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风吹拂,硕果盈枝。9月7日,一场以“好事‘花生’探索之旅”为主题的研学体验课在磁县天悦农场展开。活动通过“花生小课堂”“田间采摘”“手工创作”等丰富环节,带领孩子们走进泥土与自然,在实践中收获知识。这既是一次户外劳动实践,更是一场融合自然教育与健康科普的沉浸
秋风吹拂,硕果盈枝。9月7日,一场以“好事‘花生’探索之旅”为主题的研学体验课在磁县天悦农场展开。活动通过“花生小课堂”“田间采摘”“手工创作”等丰富环节,带领孩子们走进泥土与自然,在实践中收获知识。这既是一次户外劳动实践,更是一场融合自然教育与健康科普的沉浸式学习之旅。
活动伊始,农场负责人为大家带来了生动有趣的“花生小课堂”。课程从花生的生长特性讲起,延伸至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的诸多益处,内容逐一细致讲解。通过科学的讲解,孩子们不仅认识到了每一份食物的来之不易,更在心中悄然埋下了珍惜粮食、健康饮食的种子。
采摘环节,让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他们拎起小筐,兴致勃勃地投入花生采摘的全过程——拨开层层泥土,当一串串饱满的花生果映入眼帘时,惊喜与兴奋在他们脸上绽放。通过亲身劳作,孩子们真切体会到了劳动的汗水与艰辛。
在挖花生的过程中,农场主人还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花生的种植过程——从选种、播种、施肥到收获的各个环节,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通过亲自动手参与收获,他们不仅完完整整地了解了花生的生长过程,更深入认识了其营养价值及可加工成的产品(如花生油、花生酱等)。这次实践让学习从书本延伸到生活,既拓展了孩子们的认知视野,也有效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
“今天在农场挖花生挺开心的!拔起植株看到一串串花生特别有成就感。听到老师讲才知道花生有很多用处,还能用花生壳做手工。这次研学亲近了自然,学习了新知识,动手又有趣。”参与活动的陈钧维同学分享道。
收获的花生不仅是美食,更成为了手工创作的天然素材。在创意制作环节,农场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材料,引导他们利用花生独特的外形和纹理特征,通过拼贴与艺术创作,将这份自然的馈赠转化为精巧的手工作品。
“看到大家挖花生时的笑脸,我们特别欣慰。挖花生、用花生壳做手工,既能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懂农事,还能让课本知识‘活’起来,培养动手能力。后续我们会多设计、优化这类活动,让大家在体验中长见识、乐成长。”磁县天悦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利华说道。
近年来,磁县深度挖掘本地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旅行,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创新研学形式,吸引周边学生及亲子家庭参与。这些活动既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提升综合素质,更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来源:磁县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