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5岁才发现:不管你多爱自己的儿女,不遗余力供他们上大学,把他们抚养成人,给他们最好的,他们也不一定会像你爱他们那样爱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6 16:32 2

摘要:王秀梅坐在医院的病床上,看着手机屏幕上儿子发来的转账记录,数字显示"2000元",备注写着"看病用,不够再说"。

王秀梅坐在医院的病床上,看着手机屏幕上儿子发来的转账记录,数字显示"2000元",备注写着"看病用,不够再说"。

55岁的她颤抖着手指,眼泪一滴滴掉在屏幕上。

这是她住院第三天,儿子第一次有"表示"。

而就在半个小时前,她无意中听到了病房外儿子和儿媳的对话,那些话像刀子一样刺进她的心里,让她瞬间明白了一个她用了半辈子才发现的残忍真相。

01

王秀梅这辈子最引以为豪的事,就是把儿子王磊培养成了大学生。

25年前,丈夫在工地出事故去世时,王磊才8岁。王秀梅一个人带着孩子,靠在菜市场卖菜维持生活。每天凌晨3点起床进货,晚上9点才收摊回家,风雨无阻。

"妈,我不想读书了,我要出去打工赚钱。"高二那年,王磊看着母亲被生活压弯的腰,心疼地说。

"不行!"王秀梅坚决反对,"妈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完大学。咱家就你一个孩子,你不读书,这辈子就完了。"

为了供儿子读书,王秀梅什么苦都吃过。夏天40度的高温下在菜市场叫卖,冬天零下10度的天气里进货。手上的冻疮一年比一年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疼得她晚上睡不着觉。

但看到儿子的成绩单,看到他考上大学时的录取通知书,王秀梅觉得一切都值得。

"妈,谢谢您。"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王磊抱着母亲哭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挣大钱孝敬您。"

王秀梅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妈不要你的钱,只要你有出息就行。"

02

大学四年,王秀梅每个月按时给儿子打生活费。2000块钱对她来说不是小数目,常常是前半个月吃肉,后半个月吃咸菜。

"儿子,生活费够吗?"每次通电话,王秀梅都会这样问。

"够了妈,您别太累了。"王磊总是这样回答。

但王秀梅知道,大学里花销大,儿子从来不主动要钱,是怕她压力大。于是她更加拼命地工作,甚至晚上还去饭店刷盘子,一个月多赚几百块钱。

大三那年,王磊谈了女朋友,是个城里的姑娘,家境不错。王秀梅第一次见到儿媳妇小雅时,小姑娘打扮得很时尚,说话也很有礼貌。

"阿姨,听小磊说您一个人把他养大,真不容易。"小雅笑得很甜。

王秀梅心里高兴,觉得儿子眼光好,找了个懂事的女孩。

"没事没事,只要你们好就行。"王秀梅连忙说,"小雅啊,小磊要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多担待。"

"阿姨您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

那天晚上,王秀梅失眠了,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高兴。儿子有了女朋友,她这个当妈的也算是可以松口气了。

03

大学毕业后,王磊顺利找到了工作,在省城一家公司做销售,月薪8000。王秀梅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

"妈,我在省城租了房子,您要不要过来住?"王磊在电话里说。

"不了,妈在老家习惯了。"王秀梅舍不得离开菜摊,那是她唯一的经济来源,"你们小两口好好过日子就行。"

"那您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知道了,你也是。"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王秀梅心里还是期待着儿子能常回家看看。可是现实让她失望了,王磊一年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候过年都不回来。

"妈,公司有应酬,今年就不回去了。"

"妈,小雅家里有事,我们要去她家。"

"妈,最近工作太忙,实在走不开。"

每一次的理由都很充分,王秀梅也不好说什么。她理解儿子,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要奋斗,要拼搏。

04

去年,王磊结婚了。婚礼在省城举办,花了20多万。王秀梅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15万,剩下的钱是王磊借的。

"妈,您辛苦了这么多年,也该享享福了。"婚礼上,王磊在台上说,"我和小雅一定会好好孝敬您的。"

