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师范大学起源于 1902 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后来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董事长的梁启超,在1898年主笔撰写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说:“西国最重师范学堂,盖必教习得人,然后学生易于成就。中国向无此举,故各省学堂不能收效。今当于堂中别立一师范斋,以养教
北京师范大学起源于 1902 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后来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董事长的梁启超,在1898年主笔撰写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说:“西国最重师范学堂,盖必教习得人,然后学生易于成就。中国向无此举,故各省学堂不能收效。今当于堂中别立一师范斋,以养教习之才。”由此观之,近代的先行者意识到孵化教育师资人材的重要性。先有了教习的人材,才能造就大批量的学生。于是,师范教育被推到了启动全国教育的位置上,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乃早于其他馆开馆。120多年来,北师大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化,始终是培养各学段教师的大摇篮。
民国时期,由于教师薪资微薄、缺乏职业保障,严重影响到教育的发展。为改良这些问题,后来曾长期在北师大执教的邰爽秋等教育家,在1931年联络200余位教育工作者共同发起教师节运动。他们决定将每年的六月六日定为教师节(又称“双六”节),并以“唤起社会关注、教师团结,共谋救助”为主旨。但 “双六”教师节一直是教师自发组织,国民党政府并未予以重视和庆祝。此外,当时还存在将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如此一来,教师节实际被湮没了。
1981年3月,在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希望以设立教师节的方式,让教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全社会各阶层的尊敬。17位提案人中,有5位是北师大校友:李霁野(曾在辅仁大学任教)、史念海(毕业于辅仁大学)、徐楚波(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属中学教师)、马力可(抗战期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霍懋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该提案被全国政协编为第170号提案,曾推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起草报告,交给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但短期内尚未获推行。
1984年5月,王梓坤教授调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2月9日的清晨,王校长致电《北京晚报》记者,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在头版刊出了“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报道,引发社会反响。
《北京晚报》1984.12.10头版刊发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
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的教师节。北师大提前筹备庆祝活动,征集题词。北师大校报《师大周报》于9月10日当天登载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副委员长楚图南、周谷城、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子昂等人以及我校文史学科的著名教授兼书法家启功、郭预衡等人为学校教师节活动题的墨宝。彭真委员长的题词为“普及教育,提高我国教育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四化的必要条件,是教师同志们的光荣历史使命”。周谷城副委员长的题词是“尊师重教”。楚图南副委员长的题词是“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周谷城1917-1921年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楚图南1919-1923年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都是我们的校友。
《师大周报》1985.9.10刊发的校友书法作品
9月10日当天,北京师范大学全校师生员工以及附属学校部分师生在操场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就在出席盛会的中央领导讲话即将结束之际,突然有学生打出“教师万岁”的标语,顿时会场上掌声雷动,庆祝大会被推向了高潮。当晚央视新闻联播以及第二天的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一盛况,这张“教师万岁”的新闻照片也随之传遍全中国,历史就这样被记录下来!
打出标语的是当时就读于教育系1984级1班的4位同学。从左至右分别是来自安徽的殷振群、来自北京的袁同、来自浙江的商发明、来自新疆的帕尔哈提·加拉力。而参与制作标语的还有周卫勇、郭庆2位同学。这些立志于教育的年轻人,跨越五湖四海,在北师大相遇相契,碰撞出光芒四射的火花!“教师万岁!”自清末建立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以来,北师大人第一次畅快淋漓地喊出了作为教师主力军的勇气、担当与荣耀!
