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国际局势紧张,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面临着外部军事威胁。在这样的形势下,毛主席提出了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的方针,旨在加强国防建设,做好战争准备,同时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不搞霸权主义。这些年画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原创 奕旧时光 旧梦时光客 福建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国际局势紧张,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面临着外部军事威胁。在这样的形势下,毛主席提出了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的方针,旨在加强国防建设,做好战争准备,同时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不搞霸权主义。这些年画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是对当时国家战略方针的直观呈现和宣传。
深挖洞题材年画通常会描绘军民齐心协力挖掘防空洞的场景,如《深挖洞》中,民兵与妇女共同劳动,防空洞剖面呈现多层的防御工事,人们手持工具,干劲十足,展现出全民参与备战的精神风貌。背景中常常会有飘扬的红旗以及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的标语,营造出紧张而热烈的氛围。
广积粮题材年画多以丰收的场景为主题,展示粮仓堆满稻谷、小麦等粮食的景象。如《丰收广积粮》、《咱队又添新粮仓》等年画,画面中稻场上堆满了粮食,农民们在忙碌地搬运、晾晒、归仓,孩子们在一旁帮忙或玩耍,呈现出一片繁荣的丰收景象,体现了对粮食储备的重视。
不称霸题材年画一般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来表达,如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场景,或者是展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理念的画面,传达出中国不搞霸权主义,愿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决心。
这些年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们生动地记录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家采取的应对策略,为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让后人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通过艺术的形式,将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的战略思想广泛传播,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人们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奕旧时光
来源:草根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