台下的王秀梅哭得稀里哗啦,她觉得这辈子的苦没白吃。

婚后,小雅怀孕了,王秀梅主动提出去省城照顾儿媳妇。

"不用了阿姨,我妈已经来了。"小雅礼貌地拒绝了,"您年纪大了,路程又远,就别折腾了。"

王秀梅有些失落,但也理解。人家亲妈照顾,确实比婆婆方便一些。

孙子出生后,王秀梅想去看看,可是儿子总说小雅在坐月子,不方便。等满月了,又说孩子太小,怕传染病菌。

"妈,等孩子大一点再说吧。"王磊在电话里说,"现在真的不方便。"

王秀梅只能通过视频看孙子,每次看到那个粉嘟嘟的小脸,她的心都要化了。

05

半年前,王秀梅开始感觉身体不舒服。胸闷、气短、晚上睡不着觉,但她没当回事,以为是累的。

直到上个月,她在菜市场晕倒了,被送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心脏病,需要住院治疗。

"妈,您怎么不早说?"王磊在电话里很着急,"我马上回去。"

"不用不用,就是小毛病。"王秀梅不想儿子担心,"你工作重要,别耽误了。"

"那怎么行?我明天就回去。"

听到儿子这样说,王秀梅心里很温暖。她想,关键时刻,还是儿子最可靠。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王磊都没有出现。打电话过去,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出差。

"妈,实在对不起,公司这边走不开。我给您转点钱,您先治病。"

王秀梅看着手机里的2000块钱,心里五味杂陈。她不是缺这点钱,而是想见见儿子。自从结婚后,他们已经快一年没见面了。

06

今天是住院的第三天,王秀梅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看着其他病房里子女陪床的场景,心里特别羡慕。

"隔壁床的老太太,儿子女儿轮流照顾,真有福气。"同病房的一个病友说。

王秀梅笑了笑,没说话。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儿子连面都不露一下。

下午,护士来换吊瓶的时候说:"您儿子真孝顺,昨天晚上专门打电话问您的病情,还说今天要来看您。"

王秀梅一听,心里瞬间充满了期待。她让护士帮忙梳了头发,换了件干净的病号服,等着儿子的到来。

可是等了一上午,王磊没有出现。中午时分,王秀梅有些担心,打电话过去。

"妈,我在路上呢,马上就到。"王磊说。

"好好好,妈等着你。"

王秀梅高兴得不行,跟护士说儿子要来了,跟病友说儿子要来了,整个人精神了很多。

07

下午4点,王磊终于出现在病房门口。王秀梅看到儿子的那一刻,眼泪就下来了。

"妈,对不起,来晚了。"王磊走到床边,"您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看到你就好多了。"王秀梅拉着儿子的手,"你瘦了。"

"没事,工作忙点而已。"王磊在床边坐下,"医生怎么说?"

"说要住院观察一周,没什么大问题。"王秀梅看着儿子,舍不得眨眼,"你吃饭了吗?妈给你买点什么?"

"不用,妈,我不饿。"王磊看了看时间,"我一会儿还有事,就不能陪您太久了。"

王秀梅心里有些失落,但还是点头:"工作要紧,工作要紧。"

就在这时,王磊的手机响了,是小雅打来的。

"老公,你到了吗?妈妈怎么样?"

"到了,没什么大问题。"王磊看了看王秀梅,"就是心脏有点小毛病,住院观察几天。"

"那就好。你什么时候回来?宝宝一直在找爸爸呢。"

"我今天晚上就回去,明早还要上班。"

"好的,那你路上小心。"

挂了电话,王磊有些尴尬:"妈,小雅担心您。"

"好孩子。"王秀梅点点头,心里却有些酸涩。儿媳妇担心她,但也只是在电话里问一句而已。

08

晚上6点,王磊说要去吃饭,问王秀梅要不要一起去。

"妈就在这儿吃点病号饭就行了,你去吧。"王秀梅不想给儿子添麻烦。

"那我去去就回。"王磊站起来,"您有什么需要的,给我打电话。"

王秀梅看着儿子离开的背影,心里空落落的。她本来以为儿子来了,至少会陪她一晚上,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走。

晚上8点,王磊回来了,还带了小雅一起。王秀梅很意外,也很高兴。

"小雅,你怎么也来了?孩子呢?"

