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前后该种啥菜 冬天吃不完还能卖钱摘要:村里老李头昨晚蹲在田埂边抽烟,烟屁股还没灭,手机就响了——镇上超市催他再送200斤茼蒿,说火锅季提前开涮。
“白露一到,菜地就是印钞机。
”
村里老李头昨晚蹲在田埂边抽烟,烟屁股还没灭,手机就响了——镇上超市催他再送200斤茼蒿,说火锅季提前开涮。
老李嘿嘿一笑:谁还等霜降?
白露才是抢钱起跑线。
蒜:先泡蒜再泡地
挑蒜瓣像挑对象,鼓、硬、没疤。
丢进多菌灵里洗个15分钟澡,等于给娃打疫苗。
地要翻得跟蛋糕胚一样松,羊粪鸡粪拌进去,味道冲,后劲更冲。
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插进去两指深,稻草一盖,保湿防草两手抓。
来年春天抽蒜薹,夏天收蒜头,一亩地三轮钱,比打工香多了。
有人偷懒连种三年同一块地,蒜头一年比一年小,后来学乖了,跟玉米轮作,病害少一半,蒜头胖一圈。
白萝卜:垄高15厘米,身价翻一倍
“心里美”紫皮红心,切开来像画。
起垄不是为了好看,排水、升温、直根不歪。
垄高15厘米,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浇到土捏成团不散。60天后拔出来,个个像小臂粗。
叶子别扔,盐搓一晚就能上桌。
埋湿沙里能躺到春节,超市2块一斤,老李去年一千斤萝卜躺了仨月,多赚四千。
有人用黑地膜,出苗率飙到九成,裂根几乎绝迹,秘诀就是膜下温度稳,根不着急长皮。
白菜:一亩地躺赚一万五
青帮白菜帮子厚,黄心白菜炒出来甜。
地先吃秸秆肥,畦宽1.2米,三行直播,最后留30厘米一棵,给它们打架的空间。
滴灌带铺下去,水肥一起喂,夜蛾来了就用性诱剂,环保又省钱。
亩产五千公斤不是吹,地头价1块5,贩子直接拖走。
老李邻居去年用老法子大水漫灌,软腐病一大片,亏到哭。
技术这玩意儿,省的都是净利润。
芹菜:怕冷?
不存在的
育苗盘里先蹦跶,十天后小苗像迷你版圣诞树。
五片真叶就搬家,30×20厘米排排坐。
追两次尿素,长得像韭菜一样快。
零下5度还在长,霜打过的芹菜炒肉,脆里带甜。
最怕积水烂根,老李在沟里撒点石灰补钙,根白得发亮。
镇里火锅店专挑这种,一斤贵五毛。
茼蒿:20天一茬,割完还长
种子泡水7天,醒来就疯长。
撒下去5厘米一棵,20厘米高直接割,留桩再发,像韭菜。
一茬接一茬,一直割到打霜。
冬天火锅标配,地头批发4块,老李一天出200斤,微信到账哗哗的。
连作三年会“秃头”,老李跟菠菜轮班,土壤松了,叶子也香了。
菠菜:零下10度的绿钞票
种子泡12小时,醒来就伸懒腰。
深耕30厘米,牛粪打底,行距20厘米,40天就能扎捆上市。
大棚里再铺一层小拱棚,能比露天早20天上市,一斤贵两块。
老李闺女在城里做轻食外卖,专收他这种小嫩菠菜,洗好装盒,一盒卖9块9,老李笑称“闺女比我还会赚”。
老把式+新武器
滴灌、地膜、生物菌肥,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给菜当“保姆”。
老李去年一亩地多花了300块设备钱,产量涨了一吨,一算账,多赚3000。村里年轻人回来看见,说这比PPT创业靠谱多了。
白露不等人,种子肥料今晚就得下单。
老李掐指一算,再过80天,第一批萝卜就能换钱。
地不糊弄人,你勤快,它就给你印钞。
来源:含玉看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