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秋后种豆角,最怕“疯长秧子不结荚”!去年我在菜园试了新方法,不仅主蔓爬满2米高架,侧枝还能再结3茬,直到霜降都有嫩豆角摘。今天把这些实战经验拆成3步,都是咱菜农多年摸索出的“土办法”,照着做保准不踩坑!
立秋后种豆角,最怕“疯长秧子不结荚”!去年我在菜园试了新方法,不仅主蔓爬满2米高架,侧枝还能再结3茬,直到霜降都有嫩豆角摘。今天把这些实战经验拆成3步,都是咱菜农多年摸索出的“土办法”,照着做保准不踩坑!
1. 品种就得“抗造”
秋豆角别贪新奇特品种!我年年选“之豇28-2”或“秋紫豆”,耐高温、结荚密,哪怕遇到秋老虎也不容易落花。种子播前晒2天,用50℃温水泡15分钟,捞出晾至半干再种,出芽率能提高20%。
2. 地块要“高爽透气”
豆角怕涝,选地必须“岗坡地优先,平地起高畦”。我会提前3天把地深翻30厘米,晒到土块发白,再按每亩撒2000斤腐熟鸡粪+50斤草木灰,拌匀后起1.5米宽的畦,沟深至少30厘米,下雨天才不会烂根。
3. 播种别贪密,“宽行窄株”产量高
行距55厘米、株距10厘米,每穴播2粒种子,盖3厘米厚细土。去年邻居家种太密,通风差烂了一半,我这稀植的反而结荚多。播后别急浇水,等出苗后再浇“定根水”,不然容易烂种。
1. 主蔓长到1米就“打顶”
很多人等蔓爬满架才打顶,其实太晚!我发现主蔓长到1.2米时,掐掉顶端嫩芽,能逼出3-4个侧枝,每个侧枝都能结3-5个荚。记住:打顶要在晴天上午剪,伤口愈合快。
2. 侧枝“见花就摘心”
侧枝长到第4片叶时,不管有没有花,直接掐尖!这样养分集中供给开花,结的豆角又直又长。去年没剪侧枝的豆角,一半是“弯勾荚”,剪了的基本都是直条,卖相好还压秤。
3. 底部老叶“狠心疏”
离地面30厘米的老叶、黄叶,见一片摘一片!这些叶子挡光又耗肥,疏完后通风透光,蚜虫都少了一半。但别疏太多,留顶端3/4的叶子光合作用刚好。
1. 开花前“饿一饿”,结荚后“喂饱饱”
从出苗到开花前,一滴水都别多浇!土壤见干见湿就行,要是苗弱得打蔫,就用10%的粪水浇一次,千万别撒尿素,不然光长叶不开花。等第一穗花坐住荚,立马追“氮磷钾复合肥+过磷酸钙”,每亩各30斤,埋在距根10厘米处,浇透水后第二天准能看到豆荚“鼓起来”。
2. 结荚期“叶面补硼钼”,落花少一半
这是我去年才发现的“神操作”:每隔10天用“流体硼+钼酸铵”各稀释1000倍,叶面喷施,特别是花穗背面要喷到。以前一穗花能结3个荚,现在能结5个,落花基本看不见了。
喷施叶面肥
1. 根腐病:提前拌土“戴口罩”
播种时用多菌灵1斤拌细土50斤,盖在种子上,相当于给根系穿了“防护衣”。要是后期发病,别用猛药,用37%根腐灵300倍液灌根,3天一次,2次就能救回来。
2. 豆荚螟:傍晚“毒饵诱杀”
这虫子专啃嫩荚!我用红糖+醋+敌百虫按3:2:1比例调成糊状,涂在矿泉水瓶内壁,挂在架上,每亩挂10个,一晚上能诱杀一大把,比打药省事儿还环保。
豆角开花后10天就得摘,别等老了再摘!摘的时候轻捏豆荚基部拧断,别拽着秧子扯,不然会把后面的花芽拽掉。每次摘完后,追一次磷酸二氢钾,兑水浇根,侧枝立马又能冒新花。
去年用这套方法,我家10平米菜园收了80多斤豆角,邻居都来讨经验!其实种秋豆角就靠“控旺、追肥、防病虫”这三板斧,看着复杂,做起来都是顺手的事儿。你今年种秋豆角了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管理妙招!
来源:农人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