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丹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抗抑郁药与心源性猝死 (SCD) 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尤其是 30-79 岁的人。服用时间长达六年或更长时间的人风险最高,而年轻人群的关联性最强。
丹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抗抑郁药与心源性猝死 (SCD) 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尤其是 30-79 岁的人。服用时间长达六年或更长时间的人风险最高,而年轻人群的关联性最强。
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会显著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尤其是在 60 岁以下的人群中。
心源性猝死 (SCD) 是指因心脏相关原因导致的意外死亡。在有目击者的情况下,它通常发生在症状出现后一小时内;在无目击者的情况下,它通常发生在患者最后一次被看见活着后 24 小时内。
对于 39 岁以下的人群,SCD 通常与结构异常有关,例如心肌增厚(例如肥厚性心肌病)或心脏电紊乱(例如心律失常)。对于老年人,SCD 通常与冠状动脉疾病有关,血管变窄会减少流向心脏的血液。
研究一直表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面临更高的总体死亡率,包括所有年龄组中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增加两倍。然而,抗抑郁药的使用在导致这种风险方面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
在欧洲心脏病学会科学大会 EHRA 2025 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表明,与没有抗抑郁药 (AD) 使用史的一般人群相比,有 AD 使用史的个体患 SCD 的风险较高,并且该风险因年龄和接触时间而异。
作者通过审查所有死亡证明和尸检报告,研究了 2010 年丹麦 18-90 岁居民的所有死亡情况。根据现有信息,死亡被分为非 SCD 或 SCD。AD 暴露定义为在随访年(2010 年)前 12 年内至少两次在一年内兑换 AD 药物处方。此外,暴露时间分为两组:1 至 5 年和 6 年或更长时间。
2010 年,在 430 万 18-90 岁居民中,共有 45,701 人死亡,6002 例 SCD 病例。在随访前一年,共有 643,999 名居民接触过 AD 药物。AD 人群中有 1,981 例心脏猝死,未接触药物的普通人群中有 4,021 例。除 18-29 岁年龄组外,所有年龄组中接触药物的人群的 SCD 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得多,但 18-29 岁年龄组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比无统计学意义。
当根据年龄、性别和合并症对数据进行调整后,与未接触抗抑郁药的一般人群相比,接触抗抑郁药 1 至 5 年的人群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高出 56%,而接触抗抑郁药 6 年或更长时间的人群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高出 2.2 倍。
在 30-39 岁的人中,与未接触过抗抑郁药的普通人群相比,接触过 1 至 5 年抗抑郁药的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大约高出三倍。接触过 AD 六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这一风险增加到五倍。
在50-59岁的人群中,与未接触抗抑郁药的一般人群相比,接触抗抑郁药1至5年的人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增加了一倍,而接触抗抑郁药6年或更长时间的人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增加了四倍。
在老年人群中,不同抗抑郁药物暴露时间相关的风险差异有所减小。与未暴露的一般人群相比,70-79 岁人群中,暴露于 1-5 年 AD 的人患 SCD 的风险增加 1.83 倍或 83%,而暴露于 6 年或更长时间的人患 SCD 的风险增加 2.2 倍。
在40~79岁人群中,接触AD 6年以上者SCD发病率比接触AD 1~5年者明显增高,每10年年龄组风险增幅不同,40~49岁人群中,接触AD 6年以上者SCD风险比接触AD 1~5年者高70%,50~59岁、60~69岁、70~79岁人群风险增幅分别为100%、40%、20%。39岁以下和80岁以上人群中,接触AD 6年和1~5年者SCD风险增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抗抑郁药的暴露时间与心脏猝死风险增加有关,并且与患者暴露于抗抑郁药的时间长短有关,”研究合著者、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医院的 Jasmin Mujkanovic 博士说:“与普通人群中未接触抗抑郁药的人相比,接触抗抑郁药 6 年或更长时间的人的风险甚至比接触 1 至 5 年的人更高。”
关于这种关联的潜在原因,Mujkanovic 博士补充道:“心源性猝死风险的增加可能归因于抗抑郁药的潜在副作用。然而,服用抗抑郁药的时间也可能是更严重的潜在疾病的标志。此外,这种增加可能受到与抑郁症相关的行为或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例如延迟就医和心血管健康状况不佳。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会议:欧洲心脏病学会科学大会 EHRA 2025
文章来源: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来源:康嘉年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