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法治清风”伴着琅琅书声吹进临渭区各中小学。今年临渭区开学“法治第一课”秉持“精准滴灌”与“全域覆盖”理念,以培养未成年人法治意识、自护技能为重要课题,在新学期为孩子们系好第一粒“法治纽扣”,用法律力量护航其阳光成长。
潼关法院法官干警送法进校园,为学生上法治课。 通讯员 李梦琦 摄
临渭区
通讯员 李欣
金秋九月,“法治清风”伴着琅琅书声吹进临渭区各中小学。今年临渭区开学“法治第一课”秉持“精准滴灌”与“全域覆盖”理念,以培养未成年人法治意识、自护技能为重要课题,在新学期为孩子们系好第一粒“法治纽扣”,用法律力量护航其阳光成长。
法治副校长登台,“平安课堂”干货满满。法治副校长们化身“主讲人”,带着专业法律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走上讲台。他们以身边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生动解答“什么是校园霸凌”“如何应对校园霸凌”“哪些行为属于法律红线”等问题……复杂的法律条文被转化为发人深省的警示故事,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纷纷在心里盘算:“以后遇到欺负,就能这样求助。”一堂课结束,法治的种子已悄然在稚嫩的心间扎根。
“2号工作日”律师下沉,法治触及每个角落。为实现法治“全域覆盖”,临渭区司法局将开学“法治第一课”与常态化法治服务品牌“2号工作日”深度融合。通过组建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律师队伍,深入社区、走进乡村学校,不仅带来精彩法治讲座,还在现场设立“法律咨询台”。“律师阿姨,别人拿我东西不还怎么办?”“叔叔,网上有人骂我算违法吗?”下课后,孩子们围拢过来,带着好奇与困惑提问。“同学们的法律意识真不错!”律师们耐心解答,让法律的温暖触角延伸到每名学生心中。
形式“走新”更“走心”,普法效果看得见。今年的法治课堂打破“你讲我听”的传统模式,以沉浸式体验让法律知识“活”起来:结合身边人、身边事授课,增强学生代入感;召开法治主题班会,鼓励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组织法律知识竞答,现场抢答声此起彼伏……课堂从“被动听”转变为“主动想”,让法律知识真正走心入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法治第一课”为新学期拉开法治护航序幕,不仅普及了法律知识,更通过系列扎实举措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网。今年以来,临渭区已开展校园法治宣讲、专题讲座400余场,覆盖95%以上中小学,累计惠及师生超6万人次;组织“家校共育法治课堂”86场,覆盖家长4.5万余人次,成功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保护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华州区人民检察院
渭南日报 记者 刘娜 通讯员 刘菲 梁韵苗
“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校园欺凌?”“遇到不法侵害时该如何有效自我保护?”……华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用一连串引人深思的问题切入,迅速吸引了在场师生的注意力。9月5日,两堂“走新”更“走心”的法治课在华州区瓜坡中学、未来小学分别开讲,为师生带来了两场别开生面的“法治盛宴”。
活动中,检察官用学生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剖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网络欺凌、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等一个个真实生动、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还通过视频短片、情景假设、提问抢答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现场气氛活跃。
没有枯燥的法条,只有鲜活的故事,现场互动频频,“检察官老师”的提问引发学生们思考和讨论,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学生们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明确了行为边界和法律底线。
“原来法律离我们这么近!”一名学生课后感慨道。这堂课不仅教会了他们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
检校携手,共护未来。此次活动是华州区人民检察院深化“法治进校园”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后,该院将继续创新形式,让法治精神真正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为青春保驾护航。
华阴市人民检察院
通讯员 张盼硕
9月1日,华阴市城关小学迎来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华阴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走进校园,以国旗下宣讲的形式,为全体师生开启生动的“法治课”。
“同学们知道吗?法治并不是遥远的大道理,而是保护大家的规则。”庄严的国旗下,宣讲刚开场,检察官就用一句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将“法治”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学生易懂的“保护伞”。随后,检察官结合校园生活中的小事举例,分享贴近学生日常的真实案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法治就在身边”,并送给他们三个“法治小锦囊”:要知规则,牢记校园纪律与法律常识,清晰分辨“可为”与“不可为”;要守底线,从身边小事做起,不忽视小错的潜在危害,坚决对不良行为说“不”;要会求助,做勇敢的小学生,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及时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短短15分钟的宣讲,既科普法律知识,又传授自我保护技巧,让“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悄然扎根,引导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守护自己的成长之路。
法治宣讲结束后,检察官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共同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检查。检查重点聚焦校园安全设施及消防器材的完好情况、摆放规范与否,以及食堂卫生消毒是否到位,为学生的成长再添一层“安全防护网”。
华阴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入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等活动,协同相关部门扎实推进校园周边综合整治,以更精准的法治教育、更精细的安全保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法治保护伞”。
大荔县人民法院
通讯员 王瑞格
开学第一天,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的操场上多了一抹特别的风景——“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守护美好青春远离性侵害”“扣好青春纽扣远离不良行为”“加强法治宣传创建平安校园”4块宣传展板前,围满了青春洋溢的学生。
