”的担忧。

更现实的一点是,生育还会带来女性健康成本。一项针对流动妇女的研究发现,孩子越多,自评健康水平就越低,尤其在教育和收入较低的群体中更明显。[6]这意味着,如果没有配套的健康保障,仅靠现金反而可能让一些母亲陷入更大的身心压力。

钱确实能缓解一部分现实压力,也可能在短期内让一些家庭加快生娃的决定。但生育从来不是一笔简单的经济账,它关乎女性的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支持体系。

如果把生育比作一棵树,现金或许是快速浇灌的一瓢水,但真正让它长久生长的,还是土壤里的养分——医疗保障、教育资源、社会氛围。要想扭转生育走势,靠钱远远不够,更需要一个“敢生、能养、养得好”的环境。

参考资料:

[1]Magnuson KA, Duncan GJ, Yoshikawa H, et al. Effects of un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s on family processes and wellbeing among mothers with low incomes. Nat Commun. 2025;16(1):7517.

[2]Leroy JL, Koch B, Roy S, et al. Social Assistance Programs and Bir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Pathways. J Nutr. 2021;151(12):3841-3855.

[3]Sarah K Cowan, Kiara Wyndham Doud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a Universal Cash Transfer on Fertility, Social Forces, 2022; 101(2):1003–1030.

[4]Li S. Examining Women's support for birth encouragement policies in China: an extension of the influence of presumed media influence model. Front Psychol. 2024;15:1391254.

[5]Ma J, Ma F, Zou H. "Fertility-friendly hospitals": A key measure to promote long-term and balanced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Glob Health Med. 2024;6(3):218-221.

[6]Yang, X., Xie, L. Fertility and self-rated health of migrant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an analysis of moderating effects based on socioeconomic status. BMC Women's Health24, 238 (2024).

来源:你的医生朋友阿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