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海人天天把"阿拉"挂嘴边装腔的时候,估计没几个知道这词根本就是宁波话!这事说出来可能得得罪人,但你去查查方言史,上海话里至少三成词汇是宁波人带过去的。就像现在满大街的网红店,其实都是抄的隔壁老字号配方。
在上海人天天把"阿拉"挂嘴边装腔的时候,估计没几个知道这词根本就是宁波话!这事说出来可能得得罪人,但你去查查方言史,上海话里至少三成词汇是宁波人带过去的。就像现在满大街的网红店,其实都是抄的隔壁老字号配方。
宁波人看上海大概就跟亲妈看整容闺女似的。当年上海滩开埠穷得叮当响,宁波那帮生意佬早就在海上混出名堂了。第一家银行、证券交易所,还有那些什么老凤祥银楼,全是宁波人搞出来的。结果现在上海混成国际大都市,宁波倒成了闷声发大财的土老板。
要说精明,上海人那点算计在宁波人面前就是小儿科。在南京西路看见白领抢咖啡优惠券算什么本事?你去宁波码头看看,那些穿拖鞋的老板谈生意才叫绝。上次碰到个卖带鱼的老头,张口就是"运费涨了每箱加五块",结果一打听人家手里攥着三条远洋货轮。
吃顿饭就能看出两地差别。上海人吃大闸蟹要摆满十八般兵器,蟹壳还得拼回原样,跟搞艺术似的。到了宁波大排档,穿貂的大姐直接上手掰红膏呛蟹,蟹脚嘬得跟吹口哨似的,连卤汁都要拌饭喝干净。一个要面子,一个要实在。
相亲市场更搞笑。上海丈母娘开口就是"年薪百万有房吗",宁波老太太挑女婿先看吃饭剩不剩饭粒。我参加过宁波本地婚礼,新娘子跪着敬茶手都不带抖的,叔公在旁边盯着茶杯水波纹——这特么比上市公司路演还严格。
现在沪甬大桥上来往的全是双面人。认识个做外贸的哥们,白天在陆家嘴装ABC喝手冲咖啡,晚上回慈溪帮老爹晒鱼干。他们公司二十个高管,十七个家里供着宁波祖宗牌位。说白了,上海写字楼里至少一半人血管里流着宁波人的生意经。
晚上站在宁波港口看万吨货轮进港,机器轰鸣声震得耳朵疼。转头看看手机里外滩的霓虹灯,突然觉得这两地方就像亲兄弟分家——一个负责在台前耍帅,一个在幕后数钱。要我说,长三角最牛掰的CP,还得是这俩相爱相杀几百年的老冤家。
来源:柑橘味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