"给我妈带着呢。"小雅走到床边,"阿姨,您感觉好点了吗?"

"好多了,好多了。"王秀梅连忙说,"你们路程远,辛苦了。"

"不辛苦,应该的。"小雅说着,但表情看起来有些疲惫。

王磊在一旁说:"妈,我们明天早上就要回去了,公司有重要会议。"

"这么急?"王秀梅有些舍不得,"不能多住一天吗?"

"真的不行,这个项目很重要。"王磊为难地说,"等您出院了,我们再来看您。"

王秀梅点点头,心里虽然失望,但也理解儿子的难处。

晚上9点,王磊和小雅说要出去买点东西,让王秀梅早点休息。王秀梅躺在床上,听着走廊里的脚步声,心里想着明天儿子就要走了,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她听到走廊里传来熟悉的声音,是王磊和小雅在说话。王秀梅想叫他们进来,可是听到的对话却让她整个人都僵住了。

"这破地方真是待不下去,空气都不好。"小雅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厌恶。

"没办法,总得来看看。"王磊叹了口气,"其实也没什么大病,就是想让我们来而已。"

"你妈这个人,总是这样,小病小痛的就要人陪。以后老了更麻烦。"

"别这么说,她毕竟是我妈。"王磊的声音有些无奈,"不过说实话,我也不想总是回来,每次都要请假,影响工作。"

"那以后怎么办?你总不能每次都往回跑吧?"

"能躲就躲吧,实在躲不过去就......"

王秀梅的手死死抓着被子,眼泪无声地流下来。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紧接着,她听到了更让她心碎的对话内容...

09

"能躲就躲吧,实在躲不过去就象征性地来一下。"王磊接着说,"反正她一个人在老家,也没什么朋友,不会有人告诉她我们的真实想法。"

"可是你妈好像很依赖你,总是打电话。"小雅抱怨道,"有时候我们正在忙,她就打过来说这说那的。"

"我知道,以后我尽量少接她电话。"王磊说,"反正给点钱就行了,她也不缺什么。"

"说到钱,你妈那个菜摊还能赚多少?"小雅问。

"不多,一个月就两三千块吧。"王磊想了想,"不过她也没什么花销,够用了。"

"那她那些积蓄呢?咱们结婚的时候她拿了15万,应该还有不少吧?"

"应该还有一些,具体多少我也不清楚。"王磊停顿了一下,"你问这个干什么?"

"没什么,就是想到以后买房子还要钱,能省一点是一点。"小雅说,"你妈一个人也用不了多少,与其放在那里,不如给我们买房子。"

"这个...以后再说吧。"王磊的声音有些犹豫。

"以后什么以后?等她老了生病了,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小雅的语气变得急躁,"趁现在她还健康,赶紧把钱要过来。"

王秀梅听到这里,感觉心脏像被人撕裂了一样疼。她万万没想到,儿媳妇竟然在打她积蓄的主意。

10

"而且说实话,你妈那个样子,也不像是会生什么大病的人。"小雅继续说,"就是想博取同情,让我们多关注她而已。"

"别这么说。"王磊虽然在劝阻,但语气并不坚决,"她确实年纪大了,身体多少有些问题。"

"年纪大?才55岁,现在这个年纪的人,哪个不是精神得很?"小雅不屑地说,"你看我妈,今年都58了,还到处旅游呢。就你妈事多,三天两头地有毛病。"

"可能是因为她一个人生活,比较孤独吧。"王磊说。

"孤独就找点事做啊,总是指望儿子儿媳,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小雅的语气越来越不耐烦,"我告诉你,等我们有了二胎,更没时间搭理她。"

"你想要二胎?"王磊惊讶地问。

"当然,一个孩子太孤单了。"小雅理所当然地说,"到时候我们要照顾两个孩子,哪有时间管老人?"

"那我妈怎么办?"

