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倪海厦老师的医术,可谓宗师级别,想学他的六字诀功夫,还是先要有八段锦的功夫筑基才对。
武林中有句老话,功大不讲理。
功夫高了,可以霸气侧漏、超出常理。
倪海厦老师的医术,可谓宗师级别,想学他的六字诀功夫,还是先要有八段锦的功夫筑基才对。
一、 功大欺理
我们喜欢太极,推崇四两拨千斤。
可谁知道,手上没有千斤力,何谈四两拨千斤!
即使你的拳理都对,速度也快,角度也刁,但拳头没功,打人就毫无用处。
换过来,你身强体壮,对阵饿了10天的泰森,他的拳理再精,也形同虚设,你就可以不讲理,怎么打怎么是。
二、 六字迷阵
拳法怎么用?要看自身功夫高低。
医术怎么用?也要结合医者的能耐。
倪海厦老师的六字诀,独树一帜。
既不同于古代陶弘景、孙思邈版本,也不同于今人南怀瑾、马礼堂版本。
上周,粉丝们探讨了倪海厦老师的六字诀,似乎越学越迷茫了。
三、 独树一帜
关于六字诀的发声,古人和今人不同。
陶弘景要求,“耳不得闻声”。
孙思邈讲究,“切忌出声闻口耳”。
南怀瑾老师,“气至声不至”,以气为主,声气结合。
马礼堂老师,声带震动,发音响亮。
倪海厦老师,则更加特殊,有的字有声,有的字无声。
四、 文练武练
易筋经有文练武练,八段锦有文练武练,那六字诀呢?
民间的说法,当然也有文武之分。
武炼的发声,一般与咒语、技击有关,通过声音夺人魂魄。
大家都看过倪师的易筋经,雄壮有力,与通行衙版有很大不同。
大河认为,倪师的六字诀,似乎与武炼有相通之处。
那问题又来了,有的字发音,有的字无声,与咒语发音又不一样,更奇怪的是,导引的动作非同一般。
五、 气机困惑
咱们就以倪师的肺字为例。
上次写六字诀后,大家很感兴趣,有粉丝在群里,谈到练习倪师的六字诀的感悟。
导引加六字诀,是一门绝技。
倪师谆谆教导,令人高山仰止。
导引肺经,大河一般用八段锦的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而倪师采用了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很巧妙。
唯有一点令大河担忧,倪师所传呼吸的动作,似乎不符合生理。
果不出大河所料,粉丝反馈,练了后会咳嗽。
六、 谁练都咳
视频中,倪师也出现了咳嗽,解释为肺藏的排病反应。
在导引术中,咳嗽是个药引子,比如说要想调动肺经,可以先主动咳嗽,目的让气机顺畅。
但是,在做功过程中,被动的出声,从生理角度,是气机紊乱之症。
就像跑步中,出现咳嗽频频,显然是气机不畅了。
各位,大家可以按照倪师的六字诀,演练一下,8成你也会咳嗽。
七、 致敬倪师
倪师的六字诀练法,非常刚猛。
网上视频很多,除了我们讲的肺,还有心肝脾肾三焦。截图是视频转的文字,大河仅截图,供各位参考。
倪师是一代宗师,他传授的功夫,自然有他的道理。
可惜,斯人已去,如果能当面求教,那该多好啊!
八、 学无止境
大河觉得,想学倪师的六字诀,你先要有倪师的功夫才行。
否则,还是从无声到有声,慢慢来,别想一口吃个胖子。
不过,功大欺理,肯定错不了。
古有八段锦,现有金刚功。
我们先筑牢基础,让自己的功夫变得强大,或许有一天,能达到倪师一半儿的境界,也能纵横江湖了。
来源:大河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