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拧紧农业节水“水龙头” 做活增效“加减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01:51 1

摘要:从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到传授农民节水种田新技术,从改种抗旱节水农作物到算清算细“水账本”……一场“滴水必争”的行动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大地焕发新生机。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4月1日电 题:四子王旗:拧紧农业节水“水龙头”做活增效“加减法”

作者 张林虎 张蜀雁

从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到传授农民节水种田新技术,从改种抗旱节水农作物到算清算细“水账本”……一场“滴水必争”的行动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大地焕发新生机。

图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中工人焊接地埋管道。张蜀雁摄

建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起节水网

四子王旗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实施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等节水措施,共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并通过农田改造,实现了精准给水、精准施肥,使农作物营养均衡、长势喜人,其中项目区亩均节水26.5吨,年节约用水量达79.5万立方米。同时,当地推广农民使用1.1升/小时以下低流量滴灌带,该方式水流量低且匀速,减少了漫灌的渗漏和喷灌的大量蒸发,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可实现亩均节水52吨左右。

优种植,抗旱农作物节水效益高

四子王旗作为“中国薯都”的马铃薯种植大旗,在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为达到节水与经济双赢,四子王旗选择抗旱性能好、需水量较小的马铃薯进行推广种植,如中加2号、中加7号等旱地品种,并推广实验1号、荷兰系列等早熟早上市等生长期短、节水性高的马铃薯进行种植。

同时,以调整优化粮食作物内部结构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玉米、优质牧草、杂粮杂豆等需水量较小的特色产业。2024年共种植玉米48万亩、优质牧草12万亩、杂粮杂豆11万亩、实施水旱耕地轮作19.06万亩,真正实现效益提升与高效节水双赢。

传经验,田间课堂教会节水经

节水不光靠设备,更要改观念。四子王旗组织农业专家走村入户传经验、田间地头授知识,结合社会化服务、基层推广体系建设培训等形式,常态化开展科技下乡行动,以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做好干部、技术人员和用水主体三级培训。同时,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进乡村,在田间地头开设“节水微课堂”,和农民一起“算水账、精用水”,转变群众老旧灌溉思维,全面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

四子王旗通过“调结构节水、选品种节水、优农艺节水、建工程节水、抓管理节水”的“五节”措施,全面推动全旗农业用水方式节约集约。

2025年,全旗总播面积共189万亩,粮食作物总播面积130万亩,其中马铃薯40万亩、玉米48万亩、小麦14万亩、燕麦13万亩、其它杂粮杂豆11万亩;经济作物总播面积59.8万亩,其中油料作物44万亩、蔬菜3.8万亩,其它农作物12万亩。总节水量可达0.2万立方米。

图为科研人员在马铃薯试验田观察生长情况。张蜀雁摄

推广节水技术,做农业节水行动的践行者

2025年,四子王旗将大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通过压减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选育推广马铃薯、玉米、小麦等抗旱品种,开展耕地轮作倒茬等举措,计划实现种植结构调整20万亩;统筹推进农艺节水技术,推广使用1.1升/小时以下低流量滴灌带,全面集成推广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30万亩;推广加厚地膜29.17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1.5万亩,推广深耕深松技术,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预计推广面积达10万亩左右;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推广保水剂使用及水肥耦合技术,进一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逐步建立灌区内农户间水权交易机制,让节水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的强大保障。

下一步,四子王旗将做好农业节水文章,把节水增效贯穿于生态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全过程,拧紧节水“水龙头”,做好增效“加减法”,真正实现灌溉精准化、节水长效化、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让每方水都能派上大用场,让更多节水新模式、新技术助力全旗农业高质量发展。(完)

来源:南瓜爱美剧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