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动化、智能化不断改变人们的出行生活,承担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两轮电动车行业也正在从“工具时代”进入“生态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谁的车更耐用,续航更强”,转向“谁的生态更能满足用户的第一性需求。”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田野 于建平 天津报道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不断改变人们的出行生活,承担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两轮电动车行业也正在从“工具时代”进入“生态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谁的车更耐用,续航更强”,转向“谁的生态更能满足用户的第一性需求。”
近日,国内两轮电动车头部企业绿源集团公布了其全新战略,提出在保持产品制造优势基础上,逐步向出行服务领域延伸,全面推进“全场景轻出行方案”。
覆盖出行使用全场景
绿源集团是中国内地两轮车电动车供应商,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两轮电动车。公开资料显示,其总部位于浙江金华,下辖三大智能制造基地,分别位于浙江、广西、山东。
2024年,两轮电动车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产业链整治等因素影响,经营面临较大压力,行业整体销量同比下降10%。在此背景下,绿源集团实现了全年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展现了稳健的发展势头。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变化和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电动自行车的价格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机构的研究调查显示,从2015年到2024年,3000元以下车型的市场占比从90%下降至55%。这一变化反映了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品质、性能和功能需求的提升,低价车型逐渐失去主导地位。3000元以上车型的市场占比则从2015年的10%增长至2024年的45%。这一趋势表明,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高端车型支付溢价,尤其是搭载锂电池、智能化功能和轻量化设计的电动自行车。
基于此,绿源集团宣布进军以电助力车为代表的两轮车高端市场,并战略布局换电、租车、售后服务等电动车生态,构建了一套涵盖“硬件+软件+服务”的全方位、一体化出行解决方案。
绿源集团副总裁倪博原对《华夏时报》记者谈道,随着物联网、AI算法、数字化电池、液冷电机等核心技术的快速成熟与规模化商用,如今的两轮电动车市场,在技术迭代方面,正逐步将电动车从传统的“机械代步工具”转变为“智能移动终端”。在消费市场方面,用户对产品智能化与使用便利性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智能化功能”“多场景适配性”“服务生态完善度”成为重要关注点。
为此,绿源集团提出了“全场景轻出行方案”。“全场景,即涵盖了用户日常生活的所有可能的出行场景。这些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日常通勤、休闲娱乐、户外运动、家庭出游、短途旅行等。每一个场景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痛点,绿源基于对这些场景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打造出了场景化的产品矩阵。”倪博原介绍道,这并非简单的产品线扩展,而是以用户为核心,深入洞察并围绕用户生活的各个场景。
例如,在日常出行场景,绿源推出了搭载液冷电机、数字化电池的“新一代液冷电动车”。不仅一次充电续航能够突破百公里,而且在冬季也能保持稳定的续航表现,很好地解决了城市短途出行的续航焦虑问题;在运动场景,绿源开发了更加适合户外健康出行的LYVA品牌,让用户在享受户外健康运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绿源产品科技感;在家庭场景,绿源则推出了超大空间和超强续航的MODA系列,无论是接送孩子上学、还是家庭周末出游,都能轻松应对,。
而生态化服务体系,则是绿源“全场景轻出行方案”的另一大支柱。据悉,绿源构建了以“3公里服务圈”为核心的生态化服务体系,在全国布局了13000家智慧门店。这些门店不仅提供电池租赁、上门维修等即时服务,还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服务的高效调度和快速响应。“要抢占两轮出行‘软硬一体’的生态制高点。”倪博原强调。
智能化成为新赢利点
中国电动车的保有量惊人。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突破3.5亿辆,占全球总量的70%以上。在许多城市,电动车已成为通勤族的首选交通工具。北京交通大学出行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显示,在3—10公里的中短途通勤距离上,电动车的使用率高达42.3%,超过了公共交通的38.7%和私家车的32.5%。
尽管电动车在中国市场表现亮眼,但其固有缺陷也日益明显。中国电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24年发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调查报告》显示,电动车存在三大主要问题:充电安全隐患、续航能力有限和全天候适应性不足。
这其中,充电安全问题尤为突出。2024年,全国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达3782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超过4.5亿元。公安部消防局局长张文通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已成为城市社区安全的重大隐患,亟需寻求技术突破。”
为了解决行业痛点,2024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新国标聚焦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减少交通事故风险,强化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明确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同时,增加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空载反电动势、电感值差异系数的要求,减小车辆最大制动距离。防范非法改装方面,新国标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另外,通过增加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方便消费者实时了解电动自行车关键安全信息。
倪博原表示,在安全之外,智能化已成为各大两轮电动车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方向,从基础的GPS定位、无钥匙启动,向更高级的智能互联、车辆健康监测、智能防盗、智能辅助驾驶等功能集成的智能生态系统拓展。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国标出台后,市场正加速淘汰资质不足和运营能力弱的中小企业,提高了两轮电动车市场的准入门槛。
“过往市场集中度不高的情况下,低价、无序竞争频繁发生,在行业格局优化、中小企业逐步被出清之后,两轮电动车市场集中度提升。从长期维度看,未来行业整体均价、盈利性有望得到改善。此外在新国标背景下,由于加装北斗芯片,竞争转向智能化程度更高、考验产品力及设计能力的多维度竞争,智能化等附加因素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盈利点。”何鹏林谈道。
与此同时,据倪博原介绍,为迎接新国标,绿源已经做好了符合新国标的新车型、新材料、新工艺储备,根据过渡期的设置提前安排好了产品切换的节奏。“在产能方面,2024年,绿源浙江、广西、山东三大智造基地均入选工信部‘白名单’,重庆新基地(规划产能200万辆/年)已于2025年年初投产,为市占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