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血病一定要把移植作为首选吗?血液科医生解读治疗逻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2 17:58 1

摘要:“医生,我听说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唯一办法?”“孩子得了白血病,是不是一定要移植才能活下来?”几乎每天,血液科诊室都会收到类似的提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患者和家属纠结的“骨髓移植”——它到底是白血病的“救命稻草”,还是所有人的“必选项”?

“医生,我听说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唯一办法?”
“孩子得了白血病,是不是一定要移植才能活下来?”
几乎每天,血液科诊室都会收到类似的提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患者和家属纠结的“骨髓移植”——它到底是白血病的“救命稻草”,还是所有人的“必选项”?

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而急性白血病又包括淋巴细胞型和髓系型。不同分型、不同危险分层的患者,治疗方案可能截然不同。

比如,早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通过靶向药+化疗的治愈率已超过90%;某些低危B急淋患儿,单纯化疗的长期生存率也能达到80%以上。骨髓移植并非所有人的起点,而是特定阶段的“终极武器”。

骨髓移植的核心逻辑是:用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的免疫和造血系统。它最适合两类患者:

化疗效果不佳或复发的患者
如果多次化疗后白血病细胞仍残留(即MRD阳性),或短期内复发,说明自身造血系统难以“改邪归正”,需借助健康供体的干细胞“重启”。高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的患者
例如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淋、TP53基因突变等,这类白血病本身对化疗耐药性强,移植是更优选择。

划重点:移植不是“越早越好”,需综合评估基因、年龄、脏器功能等因素。有些患者先通过CAR-T细胞治疗清除肿瘤负荷,再桥接移植,反而能提高成功率。

短期风险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严重感染、器官损伤;长期挑战内分泌紊乱、生育功能下降、继发肿瘤风险。

一位年轻患者曾问我:“移植后头发掉光、浑身溃烂,值得吗?”我的回答是:“如果治愈希望超过50%,且其他方案成功率不足20%,冒险是值得的。但若本身病情稳定,可能不需要赌上全部生活质量。”

靶向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FLT3、BCR-ABL)的抑制剂,可精准杀灭癌细胞;免疫治疗CAR-T细胞疗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实现对白血病细胞的“定向清除”;支持治疗通过输血、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手段延长生存期,等待更好的治疗机会。

真实案例:一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因合并心衰无法耐受化疗,采用去甲基化药物联合靶向药治疗后,生存期从预计的3个月延长至1年半。

治愈可能性高 → 优先选择风险可控的治疗(如化疗、靶向药);疾病进展快 → 尽快启动强效方案(如强化疗或移植);患者状态差 → 以姑息治疗为主,减少痛苦。

来源:孔凡盛教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