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美元改造白宫,特朗普激怒美国民众:你花的是谁的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16:03 1

摘要:您或许已经注意到,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近期对白宫进行了改造,包括新建玫瑰园露台,以及在椭圆形办公室铺设大量金色装饰。我的同事阿卜杜拉·法亚德(Abdallah Fayyad)近期撰文指出,这些改造绝非总统一时兴起——实则是特朗普以自身形象重塑美国的最直接体现。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您或许已经注意到,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近期对白宫进行了改造,包括新建玫瑰园露台,以及在椭圆形办公室铺设大量金色装饰。我的同事阿卜杜拉·法亚德(Abdallah Fayyad)近期撰文指出,这些改造绝非总统一时兴起——实则是特朗普以自身形象重塑美国的最直接体现。

我与阿卜杜拉就此次“品牌重塑”展开了对话。以下是完整的访谈内容。

我长期关注特朗普的一个特质就是他的审美取向——那种俗不可耐的品味,以及他如何以最浮夸的方式炫耀财富与权力。我们在他首个任期就目睹了这种现象,如今第二个任期仍在延续——他正将个人风格强加于美国公众,最近的例子包括白宫改造工程、椭圆形办公室遍布的金饰,以及耗资2亿美元扩建东翼宴会厅的计划。所有这些都打上了特朗普的烙印。这与他的私人宅邸如出一辙,无论是纽约的顶层公寓还是海湖庄园皆是如此。

我一直在思考,他远不止是个政治人物。无论我们是否认同,特朗普早已成为文化图腾。理解特朗普的文化特质——他在媒体中的自我塑造、浮夸的炫耀行为,理解其总统任期或人格中的这一面——能让我们更透彻地认识他作为美国总统的宏大政治图景。特朗普最终重塑美国的方式,是将自身与国家深度交织,使二者不可分割,从而成为美国最持久的象征。而他渴望成为象征的,是某种特定形态的美国——这正是他重塑美国愿景的核心所在。

要真正理解特朗普的风格、品味及其价值观,必须追溯到他凭借惊人意志力跃入美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时刻。那便是1980年代的纽约,更确切地说,是1980年代纽约富豪名流的生活方式。我们今天所知的特朗普所珍视的一切——无论是《时代》杂志封面、电视收视率之类——在那个时代和地点都是权势的象征。自那时起,他就一直在追逐这种权势,从未真正放弃。

那个时代的核心特质正是贪婪。它以炫富的浮夸姿态为特征,以吸引眼球的财富展示为标志。而特朗普从未回避或掩饰自己的财富。他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试图讨好美国社会的精英圈层,跻身美国社会的上流阶层。尽管出身显赫,他始终将自己视为局外人。他怀有某种粗俗的冲动,热衷炫耀财富与权力来证明自己已功成名就,是精英中的精英。

他长期痴迷于建造世界最高最大的建筑,执着于在所有建筑上镌刻金色的名字。他将名字刻在万物之上,渴望无处不在。这恰恰定义了特朗普的文化特质——他追求的从来不只是名声,他不仅想成为名人,更渴望无处不在。因此当你这样看待特朗普时,会发现他追求的不仅是总统职位——他要让你时刻想到他,时刻看见他。贯穿他整个成年生活的终极追求,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存在感。

我认为,此次形象重塑暗藏险恶动机。特朗普只愿与特定类型的美国人结交,对某些美国群体则避之不及。他尤其不愿与选出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那部分美国人产生关联——正是这种跨越种族与阶级的联盟,在2008年和2012年形成了决定性的多数。

这场品牌重塑的核心,在于从根本上挑战“美国人”的定义。我们从特朗普白宫弥漫的“更白美国”永恒怀旧情结中可见一斑,从其严苛的移民打压政策中可见一斑,从其对言论的审查中可见一斑,从企业、大学、媒体集团对特朗普的卑躬屈膝中亦可见一斑。

品牌重塑的首要目标是改变美国形象与典型美国生活方式的认知。其接管肯尼迪艺术中心(Kennedy Center)便是具体例证。他试图规定美国人该欣赏何种艺术,企图改变美国性别规范。阳刚气质与美国形象紧密相连,他正试图重塑美国文化,这切实影响着民众生活。无论是针对跨性别者、移民群体,还是美国公民身份本身的政策,都彰显着这种文化重塑的实质影响——这些正是我们目睹的具体体现。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