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只接她父母养老,婆婆断供旅游,儿媳:钱花光,6千房贷谁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21:08 2

摘要:这存折是昨天婆婆午睡时我偷偷拿的,里面有她攒了三年的旅游钱,整整两万八千块。

我站在中国银行门口,手里紧紧攥着婆婆的存折,心里七上八下的。

这存折是昨天婆婆午睡时我偷偷拿的,里面有她攒了三年的旅游钱,整整两万八千块。

我知道这样做不对,可我爸昨天又犯了老毛病,医生说得动手术,要不然......

"小丽,你咋站这儿不进去?"

邻居王大婶拎着菜篮子走过来,篮子里放着刚买的白萝卜和大白菜,一看就是准备腌酸菜的。

我赶紧把存折往包里一塞,那个包还是去年婆婆给我买的,说是看着我每天背着破包上班心疼。

"没事儿,就是路过。"

王大婶瞅了我一眼,"你脸色咋这么难看?是不是又为你爸的事儿愁的?"

我点点头,眼泪差点就下来了。

那是1998年的冬天,下岗潮刚过去没多久,我和老张都算幸运的,他在国企熬了过来,我在街道办事处找了个临时工的活儿。

我爸妈都是地道的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那三亩薄田供我念完了师范,又东拼西凑给我办了婚事。

这几年爸的胃病越来越重,村里的赤脚医生说是老胃病,可城里的大夫一检查,说是胃溃疡,严重着呢。

妈的腰也直不起来了,常年的农活把她累坏了,现在连弯腰捡个东西都困难。

家里的那点儿地,现在种啥都不值钱,玉米一斤才八毛钱,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

我嫁给老张的时候,婆婆就明说了,"咱们家条件有限,你爸妈的事儿,咱们尽力而为。"

当时我满口答应,心想有个照应总比没有强。

老张家在这个小城里也算不上富裕,婆婆是纺织厂的退休工人,每个月退休金才一千八百块。

可她这人勤俭,从不乱花钱,连买个苹果都要等到晚上快下市的时候去捡便宜。

这三年来,她硬是从牙缝里省出了这两万多块钱,说是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谁知道这"尽力而为"四个字,到了关键时候就成了空话。

回到家,婆婆正在客厅看电视,电视里播着《渴望》的重播,她看得入了神。

见我进门也没抬头,只是把声音调小了些。

自从上个月我提出要她拿钱给我爸看病,她就一直这副样子,话也不多说,就是冷着脸。

"妈,我爸那边又催了,医生说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真的就..."

我硬着头皮开口,声音都有些发颤。

婆婆终于抬起头,摘下老花镜,"小丽啊,不是我不想帮,可我这点儿退休金,还得留着养老呢。"

"你们小两口每个月也有七八千块钱,咋就拿不出钱来?"

她说话的时候,手里还拿着那个搪瓷缸子,是她当年在纺织厂发的,用了二十多年舍不得扔。

"妈,您也知道我们还房贷,每个月六千,剩下的钱哪够?"

我的声音有些哽咽,想起刚才在银行门口的犹豫,心里更加难受。

"那你们当初为啥要买那么贵的房子?我早就说了,买个小点儿的就行,你们偏不听。"

婆婆的话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

那套房子是1997年买的,那时候房价还不算太高,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老张说要给我一个家,不能总是租房子住,我当时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买个小点儿的,也不至于背这么重的债。

老张这时候从厨房出来,端着碗挂面,上面卧着个荷包蛋,热气腾腾的。

"妈,您少说两句。小丽,你也别急,咱们再想想办法。"

他说话的时候,眼里也带着无奈,这段时间他也瘦了不少。

"想什么办法?"

我一下子火了,声音都变了调,"你妈那两万多块钱躺在银行里睡大觉,我爸快要命了她都不愿意拿出来!"

"小丽!"

老张瞪了我一眼,筷子都停在了半空中,"你咋能这么说话?"

