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5智博会|聚焦金融安全新生态 这场会议多方倡议合力共治金融黑灰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7 00:10 1

摘要:金融黑灰产乱象持续蔓延,如何有效防范和治理?9月5日,由重庆市互联网界联合会、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AIF联盟)、消费金融服务联盟主办,马上消费承办的金融安全生态创新发展研讨会上,来自政府监管单位和产学研单位代表,就黑灰产洞察与治理创新实践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研讨会上,《关于共同开展涉金融黑灰产内容治理的联合倡议书》正式发布。 受访单位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唐雨)金融黑灰产乱象持续蔓延,如何有效防范和治理?9月5日,由重庆市互联网界联合会、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AIF联盟)、消费金融服务联盟主办,马上消费承办的金融安全生态创新发展研讨会上,来自政府监管单位和产学研单位代表,就黑灰产洞察与治理创新实践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重庆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吴勇军在致辞中表示,金融安全从传统意义上的资金安全、交易安全,扩展至数据安全、系统安全和生态安全,建议推动构建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多部门持续深化网络空间法治建设,构建开放、包容、可持续的金融安全生态共治格局。

重庆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吴勇军致辞。 受访单位供图

金融黑灰产猖獗 探索破解治理困局

近两年,金融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飞速发展,却也面临着金融黑灰产带来的严峻挑战。马上消费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发布的《中国金融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2025)》显示,金融黑灰产市场规模持续攀升,2025年一季度突破2800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约40%。2024年中国黑灰产从业人员估算超800万人。

对此,重庆市互联网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谢红华在演讲中指出,从获客端依赖平台导流到传播端依托平台扩散,再到交易端借助平台隐蔽操作,金融黑灰产在不少互联网平台泛滥,互联网平台必须成为治理的“关键一环”。

西南政法大学金融法治研究院院长王煜宇针对性点出,受金融业内部监管标准差异大、法律法规层面的滞后性、跨区域执法难、消费者对金融知识和非法代理维权风险的认知不足等因素制约,金融黑灰产治理存在监管困境。举例来看,现行法规滞后于犯罪迭代,缺乏对金融黑灰产明确的法律定性,法律适用存在空白。

因此,王煜宇建议,可从技术探索与机制匹配、治理生态优化等方面着手,构建长效治理机制。“我们要变原有的以机构、行业为主的金融监管,而走向以信息和认知为对象的金融监管。在解决治理主体多元协同、技术多元共享、法治治理问题的基础上,再展开全面的、彻底的、基于长远未来的探索和实践。”王煜宇表示。

加大打击力度 围剿金融黑灰产亮新招

为遏制金融“黑灰产”蔓延态势,金融机构与平台亦在深度应用AI、大数据等技术,加强风险防控和打击力度。

腾讯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经理高大为围绕黑产治理新范式做了分享。为解决数据巨量化、产品多元化、链条更加复杂等反诈治理中的难题和挑战,腾讯以混元大模型为技术底座,将AI深度集成至全线产品反诈体系,腾讯客服联合多个团队推出了“AI反诈助手”。团队通过深入分析海量真实案例,提炼常见诈骗套路的典型特征及人工成功劝阻的关键要素,以此训练AI模型,提供专业精准且有温度的反诈服务。在此基础上,腾讯打造产品技术防御圈、用户防范教育圈、行业协同共治圈,开展黑产治理生态共建。

美团金融服务平台安全负责人薛祥飞结合金服业务,对反催收、仿冒APP、电诈洗钱等高发黑灰产场景进行了重点介绍,分享了打击黑灰产风险的举措和处置案例。

马上消费场景创新实验室负责人戢彬详细分享了金融黑灰产识别打击创新实践。针对被动“挨黑”、识别手段单一、打击手段有限等治理挑战,马上消费从源头监测、全维洞察、协同打击等方向开展创新实践,打造了天星信息平台、星辰反诈系统等能力平台,建立起立体式全链条AI欺诈治理体系。

研讨会上,天星洞察系统正式发布。 受访单位供图

天星洞察系统发布 行业协同再升级

面对黑灰产技术手段不断升级的情况,活动现场,中关村科金总裁喻友平、AIF联盟理事长白恒斌、马上消费场景创新实验室负责人戢彬联合发布了一站式智能决策平台——天星洞察系统,通过建立“舆情监控-智能化识别和预警-多方协同治理”的全链条联动机制,覆盖事前预警、事中拦截、事后处置三个关键阶段,将有望形成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风险防控网络,助力从源头治理金融黑灰产。

在加强“科技反制”的同时,金融行业协同治理步伐也正在提速。会上,重庆市互联网界联合会主席王茵宣读了《关于共同开展涉金融黑灰产内容治理的联合倡议书》,与会各方共同启动倡议,推动行业在严守合规准则、深化协同联动、强化技术赋能、开展精准教育、完善举报机制等方面的协作。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