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9日,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举办“2025中汽氢能技术发布会”,面向行业推出“氢能技术验证HyTA”项目,并正式发布“中国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H2DNA”,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
【太平洋汽车 技术频道】2025年9月9日,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举办“2025中汽氢能技术发布会”,面向行业推出“氢能技术验证HyTA”项目,并正式发布“中国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H2DNA”,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
在氢能产业“性能”与“耐久”缺乏统一评价规范的背景下,“氢能技术验证HyTA”项目覆盖燃料电池系统、供氢系统、电堆、膜电极等超过15个核心领域,包含“氢能马拉松”和“StackDNA电堆横评报告”两大核心板块。
其中“氢能马拉松”专项聚焦耐久性验证,依据国家标准设定行业领先指标:燃料电池系统2000小时动态循环功率衰减不超过6%,燃料电池堆同工况电压衰减不超过3%,氢能无人机续航时间大于3小时,氢能两轮车续驶里程大于80km;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关键部件也均有明确考核标准,如催化剂方波循环30000次电化学活性面积衰减不超过10%/50%,双极板低电位腐蚀测试500h腐蚀电流密度不超过0.3μA/cm²。
另一板块“StackDNA电堆横评报告”则源于2020年中汽氢能组织30多家电堆企业制定的测试规范与评价体系,目前已有29款主流电堆产品(16款金属堆、12款石墨堆、1款复合堆)参与验证。数据显示,2020-2025年六年间,电堆额定功率平均提升59%(最高超240kW),额定电流密度平均提升17%(最高超2.4A/cm²),体积功率密度、低温起动性能等关键指标亦大幅提升。
该评价体系包含基本性能、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耐久性4项一级指标及39项二级、116项三级指标,同时中汽氢能还形成FCEDNA、MEADNA等系列报告,支撑行业零部件技术进步。
同步发布的“中国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H2DNA”,基于中汽中心多年实证数据积累,整合国内外氢能产品信息,形成统一标准的产品数据库,涵盖制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质子交换膜等全产业链产品。
平台实现关键性能数据可查询、可对比、可视化,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终端应用提供决策支持;企业可通过平台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加强上下游联系,高校及研究机构可获取部分氢能产品与氢安全原始测试数据开展科研。
此外,平台还设有测试方法库、产品选型库、《氢能与燃料电池产品横评报告》及行业蓝皮书等版块,并提供《2025年度燃料电池堆横评报告》,量化2019年以来核心材料、关键性能、产品可靠性的技术提升,如2025年电堆低温起动温度最低达-35℃,冷却液出口至0℃时间平均缩短120s(最快小于2min),氢气消耗量降低86%、辅助电能消耗降低66%,62%电堆实现自起动。
此次两大举措为氢能与燃料电池产品品质提供严苛验证,将推动产业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为交通、固定式发电、无人机等多元化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注入技术动力。未来,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将持续积累数据资产,优化升级数字化平台,拓展服务功能,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太平洋汽车 李喆)
来源:太平洋汽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