"我咋不能这么说?她天天嘴上说什么一家人,真到了用钱的时候就分得清清楚楚!"

我知道自己说话过了火,可是心里的憋屈和愤怒像决了堤的河水,怎么也收不住。

婆婆的脸都气白了,手里的搪瓷缸子差点掉在地上。

"小丽,你这话说得太过分了!我那点儿钱是准备将来有个三长两短的时候用的,不是给你爸看病的!"

"那我爸就不是您儿媳妇的爸?就该死?"

我彻底豁出去了,什么难听说什么。

婆婆颤抖着站起来,那个搪瓷缸子"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热水溅了一地。

"好,好,你既然这么说,那从今往后,这个家的事儿我一概不管了!你们爱咋咋地!"

说完,她就回了自己屋,把门一摔,整个楼都震了一下。

老张看着我,脸上写满了无奈和失望,"小丽,你咋能这样?妈也有她的难处。"

"她有什么难处?她一个月一千八的退休金,在家吃喝不愁,那些钱就是为了出去旅游花的!"

"可那是妈的钱啊,你总不能强迫她拿出来。"

老张说着,弯腰去捡地上的搪瓷缸子。

"是她的钱,可我们也没义务养她一辈子!钱要是都花光了,这六千块钱的房贷让谁来还?让你一个人还?"

我的话越说越难听,连自己都觉得不像话了。

老张被我问得哑口无言,只是默默地擦着地上的水渍。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隔壁婆婆的房间一直没有声音,也不知道她睡了没有。

想起爸爸在电话里虚弱的声音,想起妈妈哭着说家里已经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我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疼。

更让我难受的是,刚才老张告诉我,婆婆攒这些钱其实是有原因的。

她年轻的时候就想出去看看,可是为了供老张上学,为了这个家,一直没舍得花钱。

现在好不容易退休了,才敢有这个梦想。

可我现在要她拿出这些钱,不就是在剥夺她最后的梦想吗?

第二天一早,婆婆就收拾东西,说要去她妹妹家住几天。

她拖着那个破旧的行李箱,箱子上还贴着当年她去北京看病时的标签。

"妈,您这是干啥?"

老张拦着她,声音里带着哀求。

"我在这儿碍眼,走了你们就清净了。"

婆婆冷冷地说,看都不看我一眼。

我站在门口,想说点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妈,您别这样,小丽她也是心急,说话没过脑子。"

老张赶紧劝,可是婆婆根本不听。

婆婆摆摆手,"她说得对,我的钱凭啥给她爸看病?我还得留着养老呢。"

说完就拖着箱子走了,那个箱子的轮子坏了一个,拖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音。

老张追出去,在楼下劝了半天,我从窗户看见他在那里又是鞠躬又是说好话,可婆婆就是不回来。

邻居们都出来看热闹,指指点点的,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王大婶走过来,"小丽啊,你这样做可不对。婆婆毕竟是长辈,你咋能那么跟她说话?"

"王大婶,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心里烦得要命。

"我咋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当年我妈生病的时候,我婆婆也是一分钱不拿,我还不是咬咬牙自己想办法?"

王大婶的话让我一怔,我从来没想过她也有这样的经历。

"那您后来咋办的?"

我忍不住问。

"还能咋办?卖房子呗,把那间小平房卖了,给我妈治病,然后我们一家三口在单位宿舍挤了五年。"

王大婶说着,眼里闪过一丝苦涩,"可是后来我才明白,我婆婆不是不想帮,是真的没钱。她把所有的钱都给小叔子娶媳妇了,自己连看病的钱都没有。"

听了王大婶的话,我心里更加复杂了。

也许婆婆真的有她的难处,可是我爸的病等不起啊。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冷清得像个冰窖。

婆婆不在,也没人帮忙做饭洗衣服,我和老张轮流干家务,累得够呛。

老张下班回来还得收拾家务,脸色越来越难看,话也越来越少。

有一天晚上,他对我说:"小丽,要不咱们真的把房子卖了吧,用这钱给你爸看病。"

我摇摇头,现在房价跌了,卖了也不够还贷款的,而且我们住哪儿?

