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搭优质实践平台助学子能力素养双提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08:11 1

摘要:2025年,大同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高度重视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通过多部门协同、多举措并行,积极为青年学子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在提升青年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2025年,大同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高度重视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通过多部门协同、多举措并行,积极为青年学子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在提升青年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9月3日,记者从团大同市委获悉,今年全市共发布实习实训岗位4865个,计划招录6154人,共有6346人提交申请。经过双向选择,最终3152名大学生走上实践岗位。他们分布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领域岗位,在有限的实习期内努力实现了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双重提升。

深化个人成长 突破项目增效

今年暑假,团大同市委搭建优质实践平台,深化校地合作,通过扎实部署、精准对接、精心服务,不断强化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

在政务岗位,实习实训大学生参与政策调研、公文起草等工作,熟悉了基本的行政工作流程;在基层一线,大家走访村(社区),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际工作当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在文旅领域,大家参与景区运维、文化推广、志愿服务,深化了对地方文旅资源的理解与运用。

通过与同事协作、对接服务对象,大学生的沟通协调、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大家表示,“学会了在团队中高效配合”,“能独立应对工作中的突发问题”,“协调组织与沟通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在原有岗位实习的基础上,今年大同市新增加了项目实习,以“揭榜挂帅”的形式邀请高校师生根据项目选题需求组建大学生实践团队,并结合“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参加项目实习,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的50个团队,各团队分别围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地方发展等主题展开实践,以青春力量为城市发展赋能。

其间,大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当地特色资源,为产业帮扶方案提供青年视角参考,助力乡村振兴;聚焦地方文化、产业IP的挖掘与设计推广,推动乡村故事等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丰富文旅内涵;以暑假托管工作为抓手,设计趣味课程并做好安全管理,为地方教育及综合发展积累实践经验。

开展多元活动 升级实习体验

为增强实习实训大学生的归属感与获得感,团大同市委与各实习单位结合实际,通过成立临时团支部、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党团日、研学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大家搭建成长平台。

岗前培训“筑基石”。在大同市2025年度“实习山西”活动启动仪式上,不仅推介了该市人才政策,对实习实训活动进行全景介绍,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需求,对保密知识、公文写作、公务礼仪等实务模块进行培训,帮助大学生快速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变。

实践体验“融城市”。为了让红色记忆融入青春血脉,大同市文明办、团市委联合主办了“青春理响晋行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宣讲活动,带领大家循着历史的足迹,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勇当中流砥柱的壮阔历程。

团大同市委还组织150名市直实习实训大学生参观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和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激励大家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前行动力。团平城区委带领大学生走进大同红色记忆纪念馆与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在历史场景中追寻烽火岁月的印记,深刻体悟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团灵丘县委开展了“赓续红色血脉·青春致敬荣光”活动,从清扫陵园的躬身实践,到仪式中的追思致敬,再到纪念馆里的历史回溯,大家在缅怀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为了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大同的产业发展现状,团云州区委带领大家走进唐家堡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了解黄花产业从传统种植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通过遥感监测设备实时查看黄花长势,亲身感受“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和农旅融合项目的生动实践。

而在阳高县,大学生走进农业产业园区和田间地头,通过亲身体验种植管理、采摘、筛选、封装等过程,加深对科技赋能的理解,进一步感受用科技反哺乡村,使产业更稳、农民收入更实,现代农业向精细化、智慧化发展的生动体现。在天镇县,大家参观了旭升光伏电站,感受大同在能源革新方面作出的努力。

团大同市委组织大学生与市青联委员共同座谈,围绕“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旅融合发展”分享心得、交流经验,既为青年学子提供了表达观察与思考的平台,也让职能部门与青年力量实现深度对接,为本地文化事业发展凝聚青春动能。

大学生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团云冈区委联合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跟着环保‘趣’旅行,‘青’捡垃圾净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对河岸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团浑源县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分批次进入悬空寺景区,通过参与指引路线、疏散人流、特殊群体帮扶、维护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浑源文旅发展。团新荣区委、团广灵县委、团左云县委还通过开展“青耘中国”大学生直播助农、“青春同行 致敬火焰蓝”主题团日等活动,不断丰富实习实训活动内涵。

此外,大同市委统战部、市委编办、市财政预算评审保障中心、各县区团委等也在实习实训期间,结合各自工作举办不同主题的座谈会,既肯定了大学生们勤学好问、踏实肯干的工作表现和积极主动、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也就大家关心的就业创业、婚恋交友、权益保障、社会融入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为大家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参考和方向。

持续优化平台 汇聚青春动能

全方位的暖心服务,传递出大同育才引才的热情。据悉,大同市将以此次实习实训为契机,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实习实训工作提质增效。

深化岗位精准对接。加强与高校、用人单位的联动,围绕能源、算力、文旅、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征集更多专业匹配度高、实践价值强的岗位,努力实现“学生有成长、单位有需求、城市有发展”的共赢。

完善长效服务机制。建立实习实训大学生跟踪服务体系,通过联络群不定时更新大同就业信息和一系列就业政策,对有留在大同就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等服务;持续优化住宿、补贴等保障措施,让大家安心实习、爱上大同。

扩大品牌影响力。探索建立“实习实训+人才引进”模式,吸引更多全国高校学子了解大同、走进大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储备青年人才,让青春力量在古都大同绽放光彩。

两个月的实习实训,是大同市与青年人才的 “双向奔赴”,更是一座古都向未来发出的 “青春邀约”。正如大学生所说:“大同教会我们 ‘扎根’的力量,我们愿做大同发展的‘种子’,在这片热土上向下生长、向上开花。”大同市也始终以开放姿态搭建实践平台,让更多青年在这片热土上成长成才,与城市共进步、同发展。同时,期待更多青年与大同相遇,在实践中书写属于他们的“大同故事”。(本报记者 吕汉富)

来源:山西青年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