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核聚变领域持续传来技术突破的积极信号,其商业化应用的时间窗口可能比预期更早到来。
近期,核聚变领域持续传来技术突破的积极信号,其商业化应用的时间窗口可能比预期更早到来。
作为人类长期追求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核聚变若能实现技术突破,将有望开启全新的能源产业格局。
行业观察显示,全球可控核聚变技术研发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以来,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及企业已累计发布46项设备采购招标,涉及磁约束装置、超导材料等多个核心领域。
据权威机构测算,2024年全球核聚变相关市场规模已达1200亿美元,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预计到2031年有望稳步增长至2652.82亿美元。
从技术转化路径来看,核聚变正从实验室阶段向工程化应用过渡。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国际合作项目持续深化,我国企业在该领域也取得实质性进展。
“本文不涉及任何形式投资建议”
以下两家企业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布局值得关注:
1.东方精工
其参股企业长期专注于核能设备高端制造领域,不仅承担国内核电站核心设备研制任务,更深度参与ITER装置的关键部件生产,在磁体支撑结构、中子屏蔽系统等环节具备国际认可的技术实力。
2.某科技龙头企业
该企业通过十二年持续研发,已形成覆盖实验堆到商用堆的全技术链条,累计获得12项国家发明专利。其参与的ITER项目正在攻克第一壁材料等关键难题,技术储备处于行业前列。
来源:商业财经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