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于2025年3月26-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肝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医疗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肝病防治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值此
本文经饶慧瑛教授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读
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于2025年3月26-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肝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医疗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肝病防治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饶慧瑛教授分享丙型肝炎的防控现状和管理进展。
医脉通:当前丙型肝炎的流行趋势如何?在您看来,实现“消除丙型肝炎”的目标还存在哪些挑战?如何解决?
饶慧瑛 教授
自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6年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目标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努力逐渐显现出成效。2024年WHO发布的最新病毒性肝炎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全球丙型肝炎的流行率显著下降,感染者人数已由最初的1.7亿降至1.5亿,2022年的数据约为5000万。其中,中国的数据显示,感染者人数为400万,相较于以往普遍提及的约1000万病例,已有明显减少。这一变化反映出全球,尤其是我国在丙型肝炎防控领域所做的努力已初见成效。
WHO设定的2030年目标包括丙型肝炎的诊断率超过90%和治疗率超过80%。然而,目前我国丙型肝炎累计诊断率约为30%,其中仅约1/3的患者接受治疗。由此可见,尽管丙型肝炎流行率已有显著下降,但要实现完全消除丙型肝炎的目标仍面临重要任务,亟需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筛查和治疗工作。
医脉通: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
DAAs)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您能否分享一下DAAs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实践和经验?饶慧瑛 教授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既往方案主要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该方案存在治疗周期较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临床局限性。进入DAAs时代后,临床获得了完全口服的抗病毒治疗选择。DAAs作为全口服治疗方案,具备给药便捷(每日一次、一次一粒)、疗程显著缩短(标准疗程12周)及安全性良好等特点。而且与干扰素时代约60%至70%的治愈率相比,DAAs治疗有效性显著提高,目前治愈率超过98%。接受DAAs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几乎能够实现病毒清除,即获得治愈。病毒清除后,患者未来发展为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将显著降低。
医脉通:本次大会主题为
“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对于多学科和国际合作来推动丙型肝炎的防治,您有何期待和展望?饶慧瑛 教授
APASL 2025主题为“多元合作·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 对于丙型肝炎的消除与治愈,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发现患者并为其提供治疗。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公共卫生单位和疾控部门等多学科、跨学科协作以及多元合作。
在多元合作的框架下,我们需要对肝病的不同进展阶段进行关注,对疾病采取预防措施、医疗机构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治疗后对患者的随访等。若肝病发展至肝硬化或肿瘤时,治疗不仅需要内科医生进行抗病毒治疗,还可能涉及外科手术或肝脏移植等措施。
因此,本次会议的主题强调了对丙型肝炎和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的综合管理,需要依靠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内科、外科及疾病控制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实现消除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目标。
饶慧瑛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副主任
丙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负责人
中华预防医学会促进消除病毒性肝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脂肪肝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丙型肝炎学组副组长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肝脏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