正在我们最绝望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是我表哥打来的,他在深圳做生意,听说我爸的事儿,主动提出借钱给我们。

"丽丽,钱不是问题,人命关天的事儿,咱们先把病治了再说。"

表哥的话让我感动得哭了,可是他要的利息不低,一个月要还三分的利。

算下来,两万块钱一年就要还七八千的利息,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可是除了这个办法,我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就在我准备答应表哥的时候,我爸的病情又有了变化。

医生说检查结果出来了,不是胃溃疡,是胃癌早期,必须马上手术。

手术费要五万块,不是两万。

表哥听说要这么多钱,也犹豫了,"丽丽,不是哥不想帮你,实在是这个数目太大了,我也拿不出来这么多现金。"

我坐在医院的走廊里,看着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心里绝望到了极点。

老张在一边默默地抽烟,一根接一根,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要不,我们再去求求妈?"

老张最终还是说出了这句话。

可是我知道,以我们现在的关系,婆婆是不可能原谅我的。

而且就算她愿意拿出那两万块钱,也还差三万呢。

正在我们山穷水尽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妈妈突然给我打电话,声音里带着兴奋和感激。

"丽丽,手术费有着落了!"

"啥?妈,您说啥?"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有个好心人给了我们五万块钱,说是借的,等你爸好了再慢慢还。"

"谁啊?这么好心?"

我急忙问。

"不知道,那人戴着口罩和帽子,看不清长啥样,只是把钱放下就走了。"

妈妈的话让我疑惑不解,这年头哪有这样的好心人?

而且五万块钱不是小数目,谁会随便借给陌生人?

第二天,我请假回了趟老家。

爸爸已经进手术室了,妈妈在外面等着,眼圈红红的。

"丽丽,你咋回来了?医生说手术很成功,你爸应该没事了。"

看到妈妈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妈,那个钱到底是哪来的?您再想想,那人有没有说什么?"

我紧紧抓着妈妈的手,总觉得这事儿不简单。

妈妈犹豫了一下,"他就说了一句话,说是替小丽尽孝心。"

替我尽孝心?

我一下子愣住了,谁会替我尽孝心?

忽然,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不会是......

"妈,那人是不是个老太太?"

妈妈点点头,"是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个老人家。"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如遭雷击。

是婆婆,一定是婆婆!

我想起她这些年对我的好,每天早起给我们做早饭,洗衣服拖地,从来不让我们操心。

想起她平时省吃俭用,连买件新衣服都舍不得,就为了攒这点钱出去旅游。

想起我说的那些伤人的话,我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

她明明可以置身事外,明明可以继续生我的气,可是她还是选择了帮助我们。

而且还不让我们知道,不要我们的感激。

这就是我的婆婆,一个善良得让人心疼的老人。

手术很成功,爸爸很快就转危为安了。

医生说发现得及时,切除得干净,只要好好调养,完全可以康复。

在医院陪了爸爸两天,我就迫不及待地赶回了城里。

我要去找婆婆,要当面向她道歉,要告诉她我知道错了。

可是王大婶告诉我,婆婆昨天就走了,说是要去外地旅游,具体去哪儿没说。

"她走的时候还挺高兴的,说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王大婶的话让我更加内疚,婆婆是故意躲着我们,不想让我们感到负担。

我在家里等了三天,婆婆才回来。

她拎着一个小包,风尘仆仆的样子,脸上却带着久违的笑容。

"妈。"

我走过去,想要抱住她,可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回来啦?你爸的身体咋样了?"

