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女名人第二集(周至近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0 01:40 1

摘要:周宣王王后,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贤后。《列女传》载其"脱簪待罪"劝谏宣王勤政,推动"宣王中兴"。她主持修订周室婚仪,废除人殉旧俗,青铜器"姜鬲"铭文记载其主持籍田典礼,开创王后参与国家祭祀先例。

周宣姜(西周,约前9世纪)

周宣王王后,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贤后。《列女传》载其"脱簪待罪"劝谏宣王勤政,推动"宣王中兴"。她主持修订周室婚仪,废除人殉旧俗,青铜器"姜鬲"铭文记载其主持籍田典礼,开创王后参与国家祭祀先例。

钟离春(战国,齐国人)

又称"无盐女",中国首位载入正史的女政治家。貌丑而才高,面见齐宣王提出"四殆"之谏:斥君王好色、筑台劳民、亲佞远贤、不务强国,促使齐国整顿吏治。其"隐身术治国"理念影响韩非子思想,临沂出土汉画像石存其进谏场景。

卓文君(西汉,前2世纪)

蜀中才女,以《白头吟》开创女性主动离婚书写。"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成为爱情诗经典。当垆卖酒打破士族不经商的传统,其与司马相如的通信集《长门赋》展现汉代女性文学造诣,成都邛崃现存文君井遗址。

黄月英(三国,约180-234)

诸葛亮之妻,机械发明先驱。襄阳地方志载其创制木牛流马原型机,发明自动舂米装置。传说诸葛连弩改进方案源自其设计,其"丑妻之智"典故打破古代女性容貌与才德挂钩的偏见。

左芬(西晋,约253-300)

宫廷女诗人,左思之妹。其《离思赋》突破宫体诗局限,"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展现哲学思辨。受诏作《万年公主诔》,开创女性撰写皇家悼文的先例,洛阳出土墓志铭称其"文辞清丽,有兄风"。

冯太后(北魏,442-490)

文明太后,南北朝改革家。临朝称制25年,推行均田制、俸禄制和三长制,奠定北魏强盛根基。其主持修建的云冈石窟第5窟佛像融入鲜卑特征,大同方山永固陵出土波斯风格玻璃器,见证丝路文化交流。

上官婉儿(唐朝,664-710)

巾帼宰相,掌宫中诏命二十载。创设修文馆改革诗歌创作,其"秤量天下士"的评诗标准影响盛唐文风。墓志铭揭示她曾建议扩大科举取士范围,西安出土唐宫遗址存其批注的《臣轨》残卷。

朱淑真(南宋,约1135-1180)

与李清照齐名的女词人,却因婚姻不幸被礼教禁锢。其《断肠集》开创女性自传体诗词,"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展现独立精神。首创"圈儿词"书信体诗,杭州出土的宋代瓷枕上可见其词作。

管道昇(元朝,1262-1319)

书画革新者,赵孟頫之妻。其《我侬词》以"你侬我侬"重塑夫妻平等观,书法创"翰墨词章皆精妙"的管体,北京故宫藏《水竹图卷》展现女性文人画独特视角。推动松雪斋艺术工坊,培养大批平民画家。

吴孟班(清末,1872-1918)

近代女权先驱,首倡"天足运动"。1897年创办上海女学会,主编《女学报》宣传放足、兴女学。其设计的"文明新装"融合汉服与西式剪裁,推动制定《禁止缠足令》,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藏有其手书《女界钟》原稿。

文明启示:从周宣姜的青铜礼器到吴孟班的印刷铅字,这些女性在三千年的时光长河中,以才智打破时代枷锁。她们或是改革制度的政治家,或是革新技艺的发明家,或是重构美学的艺术家,在男性主导的史册间开辟出另一条文明脉络。当我们在博物馆凝视冯太后改革诏书的朱批,或在古籍中触摸朱淑真词作的泪痕,便触摸到了中华文明最坚韧而灵动的基因序列。

来源:绣绣说名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