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至3月31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项目动态。其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988.SH,下称“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939.SH,下称“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658.SH,下称“邮储银行”)、交
近期,A股市场定增持续活跃。
3月25日至3月31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项目动态。其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988.SH,下称“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939.SH,下称“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658.SH,下称“邮储银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328.SH,下称“交通银行”)四家国有大行公告了定增预案,合计拟募资不超5200亿元。
其他公司方面,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002851.SZ,下称“麦格米特”)披露了定增预案、江苏南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002553.SZ)的定增预案获受理。
除此之外,上海证券交易所还发布了新规,修订发布了首发及再融资承销业务规则,此前2023年发布的相关细则同时废止。
四家国有银行拟定增
3月30日晚,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集体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公告。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将分别发行约272.73亿股、113.27亿股、137.77亿股、205.696亿股的A股股票,计划募集资金分别不超过1650亿元、10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
四家银行均表示,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主要包括:一是在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理财公司、保险公司以其管理的2只以上产品认购的,视为一个发行对象。二是根据新《公司法》等上位法律法规进行适应性修改。将“股东大会”调整为“股东会”,并删除有关监事的规定。
本次首发及再融资承销业务规则修订,是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研究优化发行承销制度机制,推动规范证券发行与承销活动,促进市场形成良好投融资生态。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是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构成,此次制度改革有利于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股票发行,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同时鼓励更多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促进“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构建。
从修订内容来看,一方面,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方面,给予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另一方面,落实《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在科创板试点对未盈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限更长的网下投资机构,相应提高其配售比例。
在上交所修订发布首发及再融资承销业务规则中,《再融资承销细则》的修订内容中提到了上市公司定增方面的修改内容。
据了解,发行前,中国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为12.20%,建设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48%,交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4%,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6%,均高于监管最低要求。而发行后,四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能有进一步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注资有助于提升银行服务能力,稳定资本市场,并提升估值。
财政部是此次注资的主要主体。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此次四大行的定增,从发行对象来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交通银行的发行对象除了财政部,还有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邮储银行的发行对象除了财政部,还有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从上述四家银行公告来看,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上限合计为5000亿元。
四家银行均表示,财政部出资补充大行资本,是国家支持国有大行稳健经营发展的重要举措,体现出对国有大行的坚定信心及大力支持。业内人士也表示,随着国有大行注资效能持续释放,我国银行业将以更强的资本实力、更优的服务质效,为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上交所修订发布再融资承销业务规则
上周,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随后,沪深交易所发布相关优化发行承销制度的安排,从操作执行层面进行了细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