婆婆很自然地问,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妈,我都知道了。"

我的声音有些颤抖。

婆婆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知道啥了?我这几天去了趟泰山,爬山可累死我了。"

"妈,您别装了,我妈都告诉我了。"

我跪在了她面前,"妈,我错了,您原谅我吧。"

婆婆的眼圈红了,赶紧扶我起来,"起来吧,地上凉。"

"妈,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不该那样跟您说话,不该埋怨您。"

我抓着婆婆的手,"您为我爸花的钱,我一定还给您,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还。"

婆婆忽然哭了,"傻孩子,妈不是要你还钱,妈是心疼你。"

"你爸妈养你这么大不容易,你孝顺父母是应该的。妈年轻的时候,也为了自己的爸妈跟婆婆闹过,后来才明白,都是一家人,没有过不去的坎。"

她拉着我的手,"妈那点钱,本来就是给家里留着应急的,旅游什么时候都能去,可是人的命只有一条啊。"

我哭得更厉害了,"妈,那您为什么不直接给我,还要让我误会您?"

婆婆叹了口气,"妈是想让你明白,钱不是万能的,但是家人之间的理解和关爱比钱更重要。"

"你当时那样跟妈说话,妈心里也难受,可是妈想了想,你是为了自己的爸爸着急,这说明你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妈就是想试试你,看看你是真心孝顺还是只是嘴上说说。"

听了婆婆的话,我既感动又惭愧。

原来她早就知道我偷拿了她的存折,也早就原谅了我,只是想通过这件事让我成长。

"妈,那您的旅游梦想怎么办?钱都花光了。"

婆婆笑了,"谁说花光了?妈这次去泰山,玩得可开心了。剩下的钱,妈打算明年去桂林,你陪妈去好不好?"

我点点头,"妈,我一定陪您去,咱们看山看水,好好玩一趟。"

婆婆笑了,那笑容比桂林的山水还要美。

老张下班回来,看到我们娘俩和好如初,也松了一口气。

"妈,您终于回来了,我都想死您了。"

他说着,眼圈也红了。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吃饭,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婆婆还是那个慈祥的婆婆,给我夹菜,问我工作累不累。

老张也恢复了往日的活泼,一个劲儿地给婆婆夹菜。

我看着这温馨的画面,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婆婆,再也不让她受委屈。

半个月后,爸爸康复出院了。

妈妈特意带着爸爸来城里看婆婆,还带了家里种的青菜和土鸡蛋。

两个老人见面,格外亲热,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爸爸握着婆婆的手,说了好多感谢的话,婆婆一个劲儿地摆手,说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

"亲家,您这是救了我的命啊,这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爸爸说着,眼泪都下来了。

"老哥,您别这么说,小丽是我儿媳妇,您就是我爸,我给自己爸看病,那不是应该的吗?"

婆婆的话说得特别真诚,让在场的人都感动得不行。

晚上,我帮婆婆收拾碗筷的时候,她忽然说:"小丽,妈想明年春天的时候去趟桂林,你陪妈去好不好?"

"妈,我一定陪您去,咱们看山看水,好好玩一趟。"

我点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攒钱了。

"其实妈这次去泰山,遇到了一个旅行团,都是老年人,大家相处得特别好。"

婆婆的眼睛亮亮的,"妈想加入他们,以后经常出去走走,你们觉得咋样?"

"太好了妈,您应该多出去走走,见见世面。"

老张在一旁附和着。

看着婆婆兴奋的样子,我心里五味杂陈。

她这一辈子为了家庭付出了太多,现在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一回了。

现在我们家的房贷还在还,每个月还是那六千块钱,可是再也没有人抱怨过。

爸爸的病好了,妈妈的腰也在慢慢恢复,家里的日子虽然还是紧巴巴的,但是充满了希望。

因为我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钱可以慢慢挣,债可以慢慢还,但是家人之间的感情一旦有了裂痕,就很难再修复如初了。

每当我看到婆婆那本旅游杂志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想起自己曾经说过的那些伤人的话。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我们的家又重新变得温暖如春。

婆婆也实现了她的旅游梦,几乎每个月都要出去一次,回来后就跟我们讲她的见闻。

有时候我觉得,也许这场风波是必要的,它让我们一家人更加珍惜彼此,更加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亲情。

来源:智慧豆浆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