“同学们,哪些行为会构成校园欺凌?校园欺凌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大荔县人民法院法治副校长帖妮的开场提问,让原本活跃的学生瞬间陷入沉思。9月1日,大荔县人民法院的帖妮以“用法‘零距离’守护青少年的你”为题,为该校同学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课上,帖妮围绕展板上的“校园欺凌”“性侵害”“不良行为”等核心内容,重点讲解了如何预防此类问题,以及相关行为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为共建安全和谐校园,她还带领学生们庄严宣誓:“不施暴、不冷漠、不沉默。尊重他人,保护自己,勇敢说不。拒绝霸凌,远离侵害,阳光成长!”青春与法律的约定,在这一刻变得具体而真切。
随后的“零距离”体验法院囚车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同学们自告奋勇,两人一组走进囚车内部。原本嬉笑打闹的身影,在车门关闭的瞬间被沉默与凝重的神情取代。
“进去后特别压抑,心里发慌。”“一下子就怕了,这就是失去自由的感觉。”“感觉天要塌了,这辈子都不想再靠近这辆车!”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张博文和其他学生分享体验感受时,语气里满是震撼。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政教主任邢哲勇现场表示:“法治教育要真正触达学生心灵,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囚车、亲身体会违法犯罪的后果,这种直观的警示,比单纯说教更有力量。”
活动落幕,法院囚车缓缓驶离校园,但它带来的思考与震撼,却深深烙印在同学们心中。这堂沉浸式“开学第一课”,以叩击心灵的方式,为青春播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也为学生的成长筑牢了法治屏障。
澄城县人民法院
通讯员 鱼茜
9月4日,澄城县人民法院联合共青团澄城县委走进澄城县北关中学,共同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法院干警专门为女学生带来一堂深刻实用的防性侵安全教育课。
课堂上,法官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女学生讲解“什么是性侵害”“如何远离性侵害”等知识,重点强调如何提高警惕、规避危险情境,以及遭遇侵害时如何有效求助、保留证据,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近年来,我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仍有发生,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此次“开学第一课”,是澄城法院延伸司法职能、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重要举措。今后,澄城法院将继续深化与各部门的协作联动,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进校园”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注入司法力量,助力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潼关县人民法院
通讯员 李梦琦
秋兰飘香,书声郎朗。9月1日至2日,潼关县人民法院法官先后走进潼关县文川小学、城关镇中心小学,为同学们送上干货满满的法治“开学第一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对我们使用网络游戏有哪些特别规定?”“如果有人以‘零食’‘玩具’为诱饵引诱你接触可疑物品,该怎么做?”文川小学的教室里气氛热烈,“防游戏沉迷”与“毒品预防”成为讨论焦点。
“我知道!未成年人玩游戏有时间限制。”有学生举手抢答。法官助理解红军随即结合具体法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网络沉迷的危害,同时提醒学生合理规划上网学习与娱乐时间。“有些不法分子会借‘游戏装备交易’‘免费充值’等噱头套取个人信息,大家一定要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在讲解毒品预防与性侵害防范内容时,他结合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学生识别新型毒品的伪装形态,掌握防范性侵害的自我保护技能。
9月2日,在城关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解红军围绕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法律内容展开宣讲。
“课间追逐打闹、攀爬楼梯扶手等行为隐藏着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意外,不仅会伤害自己,还可能危及他人。”他结合法条与真实案例,详细解读校园设施规范使用、突发情况应急等注意事项。
在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环节,解红军抛出问题:“小明总被同学起难听的绰号,作业本和文具袋还被故意藏起来,这算校园欺凌吗?”话音刚落,便有学生举手回答:“算!这种情况要主动告诉老师。”他当即肯定该学生的判断,并依据法律条文强调:“校园欺凌不仅违反校规,情节严重时还涉嫌违法。我们既要坚决抵制欺凌行为,也要学会用法律和校规保护自己,遇到欺凌要第一时间向老师反映,必要时可由家长向相关部门求助。”
两场宣讲紧扣青少年成长特点,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案例,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潼关法院今后将持续深耕青少年法治教育领域,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推动法治教育常态化、多样化、趣味化,切实把法治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全、和谐的良好环境。
合阳县人民法院路井法庭
通讯员 吴彤彤
9月4日,合阳县人民法院路井法庭走进孟庄九年制学校,开展“法治润童心护航伴成长”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热点,路井法庭法官助理吴彤彤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帮助同学们了解“法律是什么”“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并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问答形式,激发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树立规则意识,争做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好学生。
此次“送法进校园”活动,是路井法庭深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延伸审判职能的务实举措。路井法庭将继续强化与辖区学校的协作联动,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切实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司法屏障,用心守护每一张纯真的笑脸,让每个孩子在法治之光的沐浴下健康、幸福成长。
来源:渭南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