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末的河南百荣市场,物流区比往常更热闹。一辆辆载满白酒的货车驶出市场,奔向全国各地。“以前一天一、两车,现在每天得发十几车。”物流的张师傅一边擦汗一边感叹——中秋备货潮,已经提前点燃。
8月末的河南百荣市场,物流区比往常更热闹。
一辆辆载满白酒的货车驶出市场,奔向全国各地。
“以前一天一、两车,现在每天得发十几车。”物流的张师傅一边擦汗一边感叹——中秋备货潮,已经提前点燃。
过去几个月,白酒行业笼罩在“库存高企、消费低迷”的阴影下,但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市场的气温,正在一点点回升。
有人说,今年的中秋,将是白酒行业冷暖走向的“分水岭”。
一、从悲观到谨慎乐观,市场情绪在回暖
4—7月,几乎所有酒商都在喊“难”。动销普遍下滑50%以上,经销商们一度对中秋持悲观态度。
然而,8月中下旬开始,情况突然发生变化:
渠道补货意愿上升,尤其集中在50—300元价位带;
泸州老窖、汾酒、郎酒、习酒等全国性名酒率先被加码;
部分商家预计,中秋销售降幅或收窄至5%-15%。
“行业情绪正在从整体悲观,转向谨慎观望。”
二、宴席市场先热,中秋或成最大变量
升学宴、婚宴,正在成为白酒动销的“第一引擎”。
今年8月的升学宴订单就让动销环比上涨近50%。
在河南,一些酒商预计,中秋国庆期间的宴席市场有望增长30%-50%。
宴席市场不仅带来销量,更让品牌集中度提升。头部名酒趁机推新品、加政策,利润空间更大,吸引了渠道积极备货。
三、即时零售崛起,成为备货新亮点
除了传统宴席场景,即时零售正在成为今年中秋的“黑马”。
去年消费者在闪购平台上买酒更多是啤酒;
今年白酒占比明显提升,且购买计划性增强;
仓储网络的扩张,让更多地区的消费者选择“即时买酒”。
这意味着:白酒销售场景正从宴席桌,延伸到每一个手机屏幕。
四、去库存大战:酒商的“止血回本战”
在库存压力之下,中秋不仅是机会,更是“自救窗口”。
有酒商直言:目标是在中秋去化掉一半库存,即便“增量不增利”,也要换回现金流;
更多经销商选择“控补货、快回款”,宁愿少赚,也要保住弹药;
二线开发品、次年份老酒成为中低端市场的重点选择。
一句话总结:今年的中秋,不是拼利润,而是拼谁能活下来。
五、行业分水岭:拐点已在路上?
“库存临界点已到,价格跌无可跌。”
从各方信号看,今年中秋对白酒行业意义非凡:
渠道的量价关系,或将决定未来3年的格局;
白酒消费场景,正从“政务驱动”转向“宴席+即时零售”双驱动;
留下来的酒商,才是真正能走长远的人。
中秋国庆旺季能否去库存,将直接决定下半年行业走向。
结语
每一年的中秋,都是白酒行业的必答题。
但今年,中秋不仅是答卷,更是试金石。
对酒企来说,这是品牌能否稳住阵脚的窗口;
对酒商来说,这是现金流保卫战的最后一搏。
今年的中秋,或许真的是决定行业未来冷暖的“分水岭”。
来源:清香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