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冻多肽问世,登上AM:高效、经济、可生物降解的冰晶控制材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8 07:53 2

摘要:冰晶的形成与生长是许多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涵盖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农业、食品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传统的防冻剂如乙二醇、甘油和二甲基亚砜(DMSO)虽有效但具有毒性,而多糖类虽能抑制冰晶再生长(IRI),却需要极高浓度,带来渗透压升高、粘度增加等问题。天然抗冻

新型防冻多肽问世:高效、经济、可生物降解的冰晶控制材料

冰晶的形成与生长是许多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涵盖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农业、食品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传统的防冻剂如乙二醇、甘油和二甲基亚砜(DMSO)虽有效但具有毒性,而多糖类虽能抑制冰晶再生长(IRI),却需要极高浓度,带来渗透压升高、粘度增加等问题。天然抗冻蛋白(AF(G)P)虽高效但提取困难、成本高昂,且易含过敏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生物相容、经济且可规模化生产的仿生防冻材料迫在眉睫。

美国犹他大学Jessica R. Kramer团队报道了一种由丙氨酸(Ala)和谷氨酸(Glu)组成的全合成抗冻多肽,其在微克级浓度下即可有效抑制冰晶生长。该多肽采用经济高效的N-羧酸酐(NCA)聚合法制备,无需保护基即可在水中进行,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可生物降解性,且对细胞无毒。通过系统研究构象、电荷和疏水性等因素,团队揭示了其α-螺旋结构对防冻活性的关键作用,并证明其对镜像结构同样有效。概念验证实验表明,该多肽能保护模型蛋白药物在多次冻融循环中的活性,并可抑制冷冻食品中冰晶的生长,展现出在生物医药和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潜力。相关论文以“An Ultrapotent, Ultraeconomical, Antifreeze Polypeptide”为题,发表在

Advanced Materials上。

研究团队通过两种NCA聚合方法(A法需保护基与无水条件,B法则在开放水域中进行且无需保护基)成功合成了(Ala-Glu)共聚多肽。结构表征显示,该多肽呈典型的右手α-螺旋构象,其螺旋稳定性随链长增加而提高。圆二色谱(CD)分析进一步证实,镜像多肽(ADED)50形成左手螺旋,而外消旋多肽(AL/DEL/D)50则呈无序构象。热可逆性实验表明,(ALEL)50在95°C加热后仍能恢复原有构象,优于某些天然抗冻蛋白。

图1. 防冻聚合物面板的设计与合成 A) 面板的化学结构、卡通图示及性质。 B) 使用三光气将氨基酸转化为环状N-羧酸酐(NCA)单体;对于Glu和tBu-Glu NCA,添加环氧氯丙烷作为酸清除剂。NCA聚合采用方法A(需无水/惰性条件及保护基,可制备200+残基多肽)或方法B(可在开放大气和水相中进行,无需保护基,可通过功能胺调节链端基团,但多肽聚合度限制在≈50残基)。

图2. 多肽结构表征 A) tBu-EL NCA 与 (ALEL)50 的FTIR谱图对比。 B) 无保护基的EL NCA 与 (ALEL)50 的FTIR谱图对比。 C–E) 多肽在20°C PBS缓冲液中的CD光谱:C) (ALEL)n 的螺旋倾向与链长相关;D) (ALEL)50 和 (ALKL)50 形成与冬比目鱼AFP1类似的右手α-螺旋,而(VLEL)50 为无序结构;E) 镜像(ADED)50 为左手α-螺旋,外消旋(AL/DEL/D)50 为无序结构。 F) (ALEL)50 在4°C、95°C及再次冷却至4°C后的CD光谱,显示其构象热可逆性。

在抗冻活性方面,团队通过冰晶再生长抑制(IRI)实验发现,链长≥50残基的(ALEL)n在100 μg/mL浓度下即可抑制91–94%的冰晶生长,效果优于100 mg/mL的DMSO。构象有序性被证明是关键因素:无序的外消旋多肽即使浓度提高10倍仍无活性,而带电性质(阴离子Glu vs 阳离子Lys)对活性影响不显著。动态冰形貌实验显示,(ALEL)50可诱导冰晶形成六边形板状结构,表明其可能结合于冰的棱柱面。此外,缓冲液离子组成对阳离子多肽的冰形貌调控能力有影响,而阴离子(ALEL)50在不同缓冲体系中均保持稳定活性。

图3. 防冻活性测定 A–E) IRI splat assay 代表性图像(冰晶生长40分钟后):A) PBS阴性对照;B) wfAFP1阳性对照(100 μg/mL);C) (ALEL)50(100 μg/mL);D) (VLEL)50(1 mg/mL);E) (AD/LED/L)50(1 mg/mL)。比例尺为200 μm。 F–H) IRI定量数据(相对于PBS的冰晶平均粒径百分比):F) (ALEL)50、G) (ALEL)200 在不同浓度下的活性;H) 多种多肽与对照的并列比较。 I) 动态冰形貌实验:PBS对照 vs (ALEL)50(100 μg/mL)。 J–M) 阴离子(ALEL)50 与阳离子(ALKL)50 在阴离子PBS vs 阳离子TBS缓冲液中的冰形貌比较(500 μg/mL)。比例尺为100 μm。

生物相容性与降解性实验表明,阴离子(ALEL)75即使在高浓度下也对HEK 293细胞无毒,而阳离子(ALKL)75则表现出浓度依赖性毒性。蛋白酶降解实验证实,L型多肽可被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完全降解,而D型镜像多肽则能抵抗酶解,为其在不同寿命要求的应用中提供了选择。

在概念验证应用中,(ALEL)50能显著保护乳酸脱氢酶(LDH)在8次冻融循环后的活性,100 μg/mL即可实现完全保护。对于抗增强绿色荧光蛋白抗体(aEGFP),该多肽也能有效防止冻融引起的功能损失。然而,对于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其本身具有良好的冻融稳定性,多肽的保护效果不明显。在食品应用方面,添加(ALEL)50的冰淇淋在冷冻后冰晶尺寸显著减小,显示出其在改善冷冻食品质构方面的潜力。

图4. 细胞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冻融保护应用 A) HEK 293细胞存活率(CCK8法):阴离子(ALEL)75 与阳离子(ALKL)75 在不同浓度下的毒性对比。 B) SEC/MALS谱图:(ALEL)50 在蛋白酶K处理前后的生物降解性。 C) LDH在8次冻融循环后的酶活性(添加不同浓度(ALEL)50)。 D) aEGFP抗体在0/1/20次冻融后的结合活性变化。 E) 曲妥珠单抗在0/1/20次冻融后的结合活性变化。 F) 冰淇淋中添加100 μg/mL (ALEL)50 的IRI活性定量(相对于未处理对照)。 G) 未添加多肽的冷冻乳制品冰晶图像。 H) 添加(ALEL)50 的样品冰晶图像。

综上所述,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天然氨基酸的高效、经济、可生物降解的防冻多肽,其具备优异的冰晶控制能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的降解性能,在生物医药、食品工业、农业和涂层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这种仿生多肽有望替代传统有毒防冻剂,为低温存储和冷冻保护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来源:佳佳聊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