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快评 | 让自信生长,每个人都会不负众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8 15:54 1

摘要:9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庞众望署名文章《年少时生长出的自信》。庞众望表示,想对自己童年时的音乐老师、对所有坚守在乡村讲台上的老师们,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在普通的教室里,用自己的朴素和真诚,带走孩子的胆怯,为他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庞众望获评《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

9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庞众望署名文章《年少时生长出的自信》。庞众望表示,想对自己童年时的音乐老师、对所有坚守在乡村讲台上的老师们,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在普通的教室里,用自己的朴素和真诚,带走孩子的胆怯,为他们留下勇气和信心。

庞众望,名“众望”,寓意“众望所归”。8年前,刚考上清华大学的他被置于舆论的聚光灯下——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身患重病,家境拮据,他一边坚持上学一边卖废品补贴家用。然而,逆境中的他并未自暴自弃,反而磨炼出“穷且益坚”的韧性,最终通过“自强计划”,叩开了清华大学的校门,走上了破茧成蝶的逆袭之路。

2025年8月16日,庞众望不负“众望”,当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自信满满地走上领奖台。

自信是什么?庞众望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唱歌的时候,我会把背挺直,声音也放开一些。后来,直到中学阶段,我都敢于在课堂上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

自信从何而来?源自“被肯定”。当众唱歌,或许不是难事,但对于害怕被大家注视、自认为五音不全的庞众望来说,却有些底气不足。文中,庞众望回忆起自己上小学时,在那所仅有一位音乐老师、教室简陋的乡村学校里,因为老师常常夸赞他唱歌好听,还让他第一个站起来唱,从而逐渐摆脱了胆怯,在心底种下了自信的种子。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那份来自老师的肯定,比得到任何奖状都要开心。”可见,自信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从“有人肯定我”的喜悦积累而来。也正是这份肯定,支撑着庞众望从乡村走向清华园,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攀登,成长为如今让人敬佩的模样。

自信,就是对自我价值的笃定。在清华求学期间,庞众望曾在意他人目光,怕“有负众望”,但他后来在科研中找到方向,即便经历多次失败,也凭着家庭赋予的韧性坚持了下来;他曾担任班级团支书、生活委员、宣传委员,心理的落差也在一次次尝试中化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当我们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自信的生长需要土壤,更需要播种者。年少时,音乐老师的鼓励和认可,让庞众望开始相信自己。在家里,母亲的乐观心态,使得庞众望面对困境和苦难时没有退缩。考进清华大学,在学校全面的补助措施下,庞众望的学习和生活并无后顾之忧。庞众望的成长轨迹启示我们,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一句真诚的赞美、一次平等的注视、一次暖心的帮助,或许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如今,庞众望继续留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告诉学弟学妹们,清华足够大,可以满足大家无限的可能和想象。要利用学校宝贵的资源,与优秀的老师、同学、校友多沟通。一定不要畏惧,一定要争取。自信的沃土,就在每个人的脚下。让自信生长,每个人都会不负众望。

来源:长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