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以文化人 以诗铸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16:03 1

摘要:走进淄川区罗村镇南韩村村委大厅,荣誉榜上各种奖牌赫然在目:“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山东省文明村”“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山东省乡土产业名品村”“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先进村”“山东省卫生村”“淄博市经济强村

走进淄川区罗村镇南韩村村委大厅,荣誉榜上各种奖牌赫然在目:“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山东省文明村”“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山东省乡土产业名品村”“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先进村”“山东省卫生村”“淄博市经济强村”“淄博市森林村居”“淄博市老年人太极拳之乡”等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无不渗透着村两委和张琳书记的辛勤付出。

身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的张琳,是一位年轻的退伍军人,军旅生涯的锤炼,造就了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他有文化、有能力、有担当,在他的领导下,南韩村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对于文化建设,张琳书记更是亲力亲为,常抓不懈。村内先后组建了锣鼓队、秧歌队、太极拳、歌舞表演等队伍,文化氛围浓厚。2022年6月8日,南韩诗社成立,2023年3月29日又获“淄博市诗词村居”称号。诗社落户文化实践站,设有固定的办公室、活动室、诗词大讲堂、宣传影视墙。

诗社成立以后,两委和机关工作人员积极加入诗社组织,定期参加诗社诗词大讲堂学习,坚持诗词创作和诗词吟诵。诗社常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以影响带动更多群众学习诗词、热爱诗词,让诗词之花绽放于街头巷尾,落户于寻常百姓家。目前,诗社已拥有区、市、省级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35名,诗词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张琳书记的一首诗写出了自己的感慨和希望:

乐见农民学唱诗,骚坛古树发新枝。

植根陇亩桑麻地,酌句吟章犹未迟。

诗社常选择相关节日开展诗词吟诵活动,端午节与南韩小学师生共同吟诵《橘颂》,节目在区电视台“淄川新闻”中播出后,群众反响热烈;“七一”期间参加镇村两级文化汇演,诗友们吟诵、吟唱的《梅岭三章》、《望岳》和《家乡新貌》等诗词,为演唱会奉献了一道别具风味的文化盛宴,观众好评如潮,也使诗词文化得到了宣传普及。

2024年10月,南韩诗社邀请区诗词学会携手打造“古韵南韩”、“今韵南韩”两条诗词文化长廊。围绕村内园林、亭榭、公共建筑设施赋诗撰联60余幅,并精心制作楹联匾牌。悬挂上楹联匾牌的建筑物,顿生文化内涵,成为村内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著名诗词专家杨逸明先生来村内采风时,对此大加赞赏并欣然命笔赋诗一首:

廊榭亭台儒雅风,楹联遍挂小村中。

寻常一疋农家锦,添上诗花便不同。

随山东省诗词学会文化服务采风团,来南韩村采风的淄博市诗词学会会长王树武先生参观后十分感慨地说:“南韩村经济实力很强大,村容村貌很优美,诗词文化氛围很浓厚,景观印象很深。”遂有感而发,题诗一首:

满路芬芳笑脸迎,般阳处处诵吟声。

南韩古韵长廊趣,赵瓦新音彻夜鸣。

草草花花骚客语,枝枝叶叶仄平情。

聊斋故里承文脉,卷起淄川诗雅风。

当前,南韩村已将诗词工作纳入了乡村文化建设日常,南韩诗社也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未来,诗社将继续坚持诗词大讲堂、诗词微刊工作,进一步深化诗词宣传普及,争取发展更多诗词爱好者加入诗词队伍,让诗词文化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走进典范的活动持续发展,用诗词唱响时代最强音,书写更壮美的诗章。(淄川区诗词学会宣)

来源:淄川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