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发表于《NPJ Precis Oncol》(中科院1区、IF=8.0分)的研究。研究针对脑膜瘤Ki-67指数预测的临床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的非侵入性解决方案。通过整合3D MRI、放射学特征与放射组学数据,该模型在内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发表于《NPJ Precis Oncol》(中科院1区、IF=8.0分)的研究。研究针对脑膜瘤Ki-67指数预测的临床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的非侵入性解决方案。通过整合3D MRI、放射学特征与放射组学数据,该模型在内部与外部验证中均表现出优异的预测性能,并能有效预测肿瘤生长趋势,为无症状脑膜瘤的个体化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
论文题目:A multi-modal deep learning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Ki-67 for meningiomas using pretreatment MR images.
一、背景与引入
❓问题:Ki-67是脑膜瘤细胞增殖的关键生物标志物,传统检测依赖侵入性手术或活检,风险高、负担重。
✅解决:开发一种基于术前MRI的非侵入性深度学习模型,预测Ki-67表达水平,辅助临床决策。
✅思路:采用多模态表示学习框架,融合3D MRI、放射学特征和放射组学特征,通过交叉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交互与模型泛化能力。
二、思路实现
✅使用Transformer架构,分块处理不同模态输入(MRI、放射学特征、放射组学)。
✅引入交叉注意力机制,使模型能关注MRI中与放射学特征相关的区域。
✅通过辅助输出和Dropout模块支持灵活输入(如缺失放射组学时仍可预测)。
✅在三个中心共1008例手术患者中训练与验证,231例无症状小脑膜瘤用于生长预测验证。
三、结果解读
✅最佳输入组合为“3D MRI + 放射学特征 + 放射组学”,在内部测试AUC=0.797,外部AUC=0.808。
✅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且能预测3年/5年肿瘤生长(AUC=0.756/0.727)。
✅临床实用性高:模型输出与最新指南一致,支持保守随访或积极干预的决策。
✅可解释性强:Grad-CAM和交叉注意力图显示模型关注区域与放射学特征一致。
Fig. 1: 不同输入组合模型在内部(A)和外部(B)验证集中预测Ki-67指数的ROC曲线。
Fig. 2: 预测概率与脑膜瘤肿瘤体积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包括ROC曲线、决策曲线、KM生存曲线、患者风险分层及多因素Cox回归热图。
Fig. 3: 模型训练、评估与临床验证的流程图。
Fig. 4: 本研究患者招募的工作流程。
来源:云阳好先生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