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空经济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从科幻走进现实。它已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059.5亿元,同比增长了33.8%。业界普遍预计,今年低空经济将突破1.5万亿,到2035年,这个数字将飙升至3.5万亿元,
低空经济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从科幻走进现实。它已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059.5亿元,同比增长了33.8%。业界普遍预计,今年低空经济将突破1.5万亿,到2035年,这个数字将飙升至3.5万亿元,一个足以重塑产业格局的庞大市场正在加速形成。
低空经济指垂直高度在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进行有人或无人低空飞行活动,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飞行活动主要以直升机及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主的载人飞行器、行业级无人机、消费级无人机等三大类飞行器为主。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以无人机、eVTOL等为代表的新型航空器正引领航空领域的革新潮流。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工程塑料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材料的性能,以满足日益提高的需求;另一方面,还需要降低材料的成本,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确保飞行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应当针对其使用环境、结构件的不同结构组成和性能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
传统金属材料
铝合金和钛合金作为传统的金属材料,在无人机制造领域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对结构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如机身骨架等方面应用广泛。铝合金成本相对较低,加工工艺成熟,易于大规模生产,因此在中低端无人机市场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较大,需要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其成本高达150-300元/千克,限制了其在一些成本敏感型应用场景中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
相关数据显示,在eVTOL 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占比可达机身结构重量的70%以上。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更低(仅为1.5-1.7g/cm³)还具有耐腐蚀、耐老化、耐高温等特性,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性高。
和钛合金一样,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被大规模应用;同时,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温度超过200℃、相对湿度高于80%的环境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可能会出现树脂基体软化、纤维—基体界面性能下降等问题,影响无人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机身外壳
飞行器外壳需要兼具轻便性与抗外力能力,考虑到需要长期露天作业,这就要求具有良好的耐候、耐热、耐老化的性能。因此在材质制作上,常见的有PC、ABS、TPU这些塑料材料,其中PC塑料最为常用。PC塑料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耐酸碱、低温性能和耐冲击性。实验显示,使用PC塑料制成的飞行器外壳模型时,即使从3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体到水泥地面,十次实验里,只有一次出现了轻微划痕,抗冲击性能优异,非常适合做外壳材料。
电子元器件
低空飞行器的电子元件需具备极高的精密性,同时还要耐受高温、化学物质及电磁波的干扰。目前,众多飞行器产品广泛采用ABS塑料,该材料具备卓越的耐热性、耐磁性、耐湿性以及耐酸碱性能,其电绝缘性能十分突出。这得益于ABS塑料稳定的分子结构,它能有效抵御外界电磁干扰,确保电子元件的稳定运行。此外,ABS塑料硬度高,抗冲击性和抗拉强度出色,完全符合低空飞行器的各项设计要求。
发动机支架
众所周知,发动机支架需要能承受发动机的强大作用力,并保持高强度的稳定性,多数低空飞行器制造厂商会优先考虑使用抗拉强度极佳的PA(尼龙)+GF材料。有研究表明,在模拟发动机高速运转产生的强大作用力下,PA+GF材料制成的发动机支架,能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500倍的拉力而不断裂,从而可以长期稳定地工作。
引擎外壳
由于低空飞行器引擎外壳需长期承受高温、潮湿、油雾等恶劣环境的考验,制造厂商普遍选择PPA塑料作为其外壳材料。经过三百多度的耐热处理后,该材料的耐热性能显著提升,同时具备出色的抗油、抗湿和抗紫外线能力,抗拉强度亦十分优异。即使在模拟引擎高温、高湿、油雾环境的测试中,PPA塑料制成的引擎外壳也能长时间稳定运行,确保引擎安全无虞。
机翼
低空飞行器需长时间飞行工作,其机翼部分一般需要有质轻、坚固、耐磨损的特点,还得耐受强风冲击。故而PTFE(聚四氟乙烯)塑料更为合适,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高温、耐低温特性,抗风能力优秀。在风洞测试中,用PTFE塑料制成的机翼模型,能承受10级大风的持续吹袭而不发生形变,可确保无人机稳定飞行。
特殊复杂场景适合低空飞行器适用于多种场景,既有高温高寒,也有湿地乃至水下使用场景,除了材料足够轻,足够坚韧外,还要耐高温、耐低温,可见针对特殊的使用场景,则必须选择相应的材料。
极寒环境下材料会发生脆化,材料韧性下降,接口开裂等情况,一般在不考虑成本的前提下选择:
1.聚碳酸酯(PC)
特点:抗冲击性强,透光率高(88%),常用于无人机外壳、云台保护罩等部件。
优势:轻量化、抗紫外线、耐酸碱,能承受复杂环境下的机械应力。
2.聚醚醚酮(PEEK)
特点:耐低温可达-70℃,高强度、耐疲劳,化学稳定性好,适用于发动机支架、螺旋桨等关键部件。
优势:碳纤维增强后性能更优,兼具轻量化与高强度,可替代传统金属材料。
3.硅改性聚碳酸酯(硅PC)
特点:耐低温韧性显著提升(-60℃),兼具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特性,耐溶剂、耐水解。
优势:阻燃性能优异(UL94 V-0级),适用于对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高的部件。
高热环境可造成材料膨胀变形,可能影响螺旋桨平衡、机身结构强度,导致飞行震动或失控。
1.聚醚醚酮(PEEK)
特点:连续使用温度可达260℃,瞬间使用温度超过300℃,具有高机械强度、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和电绝缘性能。
应用:可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件、螺旋桨芯材、高压连接器绝缘体、电子系统支架等。
2.聚苯硫醚(PPS)
特点:可在200℃以上高温环境中长期稳定工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
应用:适用于无人机的发动机周边部件、燃油系统部件等。
3.聚酰亚胺(PI)
特点:能在300℃以上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甚至短时间可承受500℃高温,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
应用:可用于制造无人机的高温结构件、隔热材料、密封材料等
640.png
随着低空飞行器的功能发展以及未来更多新型材料的研制与普及,必将引领一波工程塑料的革新,新型逆天材料将逐步被用在更加先进的低空飞行设备上。未来多种消费级民用机型规模化制造场景下,或许会出现比工程塑料成本更低的新型材料,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