"该怎么办怎么办,反正不能指望我们。"小雅毫不犹豫地说,"大不了找个保姆,或者送养老院。"

王秀梅的心彻底凉了。她想不到,自己拼了命供养大的儿子,和自己一直当亲生女儿疼爱的儿媳妇,竟然在背后这样议论她。

11

"养老院太贵了,而且我妈肯定不愿意去。"王磊有些为难。

"那就让她自己想办法。"小雅冷漠地说,"反正我们已经尽到责任了,该给钱给钱,该来看也来看了。"

"可是......"王磊还想说什么,被小雅打断了。

"你别总是'可是可是'的,你要搞清楚,现在你的家是我和孩子,不是你妈。"小雅的语气变得严厉,"你妈把你养大,你也报答她了,供她吃穿用度,逢年过节还给红包,已经够了。"

"我知道,只是......"

"只是什么?你难道要因为她一个老太太,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小雅不满地说,"我们现在房贷车贷压力这么大,还要养孩子,哪有余力管她那么多?"

"你说得对。"王磊最终妥协了,"我以后会处理好的。"

"这还差不多。"小雅的语气缓和了一些,"我们走吧,这地方待着真难受。"

"等等,我们进去跟我妈说一声,就说明天要走了。"

"有什么好说的?她又不是不知道。"小雅不耐烦地说,"赶紧走吧,我想早点回去。"

听到脚步声渐渐远去,王秀梅知道他们走了。她躺在病床上,泪水无声地流淌着。

12

第二天早上,王磊和小雅果然走了。临走前,王磊简单地嘱咐了几句,说出院后有什么需要就打电话。

"妈,您好好养病,我们会经常打电话的。"王磊说。

"好,路上小心。"王秀梅勉强挤出笑容。

看着儿子和儿媳妇的背影,王秀梅突然觉得很陌生。这还是那个曾经抱着她哭着说要孝敬她的儿子吗?这还是那个见面就甜甜地叫阿姨的儿媳妇吗?

病友看到她掉眼泪,以为是舍不得儿子走。

"别难过了,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理解理解。"病友安慰她说,"你儿子儿媳都很孝顺,大老远地赶回来看你。"

王秀梅点点头,没有说话。如果病友知道真相,不知道还会不会这样说。

13

出院回家后,王秀梅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回想着这55年的人生。

她想起了丈夫去世后,自己一个人拉扯孩子的日日夜夜;想起了为了给儿子交学费,自己在烈日下汗流浃背的情景;想起了儿子考上大学时,自己激动得整夜睡不着觉的心情。

那时候她以为,只要把儿子培养成人,给他最好的教育,他就会懂得感恩,就会像她爱他一样爱她。

可是现实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儿子确实成人了,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但他对她的爱,却随着他的成长而递减。曾经的承诺,曾经的誓言,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14

王秀梅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她给得太多了,让儿子觉得理所当然?是不是她太宠儿子了,让他不懂得珍惜?

她想起儿子小时候,每次要什么东西,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满足。儿子要新鞋子,她宁可自己穿破鞋;儿子要好吃的,她宁可自己啃咸菜。

她以为这是爱,是母爱的伟大体现。可是现在她明白了,过度的给予,可能会养成对方的依赖和理所当然的心理。

"也许,是我错了。"王秀梅对着空房子自言自语,"我把自己的全部都给了他,却忘了教他如何去爱别人。"

她想起小雅的话:"现在你的家是我和孩子,不是你妈。"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她。在儿子心里,她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人了。

15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王秀梅很少主动给儿子打电话。她不想再听到敷衍的回答,不想再感受到那种被当作负担的感觉。

偶尔王磊打电话过来,也是匆匆问候几句就挂断。他们的对话越来越简短,越来越程式化。

"妈,最近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

"那就好,我这边工作挺忙的,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的,你也注意身体。"

"知道了,先挂了。"

每次通话结束后,王秀梅都会坐在沙发上发呆很久。她不明白,母子之间的感情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淡漠。

春节前,王磊打电话说今年不回来过年了,要在小雅娘家过。

"妈,您一个人,要不要我给您报个老年旅游团?"王磊在电话里说。

"不用了,我在家挺好的。"王秀梅强颜欢笑。

"那您注意安全,有事随时打电话。"

"好的。"

这是王秀梅第一次一个人过年。除夕夜,她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里的团圆场面,眼泪止不住地流。

16

今年夏天,王秀梅做了一个决定:她要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她不再把全部的精力和期待都放在儿子身上。她开始学习跳广场舞,参加社区活动,和邻居们建立友谊。

"秀梅姐,你最近气色好多了。"邻居李阿姨说,"是不是儿子经常回来看你?"