“教师万岁”的原件,不久就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征集走了,成为永恒的历史见证;也是一道永恒的荣光,镌刻在北师大校史上。当时参与制作和举起这幅标语的几位同学,毕业后都投身教育事业,无负青春,无负热血,为中国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四十载风雨兼程,一年又一年的北师大毕业生,源源不断为中国教育输入新鲜血液,也输入着“教师万岁”的尊严与梦想。
1986年9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全校师生员工在东操场举办万人集会,庆祝新中国第二个教师节。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以及国家教育部、中宣部的领导、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委宣传部长,以及首都几大高校的校长莅临我校,参加庆祝大会。我校老校友浦安修、王光美、刘皑风、陈叔亮、孟英等人也应邀参加了庆祝大会。
很多人知道周谷城同志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鲜为人知的是,邓颖超同志也和北京师范大学有深厚渊源——1920年代,她曾执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邓颖超同志发言时满怀深情地说:“六十多年前,我曾经在当年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附属小学当小学教师。你们承认不承认我是一个老校友呀?”话音刚落,所有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与欢呼。邓颖超同志接着说:“你们的鼓掌使我感觉到非常的光荣,我感谢你们。我是一向热爱教育工作的……教书工作密切地联系着我们的学生,也就联系着群众、联系着社会……我今天来,做为一个老校友,做为当年在你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一名教师,向在座的教师、校长、党委书记,向与教育有关的今天到会的中央、市级领导表示我对教师的尊重和希望。”
讲话结束,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会长浦安修同志代表全校师生向邓颖超校友献了鲜花。邓颖超校友十分高兴,连声道谢,并将鲜花转送给王梓坤校长,表达对北京师范大学的敬意。
1992年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于教师节前夕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工作,并向全国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问候。
江泽民总书记一行参观了图书馆、数学楼模糊控制实验室、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教育技术中心。参观结束,江总书记在学术会堂同我校文理科各位教授代表和学生代表座谈。江总书记听取了大家的汇报,不时做出回应,并指出当前中国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主要靠人才,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他希望教育战线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谱写中国教育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1992.9.10头版
进入21世纪,北京师范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2002年9月,我校隆重举办百年校庆系列活动,包括百年纪念碑落成仪式、国际知名大学校长论坛、“丹青颂华诞 翰墨话百年”书画展等等。当年庆祝第十八个教师节的活动,与百年校庆活动交融在一起,可谓鲜花着锦,华彩纷呈。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对纪念碑落成的报道
9月8日上午9:00,我校纪念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丁关根、李铁映、贾庆林、王光英、许嘉璐、王忠禹等出席了庆祝大会。
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肯定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来“培养了一大批道德高尚、学业精深的人民教师和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北师大已经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学术声誉远播的著名学府,并正在向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迈进”;他表达了对全国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呼吁“全党、全社会都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千方百计地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尊重教师的劳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2004年9月9日,在第二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附属中学原校长朱正威的家中,向他祝贺节日,并向全中国教师致以节日问候。
胡锦涛总书记与朱正威老师交谈
朱正威先生(1934-2018)是当代中国教育名家,他长期耕耘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担任校长和生物学科带头人,是北京市劳动模范。他学高行正,一生用爱心和激情来启迪学生智慧,呵护学生身心。他的生物课广受欢迎,成为全国教育一线上的靓丽风采。
朱正威老师
胡锦涛总书记在与朱正威交谈时指出,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优秀品格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热爱。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对教师风采展的报道
在胡总书记看望朱正威先生的头一天,2024年9月8日,国务委员陈至立视察了北京师范大学,参观了我校为庆祝第20个教师节暨102周年校庆策划的“教师风采展”,并发表讲话,鼓励北师大人发挥教师教育排头兵作用,提高全中国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2014年9月9日,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与师生代表座谈交流,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和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于2018年教师节开始,设立“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奖励立德树人业绩卓著、长期投身教育教学一线工作、教龄30年以上、教育教学水平在校内外拥有极高声誉、在教育教学改革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全职在岗教师。
2018年9月8日,在“庆祝第34个教师节暨建校116周年表彰大会”上,顾明远先生被授予了首届“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
程建平书记向顾明远先生颁发证书
2020年“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建校118周年表彰大会”上,刘家和先生、王宁先生荣获第二届“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
刘家和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王宁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2022年“庆祝第38个教师节暨建校120周年表彰大会”上,林崇德先生荣获第三届“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
林崇德先生
2024年“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建校122周年表彰大会”上,黄会林先生,方维海院士获评第四届 “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
程建平书记、于吉红校长与两位获奖者合影
2022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彭雪等7名“优师计划”师范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入学以来的学习收获,表达了毕业后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决心。
写信的7名“优师计划”师范生在启功先生塑像前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在北师大建校120周年和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向我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和问候,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
策划:古籍特藏部
文案排版:肖亚男
美术设计:张珅
审核:程仁桃 黄婧
从2005年到2025年,九月教师节始终是北师大人值得欢庆的节日。从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梳理了北京师范大学与教师节的10个故事。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