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美无法阻止中国有强大芯片,中国崛起是世界巨大胜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15:28 1

摘要:然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却在这出大戏中扮演了一个“拆台”角色。早在2023年3月,他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美国永远无法阻止中国拥有强大的芯片。”

美国政坛近年来对华技术封锁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从限制高端芯片出口到游说盟友围堵中国企业,华盛顿的“科技霸权”剧本似乎写得火热。

然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却在这出大戏中扮演了一个“拆台”角色。早在2023年3月,他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美国永远无法阻止中国拥有强大的芯片。”

这句话不仅打了美国政策的脸,更揭穿了美国对中国技术竞争背后的逻辑漏洞。

不仅如此,比尔·盖茨还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崛起是世界的巨大胜利”。

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元老级人物,盖茨的预言绝非信口开河。从个人电脑时代到云计算革命,他亲历了技术全球化的黄金年代,也目睹了国家间博弈如何扭曲创新生态。

在他看来,芯片封锁、气候对抗、经济零和思维,这些策略不仅难以遏制中国,反而可能让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政府将芯片视为“战略武器”,这些年来美国试图通过断供光刻机、限制EDA软件、拉拢台积电赴美建厂等手段,将中国锁死在技术链低端。但比尔·盖茨的比喻一针见血,美国对中国此举就像禁止学霸参加奥数班,除了让他更努力自学,并没有任何其他效果。

比尔盖茨认为,美国的封锁只会倒逼中国加速自主创新,最终用5到10年时间补齐短板。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中国半导体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3%,远超全球平均的6%。中芯国际在14纳米工艺量产后,正加速攻关7纳米技术。

长江存储的232层3D NAND闪存已追平台积电,华为更是用“双叠加”技术绕过EUV光刻机限制,量产了14纳米级芯片。

这些突破背后,是美国禁令的“神助攻”,要知道,2022年中国芯片进口额虽然下降了15%,但本土制造投资暴涨40%。

最关键的是,当华盛顿忙着筑墙封锁中国时,美国芯片巨头却在集体失眠。

高通2023年财报显示,其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48%骤降至32%,英伟达特供中国的A800芯片,性能比国际版阉割50%,仍被疯抢。英特尔更被曝出偷偷向中企出售二手光刻机。

由此可见,比尔·盖茨说“美国永远无法阻止中国拥有强大的芯片”还是非常有道理的,美国一味的限制封锁只能逼迫中国芯片自主发展,尤其是中国如今工业级芯片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这已经影响了美国一些芯片企业的利益,美国此举完全是得不偿失。

盖茨的结论很直接,芯片行业的未来属于全球化分工,而非单边垄断。若美国继续“卡脖子”,最终受伤的可能是自己的就业和供应链。

而在接受此次采访之前,比尔·盖茨还曾说过“中国崛起是世界的巨大胜利”,这句话似乎与美国政府屡屡渲染的“中国威胁论”相似,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比尔·盖茨只不过是用最朴素的逻辑拆解了“中国威胁论”。

1980年,中国人均GDP仅194美元,不到美国的1/70。可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突破1.2万美元,经济总量占全球18.6%。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结构转型,华为5G专利数全球第一,大疆占据全球商用无人机70%市场,TikTok改写社交媒体规则。很显然,当中国从组装iPhone开始向设计芯片转变时,美国政府就开始恐慌了。

在比喻时,比尔·盖茨认为美国政客患上了的“双输焦虑症”,倘若询问美国政客“你希望中国经济收缩20%还是增长20%?”盖茨嘲讽这些人大概率选前者,却没想过中国衰退意味着苹果少卖5000万台手机,波音丢失200架客机订单,美国农民的大豆只能烂在地里。

要知道,2022年中美贸易额达6906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因中国商品节省850美元。美国政客的这种心态暴露了认知误区。

之所以说中国崛起是世界性的胜利,是由于中国人口占据全球人口的20%,中国的经济占全球的经济比重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是完全匹配的。

盖茨尖锐指出,某些国家的人均GDP是中国的五倍,却要求中国“安分守己”,这就是嫉妒心作祟。

当然,面对这样无理的举动,中国也没有坐以待毙。

中国手握光伏产业(全球60%产能)、锂电池(70%产量)、特高压输电(专利占全球80%)。而美国在碳捕捉、核聚变、生物燃料等领域领先。

理论上,双方技术互换能让全球减碳进度提前十年。但现实是,美国以“国安风险”禁止向中国出口光伏逆变器技术,中国则用反制清单将美企挡在新能源招标门外。

事实证明,中美相互合作才是正道。就比如事关全球的环境问题,作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投资者,年均投入超800亿美元,中国本是气候战役的关键先生,但地缘博弈让合作举步维艰。

联合国环境署报告显示,当前各国减排承诺仅能控制升温2.4℃-2.6℃。但盖茨尖锐指出,如果没有中国参与的碳市场、没有美国支持的绿色基金,1.5℃目标就是空中楼阁。更讽刺的是,当欧美指责中国煤炭消费时,却选择性忽略中国风光发电装机量是美欧总和的两倍。

比尔·盖茨的预言之所以引发震动,是因为他戳破了两个神话,一是“技术霸权永续论”,二是“遏制崛起可行论”。

中国芯片业的逆袭证明,14亿人的市场能孵化出最顽强的创新生态,美国企业的挣扎则表明,全球化产业链不是政客手中的橡皮泥。当华盛顿忙着在半导体领域封锁时,中国已开启了新赛道。

与其纠结谁当老大,不如尽早认清现实,在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的世纪挑战面前,人类根本没有“孤岛求生”的选项,况且中国也从没有想当霸主的意思。

来源:初八没烦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