"没有,他忙。"王秀梅平静地说,"不过我现在也不指望他了。"

"怎么能不指望呢?养儿防老嘛。"李阿姨不解地说。

"防老?"王秀梅苦笑,"现在的孩子,能不啃老就不错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社交活动,王秀梅发现很多老人都有类似的困扰。他们为子女付出了一生,到老了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要理解。"有人这样安慰自己。

"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太自私。"有人这样开导别人。

但王秀梅知道,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话。真正的问题是,很多父母在给予的时候,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回馈;在爱的时候,没有让孩子学会感恩。

17

去年年底,王秀梅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外的事:她把菜摊转让了,用这笔钱给自己买了一套小公寓。

"妈,您买房子干什么?"王磊在电话里很惊讶,"您一个人住那么大房子干什么?"

"我想住得舒服一点。"王秀梅平静地说,"而且这个房子地段好,以后升值空间大。"

"可是您花了这么多钱,以后生活怎么办?"王磊担心地问,但王秀梅听出了他话里的别的意思。

"我有退休金,够用了。"王秀梅说,"而且我还年轻,可以找点其他工作。"

"那...那您之前的积蓄呢?"王磊终于忍不住问了。

"都买房子了。"王秀梅故意这样说,"钱放银行贬值,买房子保值。"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王磊最终说:"您想得很周到。"

但王秀梅能听出,他的语气里有明显的失落。她知道,儿子和儿媳妇一直在等着她的积蓄,现在这个希望破灭了。

18

搬进新房子后,王秀梅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她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等待子女回来的孤独老人,而是一个有自己生活的独立女性。

她报名学习了书法和绘画,参加了社区的志愿服务,甚至还谈了个老年恋情。

"秀梅,你变化真大。"男朋友老张说,"感觉你现在特别有活力。"

"人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王秀梅笑着说,"我以前总是围着儿子转,现在才发现,自己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你儿子知道我们的事吗?"老张问。

"不知道,也不用让他知道。"王秀梅坦然地说,"他有他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

老张点点头,他能理解王秀梅的想法。他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付出了一生养育子女,到老了却被边缘化。

19

今年春节,王磊终于回来了。当他看到母亲住在新房子里,还有个男朋友陪伴时,表情很复杂。

"妈,您...您谈恋爱了?"王磊有些结巴。

"有什么奇怪的吗?"王秀梅很自然地说,"我才55岁,还不老。"

"可是...可是您这样合适吗?"王磊显得很不自在。

"有什么不合适的?"王秀梅反问,"你和小雅不是总说要过自己的生活吗?现在我也要过自己的生活。"

王磊无言以对。他发现,母亲变了,变得陌生了。以前那个围着他转、处处为他着想的母亲不见了,现在这个母亲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生活,不再需要他的"施舍"。

"那...那您以后的生活安排呢?"王磊试探性地问。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王秀梅说,"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压力,我不想给你们添负担。"

这句话说得王磊脸红了。他想起了那天晚上在医院走廊里说过的话,不知道母亲是否听到了。

20

临走前,王磊想要留下一些钱,被王秀梅拒绝了。

"妈,您拿着,买点好吃的。"王磊把钱放在茶几上。

"不用,我不缺钱。"王秀梅把钱推回去,"你们买房子需要钱,留着自己用吧。"

"妈......"王磊想说什么,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没什么好说的。"王秀梅看着儿子,眼中没有了以前的期盼和热切,"你们好好生活就行了。"

送走儿子后,王秀梅坐在沙发上,心情出奇地平静。她不再感到失落,不再感到委屈,因为她已经看清了现实。

她用了55年才明白一个残忍的真相:不管你多爱自己的儿女,不遗余力地供他们上大学,把他们抚养成人,给他们最好的,他们也不一定会像你爱他们那样爱你。

但这个真相,也让她获得了解脱。她不再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是选择为自己而活。

也许,这才是人生应有的样子。

来源:肉鸽岛PmJK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